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南宋词人叶绍翁的这首七言绝句《游园不值》是最有名的“红杏出墙”诗,但“红杏出墙”却被误读千年,其实它的本意并不是现代人所认为的——不正常男女关系及对婚姻的背叛。
杏,与中华民国国花——梅花一样,同属于蔷薇科的一种落叶乔木。它不单是花也是果,在古代,也被列为五果之一,在夏天时作为祭品敬神。
在中国北方,二月是农夫下田耕种时刻,这时也正是杏花开放的季节,所以称二月为杏月。《月令》记载:“杏花生,种百谷。”自古以来,农夫就是根据杏花是否开放,来决定耕种的适当时机。
杏花因春而开花,春尽而凋落,它象征着绚丽灿烂的无限春光,也有凋零空寂的凄楚悲怆,所以历代文人们对其歌颂的作品更是不胜枚举。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唐代诗人杜牧,一次在清明节赶路,这时天又下着细雨,看到处处都是扫墓祭祖的人,自己却仍在他乡奔波,心里感到十分难受,很想喝点酒解解乡愁。可是,身在异乡,又不知道哪里才有。这时迎面来个放牛小孩,他便上前打听。牧童指著远远处开满杏花的村子,这诗本身没指出杏花的美,却在诗背后的意境中显出了孤身行路之人的情绪和希望,杏花是象征繁荣春意之花,杜牧以景喻意,让这首《清明》成为传诵千古的绝句。
杏花。(pixabay)
一枝红杏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
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
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
更忆帝乡千万树,澹烟笼日暗神州。
吴融受唐昭宗赏识官拜户部侍郎,然而不久后遭逢宦官韩全诲谋逆之乱,因而漂泊在外。他在路上偶然见到一枝杏花,触动他满怀思乡情绪,因作此《途中见杏花》,他以“一枝红杏出墙头”一句贯穿全文,用杏花表达了他对故国满满的哀思与怀念:
这枝杏花的样子仿佛跟我一样充满着惆怅感伤,我正独自发愁呢。这时天色已晚,在寂静的树林中黄鹂鸟最先归来,春色这时尚早,杏花在寒冬过后的初春中独自绽放,却没有蜂飞蝶舞。这时候我更怀念长安都城那种满杏花的美丽园地,只可惜淡淡的暮色已经笼罩住了夕阳的光辉,整个神州一片黯淡。
南宋叶绍翁的诗《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诗意是这样的:
在初春的时节,有一天诗人到友人家探访,他轻轻敲了几下门却无人应答,那门前如绿绒的青苔,被他的木鞋踩下斑驳的印痕。诗人在主人家的花园徘徊许久,准备离去时却在不经意间却看到那花园一角,有一枝红艳艳的杏花,从墙头伸出园外。
诗中最后二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其中“春色”和“红杏”都被拟人化。诗人想拜访朋友,然而朋友却不在家。想必是他爱惜这美景不愿分享,自私地紧闭园门,将这无限春色关在园内独赏;但是这美景是天地的一部分,如同阳光一般是万物所共用,所以“春色”是关锁不住的,“红杏”必然要“出墙”。
陆游也写过一首《马上作》诗:
平桥小陌雨初収,淡日穿云翠霭浮。
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
陆游一生力主北伐抗金,然而此时朝中奸臣当道,他有经世之才但不受重用,多次遭罢官,一日他被任命为严州知事,为国尽忠的愿望再一次成为可能,他写了这首《马上作》。
其中“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一段贯穿全文。杨柳在这里象征着朝中的小人及现实的困境,如同之前作品《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中提到的“柳”。他在诗句中道出他收复故土的希望:“一枝红杏出墙头”,隐喻着他将迎向光明,带领着军民们一同北伐作战、收复故土。
杏花因春而发,春尽而逝,它有绚丽灿烂的风光,也有凋零孤寂的悲怆,不同的诗人因不同的人生际遇对着杏花有千姿百态的描写,历史上也流传着神仙故事。
杏仙的传说
在唐朝时,棋盘山下住着一户人家,家中有一位名叫杏花的姑娘。她不仅生得眉清目秀、聪明伶俐,更是孝顺的照顾父母。
有一年,当地流行瘟疫,死了许多人,杏花的父母也相继离世,杏花这时发愿:要学习医术为乡亲们看病。
安葬好亲人后,杏花走遍了大江南北习医,最后准备到陕西拜访药王孙思邈。在她历经千辛万苦来到药王山时,发现孙思邈却已经羽化飞仙而去。她跪倒在药王庙中怨自己与药王无缘相见,流泪悲痛之余竟昏睡在药王庙里,在睡梦中看见了一位白眉白髯的老人,原来这位老人就是孙思邈。
药王对杏花说:“其实你本是杏花仙子转世,需要在凡间历炼一番,回去后要抓紧时间好好修炼,将来还会回到仙界。”并说:“我在棋盘峰右侧的大岩石下藏有《千金药方》一书,你取出后可熟读,在修炼的同时可为民治病。”
杏花回家后,在棋盘峰下的岩洞中找到了药王的《千金药方》,之后她搭了一个茅棚,每天修炼之余便潜心研读《千金药方》,很快她成了附近的“神医”。
因为杏花的医术高超,所以每天都有很多远道而来的病人来求医,杏花不管为谁治病却从来不收钱。人们知道杏花是药王孙思邈的弟子,而药王生前最爱吃杏,所以那些被治好的病人都自觉地在附近栽几棵杏树,久而久之,棋盘山下的十里杏花沟里就被栽满了杏树,这故事就一直流传至今。
杏花是充满着美好与故事的植物,“红杏出墙”一词或许是有太多的诗词将杏花比喻对女子的描写,才会衍生出现代人认为的不正常男女关系之意,而它原先并非贬义之词。
*大纪元 / 原文网址:http://www.epochtimes.com/gb/18/1/22/n100791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