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到宝了
1965年岁末,湖北江陵挖出了一个古楚国的墓葬群。在发掘望山桥一号楚墓时,从墓主人身边的漆木匣子中起出了一把宝剑,当时把大家都吓了一跳。为什么?因为春秋战国的时候,大家用的都是青铜剑。挖出来的基本都是黑不溜秋、锈迹斑斑的样子,一看就知道是古董,比如这把“吴王夫差剑”。
下载点选后右键单击 "另存新檔"
但是楚墓中的这把古剑却长成这样:
不但浑身上下透着贵气的金褐色,连剑柄、护手处都见不到一丝铜锈,而且寒光四射,剑气逼人,就像是昨天才被埋在土中的。据说有工作人员不小心摸到了剑刃,手指立刻被划出了一道口子,鲜血流了出来。可见古剑依然锋利无比。
大家心下一喜,知道挖到宝贝了。莫不是传说中的十大名剑其中之一……现身了?!
十大名剑
十大名剑的名号出自春秋时期,铸剑师就两位——来自吴国的干将和来自越国的欧冶子。据说两人师出同门。其中湛卢、巨阙、胜邪、鱼肠和纯钧五把宝剑是欧冶子为越王允常定制的。允常大家可能没听说过,不过他儿子大家可能都知道,就是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根据《吴越春秋》记载,赵王允常曾经请擅长看剑的薛烛来品评这五把剑。薛烛对其中的四把宝剑有褒有贬,言语之间毫不客气,唯有对纯钧剑赞不绝口,说这把剑雍容沉静,如同湖中初生的芙蓉,剑身纹路宛如天上的星辰一般深邃,灵动的光彩闪射着无边的莹洁。这把剑太珍贵了,因为欧冶子炼造此剑,用了“天地之精”。
据说当年欧冶子找地方炼剑的时候,绍兴东南的赤堇山裂开出了优质的锡矿,附近深邃的若耶溪干涸,出了优质的铜矿。而这铜和锡都是炼青铜剑必备的原材料。欧冶子找到这块风水宝地的时候,大喜过望,立刻择吉日,开炉铸剑。说来也挺神奇的,这五把剑铸成之后,赤堇山合上了,若耶溪的水也涨了上来。没有了优质的矿石,欧冶子当年炼就的这些宝剑也从此成了绝版。
而据薛烛介绍说,欧冶子在炼纯钧剑的时候,天上的雨师洒水清扫道路,雷公击鼓助威,蛟龙捧炉子,天帝拉风箱,太一神下凡亲自监护,这才炼就了这柄纯钧之剑。你说珍贵不珍贵?
允常听完薛烛这一番话后,留下了巨阙和纯钧一大一小两把宝剑,把其余三把献给了吴王阖闾,缓和一下两国关系。阖闾也是爱剑之人,自然非常喜欢。回头就找了干将,说你能不能也给本王造上几把啊?干将领命带着妻子莫邪兜兜转转在杭州附近的莫干山找到了一个绝妙的处所,开始结庐炼剑。他俩炼出来的宝剑也颇为神奇,《吴越春秋》上介绍说是“采五山之精,合六合之英,候天伺地,阴阳同光,百神临观”,几乎也是在人神同在的情况下炼出来的。
当时还有个小插曲,说是夫妻俩炼了三个月,矿石都没炼化,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妻子莫邪说,宝剑是神物,要能让它为人所用,怕是得加点人的东西进去才行。一个流传很广的说法是说,莫邪说完就投入了炉中,然后,矿石化成铜水,宝剑就炼成了。这个呢,可以说是艺术加工了。史书上的说法,是夫妻俩剪了自己的头发和指甲投入了炉中,然后炉中矿石就熔化了。感觉这个说法更真实些。为什么?毕竟上天慈悲于人,宝剑如果真是神物,哪个神佛会喜欢用活人的血肉来炼化呢?
后来干将夫妻俩炼成了雌雄双剑,这就是干将莫邪雌雄双剑。不过干将留下了雄剑,只献上了雌剑。
剩下的龙渊、泰阿和工布3把剑来历也颇为神奇。据《越绝书》介绍,这三把宝剑是楚昭王找欧冶子和干将两人联手打造的。两人来到了一个叫做茨山的地方,把山凿开,溪水放干,才在溪水底部找到了炼剑用的矿石。至于两人怎么找到这座山,又为何那么笃定溪水下面就有矿石的,还真没人知道。民间流传的说法,是欧冶子得到了神仙的梦中点化,还找了两只白鹤给他引路,他才知道的。
这座茨山据考证就是现在浙江龙泉县城南的秦溪山。当地村民世代传说这里就是两人当年炼剑的地方。两人把附近剑池湖的湖水引到呈北斗七星状的七个池中炼剑,这7个池就在铸剑炉的旁边。所以炼出来的那三把剑也叫七星剑,名头最响的就是七星龙渊剑。据说剑中隐含七星北斗之象。后来为了避唐高祖李渊的名讳,龙渊剑改称龙泉剑。现在大家提起宝剑来常说七星宝剑,或者龙泉宝剑,出处就在这里。
总结一下吧,当年这10把宝剑各有各神奇的地方,不过产地都在越国。其中吴国拥有4把,楚国有3把,越国2把,干将自己留了一把。大家猜一猜,如果今天出土的真是这10大名剑中的一把,那它会是哪一把呢?
越王勾践剑
咱们先来看一下这把剑有什么神奇之处吧。
古剑剑身长55.7厘米,宽4.6厘米;剑柄长8.4厘米;总重量不到1公斤,小巧精致。剑身上有着规则的菱形花纹,护手的剑隔正面镶蓝色琉璃,背面镶绿松石,可谓做工精湛。不仅如此,1977年,在纪录片《古剑》中,研究人员在镜头前用剑轻轻一划,就划破了二十几层纸。锋利程度,当代刀剑怕是难以望其项背了。
不过,这把剑让今天的技术自愧不如的还远不止锋利那么简单。现在公认的是这么5大特点:
一、千年不锈
这把剑主要成分是铜和锡,也就是春秋时期常见的青铜剑。那它为什么呈现金褐色,而不是青铜应该有的青黑色呢?其实,青铜器皿刚造出来的时候都是这种金褐色。现在出土的那些青铜大鼎,当年都是这种富丽堂皇的颜色,再配上一身美丽的花纹,高贵大气,所以皇帝们才喜欢用这些大鼎来做祭司上天的器皿。不过铜嘛,很容易生铜锈,所以挖出来的时候就成了大家通常看到的浑身长满绿毛,青黑色的样子,“青铜”这个名字,也就是这么来的。
那么也就是说,这把宝剑2500年来容颜未改。那么它是如何做到驻颜有术的呢?有专家认为,锡不容易氧化,剑的表面可能有一层薄薄紧密的锡膜,隔绝了空气。更普遍的一种看法是这可能跟秦始皇兵马俑中的光亮如新的青铜剑一样,是用了泡氧化铬溶液这种防锈技术。不过,这种技术,现代人直到20世纪才掌握,难道说几千年前的古人早就知道其中的奥妙了?
二、高难度复合金技术
青铜剑是铸造的,也就是说,把铜锡合金溶液倒到一个模具中浇筑而成。这种情况下,整把剑中两种金属的比例应该是一样的。而事实是,这把剑中的剑脊部分含铜量高,而剑刃部分则含锡量高。因为铜柔软而锡坚硬,这样比例的搭配,使得剑身柔韧,不容易折断,剑刃却相当锋利。那么这要用到什么技术呢?需要两次浇铸的复合金属技术。这种在现在的冶金界都属于高难度的技术,当年的铸剑师们在全手工操作的情况下是如何能做到的,委实让人赞叹。
三、菱形格纹装饰
古剑身上遍布双线菱形格纹,格纹交叉处还有闪电云的纹饰,剑身表面平滑。那这些花纹是怎么画上去,或刻上去的呢?专家们认为用的应该是蚀刻的,也就是把剑表面腐蚀后形成的。而金属蚀刻也是近代西方才出现的工艺。
四、11道紧挨着的同心圆
古剑的剑柄是圆箍形,底面有11道同心圆圈,间隔只有0.2毫米。要做到这种精度,特别是在金属上,现代车床都很难达到,古人们却单凭一双巧手就作出来了。其实以前我们也介绍过,从前的木匠们利用榫卯结构做木工活儿,精度可达到0.1毫米,也可谓是巧夺天工。
五、剑身上的铭文
剑身上有“越王鸠浅自乍用鐱”八字铭文。铭文完好如新,到底是怎么刻上去的呢?专门仿造古剑的人认为这是运用了古代青铜器铸法之一的失蜡法。也就是先做出剑的模型,再用手工嵌进金丝,最后再刷上白漆。不过这也只是个推测而已。真正的工艺如何,还未可知。
那么这位“越王鸠浅”又会是谁呢?这八个典雅华丽的铭文用的是鸟虫书。这是在那个时代吴越一带盛行的文字。那么剑主人是越王没错了。可越国历史上并没有“鸠浅”这位王。“鸠浅”会是谁?古文字专家们考证认为,“鸠浅”是“勾践”的通假字,古越语中这两个词发音相似。后来这种说法也被考古界普遍认可。所以这把宝剑,应该就是当年越王勾践的随身之物。刚才我们讲过了,十大宝剑中越国拥有巨阙和纯钧两把,其中巨阙宽大,纯钧小巧。如果这把剑真为勾践所有,那应该就是小的那把,也就是当年被薛烛夸上天的纯钧。您猜对了吗?
可这样的宝物,怎么会流落到楚国王公的墓穴之中呢?要埋到地下,也应该是跟着勾践一起入土才对吧。其实楚越两国自古就很有渊源,平时互有通婚。勾践女儿越姬就嫁给了楚昭王。后来楚昭王病重,越姬为了给他挡灾,试图以命换命,自杀身亡。不过楚昭王的命还是没被换回来。楚昭王死后,王公大臣们感念越姬的忠义,立了越姬的儿子做王,这就是楚惠王,也是勾践的外孙。这以后两边算是一家亲了。勾践当年灭吴国的时候,楚国也是助了一臂之力的。所以现在考古界普遍认可的一种说法就是,这把纯钧剑可能是以公主陪嫁的身份到楚国去的。或者是越姬,也或者是之后嫁过来的公主。
灵异之物,终当化去
好了。关于名剑就介绍到这里了。古人们常说,宝物都是有灵性的。《晋书‧张华列传》中就记有这么一段故事。说三国的时候,干将莫邪剑曾经重现人间。吴国被灭后,象征王者之气的一股紫气在吴地依然旺盛。星象达人雷焕判定是宝剑之气,后来果然在紫气下面挖到了干将莫邪剑雌雄双剑。宝剑出世那天,紫气就消失了。
雷焕把干将献给了宰相张华,自己留了莫邪。张华很高兴,说从前有相师告诉过他,将来会得宝剑。不过,雷焕对张华说,“灵异之物,终当化去,不永为人服。”不久以后,张华遇难身亡,干将不知去向。雷焕死后,他的儿子雷华带着剑来到水边,宝剑自行脱鞘坠入水中,只见两条数丈长的龙贴着水面飞走了。从此以后再没人见过干将莫邪双剑。
那么今天这把纯钧剑为什么会现世,又想要告诉我们些什么呢?
好了,今天的故事今天就讲到这里了。未解之谜,我是扶摇。我们下回见。
欢迎订阅Youmaker频道:https://www.youmaker.com/c/UnsolvedMystery
订阅频道Ganjingworld频道:https://www.ganjing.com/zh-TW/channel/1eiqjdnq7go2dgb6zFtQ9TYK11080c
订阅Youtube频道: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zvQZ1p_-AXgAWiyHhE7CxQ
订阅未解之谜Telegram群组:https://t.me/wjzmchannel
《未解之谜》节目组制作
大纪元 / 原文网址:https://www.epochtimes.com/gb/23/2/1/n139196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