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戏剧里,需要一些冲突、对立的情节,才好引发剧情张力,观众就会随着剧情深入,形成一部引人入胜的作品。在《与神同行》的电影里,两位判官就是做为与三名阴间使者对立的角色,不断地制造冲突、矛盾与戏剧转折,并在这部内涵沉重的戏里,以科诨增添一些“笑”果。就戏剧来说,这的确是一个好的角色塑造,但是,却与真实的判官大相径庭。
生死簿
圣绫先生说,阎王审案时,判官虽然要协助阎王审案,给予阎王关于眼前罪人的刑罚建议,但是他最主要的职责是掌管生死簿。
俗话说举头三尺有神明,又说,神目如电。按照圣绫先生所说,果然真实不虚。圣绫先生说,人间有赏善罚恶司、查察司,还有日巡夜巡,记录著每个人生前的一切,包括所作所为,也包括每个人的起心动念,而这些记录最后都会送交到阎王身旁的判官手上,成为生死簿内容的一部分。所以说,在阎王殿里,阎王审判的资料是很丰富的。
而生死簿里面不只包括每个人生前的各种记录,也记载了在阎王殿的审判结果与转世安排。这些则都是由判官来执笔。圣绫先生说,判官手上有支神笔,这支神笔是玉皇大帝交给阎王保管,阎王再交给判官,而只有这支笔才能在生死簿上做记录。
在《西游记》开章不久,吴承恩笔下的孙悟空去冥府将自己在阴间除名时,也得用这支笔,那时就是由判官把笔交给孙悟空,找到相关的生死簿后,他才“把猴属之类,但有名者,一概勾之”。
在阎王殿里,阎王是依照此人几世的因果去做审判与处置,是升天享福或是下地狱受苦,又或是投胎转世。圣绫先生还说,转生的实际细节也是由判官安排,写在生死簿上后,再交给阎王审批,阎王认可盖上官印,这份生死簿就生效了,这人的未来就确定了。所以,佛教里有这种说法:“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是很有道理的。
另外,如果这个人生前是个修行人,那么这个修行人的师父也会参与此人的转生安排。就像在吴承恩的《西游记》里,可以很清楚地看见,孙悟空的“人生”,其实是佛陀与菩萨帮他安排的,让孙悟空在降妖除魔历经考验之中,提高心性,消去魔性,成就正果。
三世因果
谈到三世因果的说法,圣绫先生说,每个人的生死簿都是三世一册,每三世都要做一个总了结,然后换一本新的生死簿。比如说,一个人过完第一世后,阎王就会依他此世的情况,安排下一世讨债、还债的事宜。
他举例说,有人生前找了许多人投资却卷款潜逃,可能就安排这人下世转生成猪,然后让这些债主买来吃了。而在这些债主把猪肉煮熟之前,这人的灵魂仍能感受到肉体的痛苦,得完全煮熟之后才会脱离。而家里的宠物狗,很多是来讨债的,一家人对它疼爱有加,在它身上花了很多的钱、投注很多情感,但是,它却很可能早死,让一家人伤心不已。而有些狗却是来报恩的,这些狗就很顾家,甚至还会帮主人叼拖鞋之类的,很暖心,而来报恩的狗通常也会离开主人家默默地独自死去,不让主人去收尸,免得又多欠了主人。
在第三世转生结束后,阎王就必须对这个人的因果做一个总了结,如果这人在人间无法偿还他的业债,就必须下地狱受苦。圣绫先生说,最好在人世间能把债偿还为好,再怎么苦,撑一下也过去了,而地狱之苦,不仅严厉,而且刑期少则数百年,多的甚至上万年,是非常可怕的。
正因为地狱的可怕,所以判官在安排人的转生时,总是尽量让人可以在人世了断因果,不要到最后得到地狱受苦。有人一生贵人多,是因为来报恩的人多,有人一生小人多,是因为来讨债的人比较多。所以,人生在世如果活得艰辛些时,最好尽量忍耐,因为在人世消业还债比较容易。
有这样的说法:人生就像一出戏。依照圣绫先生所述,如果我们把生死簿比拟作一本剧本,可以说,一个人是以三世为一出剧,只是,这剧本的作者不只是阎王,也不只是判官,还包括着你我每个人,我们现在的剧本乃上一世因果所造就,而我们现在也正在写着下一世的剧本。
还有一个有趣的事情值得一提,虽然判官的工作非常繁重,但是判官仍然有休闲活动的。一般来说,阴间的休闲多是琴棋书画,有趣的是,圣绫先生说现在阴间也会看电影,但却不是阴间的人拍摄的,而是看某些经典人物一生的故事。@*#
*大纪元 / 原文网址:http://www.epochtimes.com/gb/18/10/17/n107889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