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怀念你——后海湾茂密的红树林!
红树林的红树,是一种生长在浅海滩上的低矮常绿树木,它有着像榕树一样的气根,叶片也很像小叶榕。由于生长在海边,常年经受着海浪的冲击和台风的吹袭,红树一般很少高过2米的。为了抵抗海潮,红树林的红树都是长在一起,众多的红树连成一大片,互相缠绕,形成一道天然的绿色屏障,抵挡着海浪向岸边的冲击。
由于每年秋天它会结出一些鲜红的小果,我想这就是它学名叫红树的由来吧。这些小果成熟之后落到海中,随波逐流很快就会在附近生根发芽,所以有红树林的地方都是一大片的。四十年前的深圳后海湾红树林,可不是今天这模样,它东起深圳河口,一路沿着海岸向西蔓延,途经皇岗、福田、大冲、直到湾下。最窄处也有二三十米,最宽处可有一二百米,这连绵一大片的红树林,枝叶茂盛,紧密相连,身处其中,但觉浓荫蔽日,铺天盖地,海天一体,气势雄浑。
红树这种小树,当地人叫它另一个名字“塱树”,由于它成群生长,所以塱树林在沿海滩上就形成了一个特殊完整的生态区。每天潮水的一涨一退,给红树林带来了充足的养分,红树林底下的泥滩生活着多种的浅海生物,有各式各样的鱼、虾、蟹,还有海鳗。由于有充足的食物,所以南来北往的鸟儿也有很多停下来觅食和繁殖。当年我下放的小村,房屋就建在塱树林边上,潮水涨上来的时候,可以看到成群的鱼虾在塱树之间游来游去。
潮水一退,很多当地人都会用“连板”下海滩,捕捉各种遗留在滩涂上的鱼、虾、蟹和海鳗。运气好的时候,一个好手下海滩一次得渔获可卖得十几块钱人民币。在那缺钱少米的年代,红树林的渔获也可为当地人解一解忧困。当地人为了方便出海,在成片的塱树丛中开辟了很多通道。砍下来的塱柴就堆在屋前屋后,塱树由于生活在咸水中,故此盐分很高,刚砍下来时很难燃烧,一般要放在屋外经过一年的雨淋日晒,把盐分冲淡了才可作燃料。在那艰难的年代,塱柴也为当地人提供了不少的温暖。
浓密的塱树丛,就好像“沙家浜”的芦苇一样,都是躲藏人的好地方,人一躲进去,就很难被发现。后海湾的红树林,由于处于边界,因此在那疯狂的年代里,就成了一个特殊的人群——偷渡者最后可以喘息一下的天然屏障,塱树林竟然在那个时代保护过成千上万的逃亡者。
在那疯狂的年代,由于统治者实施错误的治国方针,引起内地人民大量的逃港。香港地处亚热带,海水温暖,除了寒流南下和打台风的几天外,一年有大部分日子适合偷渡,而后海湾是逃亡者最热门的偷渡夜泅点。
后海湾最阔处有四公里,最窄处深圳河口有几百米,一般逃亡者容易下海处也有二三千米阔。如果是白天一个吃饱了的青年,这三四千米的海面三四个小时就能横渡,然而逃亡是要夜泅,夜间在大海中随时会迷失方向而乱游,加上逃亡者一般都要经过几天的翻山越岭,有幸才能到达红树林,来到时已是强弩之末。
身心极疲累加上恐惧与饥饿,这几千米的海面横渡时间就要加倍,据成功的逃亡者回忆,当年夜渡后海湾平均要六小时左右。如果下半夜才到达海边,估计天明前不能游抵彼岸,人们就会选择躲在红树林里,静待第二天晚上的来临。
据香港政府公布,上世纪七十年代每年成功抵港的非法入境人士约三万多人,那就是每天一百人左右,后海湾是偷渡的热门地点,减去其它地方来的和上半夜抵达随即下海的外,每天白天要躲在红树林的逃亡者有几人至十多人。
保守估计,十多年下来,曾经躲藏在红树林里的逃亡者,起码有数万之众。当年如果后海湾没有那一大片红树林,那天亮时将会有很多人在大海中被捞起。当年如果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解放军每天用话筒喊喊话,然后向红树林的中部随意开几枪,说不定就会有一两个胆小者以为被发现了而站出来投降。如果军队趁涨潮时带着狼狗乘小舢舨到红树林的中部去搜一搜,肯定每天都会从塱树丛中揪出几个里通外国、投敌叛国的阶级异己分子来。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是不知情或有意网开一面他们没这样做,这就让有幸躲进红树林的人得以继续亡命天涯。
那些趁着黑夜越过公路,爬过海堤,于下半夜才滚进红树林的聪明人,一般都会立刻选择一个比较舒适和隐蔽的地方躲起来,从后半夜算起到第二天的晚上,这一躲就要躲十七八个小时。究竟这一躲滋味如何,据曾身历其境的人回忆说,那是苦不堪言。
近海堤的红树林树木高大些,可有两米左右,脚下的泥土也坚硬些,人站在那里比较舒服,但容易给军警发现。近水一端的树木又太矮,藏不了人。最好是躲在中间地带,那儿的树木有一米五、六高,脚下的泥泞也不太深,弯着腰刚好躲藏一个人。一个人长时间弯着腰站在泥泞里,不能挺起腰,站累了就只能蹲着或直接坐在泥浆上。通常人一躲进红树林就安全了,因为军警和狼狗都害怕泥泞,不会下到泥滩里去抓人。
逃亡者站在泥浆里,夏天日晒雨淋,蚊叮虫咬,那里的咸水蚊个头特别大,叮起人来特别疼,冬天则寒风刺骨。他们来到这里一般都经过几天的长途跋涉,很多都已弹尽粮绝,加上过度惊慌,早已是强弩之末。人躲在这里,一来可以喘息一下,二来可以调整一下恐慌的心态,正确评估一下眼前的形势,准备下一步的行动。
白天最难耐是寂寞与饥饿,巴不得时间快点过去,太阳早点下山,大部分人抵达时已饿了一两天了,很少听到逃亡者说到了海边还有余粮的。涨潮的时候水涨得齐脖子深,人要一手抓着树枝,一手要紧紧抓紧浮生用具,以免被水冲走,因为那是在大海中用来救命的。成群的鱼虾围着饥饿的身体游来游去,它们也当他们是食物。饥饿的人这时很想用手来捉它们生吃,但很难抓到。每移动一下,泥泞中散发出来的霉味使人欲呕。
长时间躲在红树林里是很难忍受的,但逃亡者明白再难忍也要忍下去,一旦站起来就会前功尽弃。好不容易等到夜幕来临,这时逃亡者才怀着恐惧的心情,拖着虚弱的身躯,游向茫茫的大海。他们大多数能成功,因为那时他们大都怀有一颗强烈的奔向自由之心,因为那时他们正年青。红树林保护过逃亡者,但红树林留给逃亡者的苦难记忆却是深刻的,永世难忘。
今天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超过了三十年,国内人民的生活早已大幅提高,直逼香港,人民可以随意向当局申请护照跟旅行团或自由行来港,“督卒”、“起锚”等大规模的人民偷渡行动早已成为历史,“塱树”——红树林也早已完成了它的特殊的历史使命。
今天后海湾的红树林已消失了大部,随着深圳这个城市崛起,人们不断地填海造地,海岸线向前推移了很多。沿海很多地方高楼林立,宽阔的公路把原来属于红树林的地方给挤占了。在沿海只有少数的地方——如深圳湾某些段落,当局还刻意地保留着一小片的红树林,供游客旅游参观。这有幸获得保留的红树林,当局也经过刻意的剪裁,稀稀疏疏的样子,人们只会看到红树林的原生态,一点都看不到可以躲藏人的样子,或者当局这样做别有用心,是想让某些人忘记过去曾经发生过的事,但能吗?
今天来红树林旅游参观的大多数是来自北方的年轻人,面对稀疏的红树林,他们看到的只是花鸟鱼虾,他们绝没想到当年的红树林会是另一个模样,只有少数年逾六十的老者,那些曾藏身于此者前来观看,则别有一番滋味。往日的逃亡人士,今已垂垂老矣,抽空回来一看,虽然它们早已面目全非,但也能勾起他们对沉痛往事的回忆。
俱往矣!昔日连绵一大片的红树林,你曾经孕育和保护过多少生命,随着城市的发展,你将会慢慢的消失,然而你当初的景象,却永远在某些人的脑海里长存。躲在红树林里的苦难,不敢或忘。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卑微的老百姓会以他们的双脚表达人心的向背,今天当局给当年广东人民的大逃亡冠以“非法探亲”,希望可以把这一历史事件轻轻抺去,草草了结,但逃亡却永远都是老百姓对当年没有人性的高压统治的最微弱的反抗,是彻底的背叛。希望今日的当政者永远以人民的福祉为依归,勿让“督卒”、“起锚”等苦难重临人间。永远怀念你——后海湾茂密的红树林!
2011年1月2日 写于香港
作者:怒海浮生客
(大纪元: https://www.epochtimes.com/gb/22/7/8/n137766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