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点选后右键单击 "另存新檔"
2月10号,中共财政部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的公共预算赤字增加到4.85万亿元,说明2020年财政收支压力预计有增无减,中共各级政府都要继续过“紧日子”。
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早已面临下行压力的中国经济雪上加霜。
1月20号,中共当局确认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可以人传人。此后,包括武汉在内的一线二线城市、四大直辖市、省份,纷纷进入封闭状态。
中共当局的防疫措施从“战时状态”到“人民战争”,显示疫情的严重程度,这对于外国企业来说,绝对不是件好事。中共当局陷入防疫和经济的两难,迫于经济压力选择复工,但不少厂区与商圈传出爆发群聚感染。
中国问题研究学者薛驰:“通过这次武汉瘟疫的大爆发,从经济角度上看,跨国公司、国际社会都已经看清楚了,把大量的工厂,工业生产能力,把大量的订单放置在一个中国大陆这样,没有完整的产权保护,政府的有效运作,完善的公共卫生,公共事件的应对管理,没有新闻自由,这样一个国家,会给他们带来巨大的风险。”
疫情导致大陆制造业复工缓慢,全球过度倚赖中国这个世界工厂的后果,已经浮出台面。国际商界开始盘算,如何把生产线移出大陆,放弃“中国制造”,尽量减少因依赖大陆而带来的损失。
薛驰:“中美贸易战开打之后,国际产业链大调整,外商和跨国公司纷纷考虑它的全球产业布局,这是大势所趋。0308如果这次武汉瘟疫实际时间比较长,那么它就会大大的推动,国际产业链的转移,加速国际产业链的转移。”
疫情失控瘫痪中国,让世界市场大梦初醒,认清全球供应链的运转,不管是制造项目或消费市场,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BBC引述美国外交关系协会亚洲部主任易明(Elizabeth Economy)的观点说,这次疫情凸显出全球经济拥有多元化供应链有多重要。她认为中国发生的新冠肺炎疫情,“可能会鼓励更多的企业不要将过多的制造项目放在中国,或者过于依赖中国消费市场。”
外界也关注,一个月前刚签署的第一阶段中美经贸协议,北京是否会因为忙着防疫而无法及时履行协议的义务。
旅美时事评论员唐靖远:“由于这次瘟疫它不仅是打击了中方占比重最大的第三产业,就是包括那个服务业,那么其实现在已经打击到了最基本的,就是说民生物资这种供应,所以我们看到,就是北京被迫主动取消了进口所有美国禽类肉制品的限制,就是一个例子。就是说明中共已经在这些最基本的民生物资的供应上面,已经出现紧张,受到压力了,那么这些在客观上都会改变中美之间的贸易状态。”
旅美时事评论员唐靖远认为,如果这场瘟疫不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那么中国的经济可能会遭遇到伤筋动骨的打击。
唐靖远:“到时候会有大批的企业它撑不住而倒闭,从而会产生大量的失业人口,那么这必然就会加剧社会的动荡。”
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艾肯商学院讲席教授谢田发表文章认为,以中国经济目前的状况和瘟疫期间以及未来的走向,在经济上可能出现的六个趋势。
第一步,消费市场萎缩,市面繁荣减退;第二步,公司盈利锐减和亏损,企业倒闭严重;第三步,债券违约暴增,银行破产和挤兑增加;第四步,金融市场混乱,外汇储备耗尽,人民币崩盘;第五步,中共政府介入,狂印大面额钞票,通货膨胀失控;以及第六步,全面物质短缺,民众财富大幅缩水,统购统销和票据时代回潮。
(新唐人:https://www.ntdtv.com/gb/2020/02/28/a102788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