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舍金救人 其子中状元
邹忠倚,字于度,江苏无锡人。他是清朝入关以来的第四名状元、常州府第二名清朝状元、无锡县第一名清朝状元。他生于明朝天启三年(1623年),母亲很早去世,父亲邹兑金将他拉扯长大。年少时,邹忠倚跟随父亲隐居到浙江德清县武康山的听岁堂,潜心读书。
邹兑金不仅学识渊博,而且为人善良,乐于助人。明崇祯庚午年(1630年),他前往南京参加乡试,乘船在京口(今江苏镇江)停泊的时候,水面上突然刮起大风,正在行进中的船大多都倾覆了,多人落水。邹兑金马上打开自己随身的箱子,指着里面的银两对众人说:“救上一个人的,可得十两银子。”于是岸上的人纷纷下水营救落水者,而落水者最终也全部获救。邹兑金爽快地兑现了自己的承诺,但行囊中的银子也差不多分光了。
此次乡试,邹兑金顺利中举。其子邹忠倚于清顺治九年(1652年)殿试中一举夺魁,得中汉榜状元,授翰林修撰,官阶为从六品。
不过,邹忠倚在做了一段时间官后就辞官隐居,32岁去世。相传他是金山寺僧人转生,到人间短暂渡劫后又转世修行了吧。他的儿子显吉、卿森皆工书画,孙子邹一桂在雍正年间中丁未科二甲第一名进士,玄孙奕孝为乾隆丁丑科一甲探花。祖先积德,延及子孙,果不虚也。
图为清 周鲲《仿古山水册(二)册.仿惠崇风雨归舟》。(公有领域)
司狱救千人 子孙官运不绝
清朝康熙初年,山阴人陈理到广西平乐府担任司狱(注:掌管刑狱的官员)。三藩之乱时,他曾解救释放被抢掠的妇女上千人。因为害怕被叛军知晓后怪罪他,他就将自己的房子烧着,给人造成自己已死的假象,然后悄悄藏了起来。等叛乱平息,他才回来,所幸得以安然无恙。
因为他积了如此大的阴德,陈理后世子孙官运不绝。他的长子陈允恭,康熙三十三年进士,官至翰林院编修、左佥都御史;次子陈廷纶,康熙三十九年进士,官至安徽庐州府知府。陈廷纶的女儿做了乾隆皇帝的芳嫔,后被尊为芳妃。
陈理的孙子陈齐襄,雍正七年通过贤良方正科入仕,官至江西广饶九南道;孙子陈齐叡,官至江南镇江府通判;孙子陈齐贤,官至陕西鄜州知州;孙子陈齐芳,官至湖北监利县知县;孙子陈齐庶,刑部直隶司员外,这四个人都是雍正元年同榜举人。还有孙子陈齐绶,做了恩荫生;孙子陈齐绅,考中乾隆十七年壬申进士,担任翰林院编修。
再说陈理的曾孙一辈。陈圣瑞,任刑部陕西司郎中;陈圣时,任山东道监察御史;陈圣传,任福建台湾县县丞,在贼匪林爽文叛乱中遇难,被赐世袭云骑尉;陈圣修,官至云南府通判;他们都中了举人。
还有陈理的玄孙陈广宁,以世袭云骑尉的官职历任寿春、兖州、腾越三镇总兵,和钱泳是总角之交,因此钱泳将陈家的祖德记录在了他的《履园丛话》书中。
徐开法救数百妇女 一子中状元两子中探花
清朝昆山康熙年间徐家一门出了三位鼎鼎大名的人物:徐干学、徐秉义、徐元文,人称“ 昆山三徐”。老大徐干学和老二徐秉义分别是康熙九年(1670)和康熙十二年(1673)进士考试的探花,老三徐元文则是顺治十六年(1659)的状元。兄弟三人都做了大官,康熙皇帝曾御赐亲笔题写的匾额“光焰万丈”、“一代大儒”、“博学明辨”给徐干学,御赐亲笔题写的匾额“擢秀清流”给徐秉义。
清朝昆山康熙年间徐家一门出了三位鼎鼎大名的人物:徐干学、徐秉义、徐元文,人称“ 昆山三徐”。示意图,图为清 袁耀 绘《山水楼阁图》局部。 (公有领域)
三兄弟能取得如此成就,与其祖父、父亲积阴德是分不开的。他们的祖父徐永美,明朝时是常熟人、吏部尚书严讷手下掌管文书的官员。当时江南吴地发了大水,徐永美代为起草请求赈灾的奏折,但严讷对于是否上奏还是有些犹豫,就找人来占卜。徐永美私下告诉卜者,要占卜上奏为吉。严讷听到“吉”的占卜结果后才决定上奏。于是朝廷下令赈灾,救活了无数人。
徐永美生了一个儿子名叫徐开法,字慈念。徐开法为人正直,嫉恶如仇,乐于助人,“里中义之”。
比如一个金溪人欠了徐家很大一笔债务,而家里穷得无隔宿之粮实在还不起,徐开法毫不犹豫地当着他的面将欠条烧掉,就此了结。上海县有王、叶两家指腹为婚,后来王家家道中落,叶家想悔婚。徐开法知道后,就出来主持公道,说你叶家嫁女儿的所有费用我来负担,但这门亲事你是万万不可反悔的,叶家无话可说。县学里有的学生家里欠了官府的钱粮要吃官司,徐开法就拿出银子代为缴纳,以免除他们的牢狱之灾。
改朝换代时,某镇将领假装匪寇抢掠女子数百人,关押在徐氏空置的大宅院中,并严命徐开法监守。但徐开法将她们全部放走,然后一把火将宅子烧毁。等到将领来索要时,徐开法就说火灾无法防范,她们都葬身火海。将领没办法只好离去。
高祖曾救活上万人 姚文田得福荫
姚文田(1758年—1827年),字秋农,归安(浙江吴兴)人。清朝嘉庆四年(1799年)高中状元,官至礼部尚书。他治学严谨,为官耿直,一身正气,是清代蜚声朝野的著名学士。
在他中状元前一晚,京师有人梦迎天榜,见金牌两道,上书“人心易昧,天理难欺”八个大字。原来姚文田的高祖在江南负责司法刑狱时,曾救了上万人,积了很多阴德。上天都看在眼中,其子孙才得此厚报。
一个个鲜活的例子无不在告诉世人,多行善事,福报将不期而至。
参考资料:《履园丛话》
新唐人 / 原文网址:https://www.ntdtv.com/gb/2022/04/14/a1034001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