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网络巨头百度宣布,将和网约车平台来福车(Lyft)合作,在欧洲提供萝卜快跑(Apollo Go)无人驾驶出行服务。分析人士认为,中国无人驾驶技术的安全隐患和资安考量,都可能成为计划落地的潜在阻力。
8月4日,百度宣布和来福车达成战略合作,计划明年率先在德国和英国推出无人驾驶网约车服务。
根据协议,来福车将采用百度旗下的“萝卜快跑”第六代无人驾驶汽车,并在未来几年将部署于欧洲市场的车队规模逐步扩大至数千辆,实现无人驾驶规模化落地。
2012年成立的来福车,主要布局9个欧洲国家和北美市场,正试图快速追赶规模更大的全球竞争对手优步(Uber)。
7月15日,百度刚跟优步达成战略合作,计划在中东与亚洲市场将萝卜快跑导入优步平台。
大纪元专栏作家王赫表示,欧洲在无人驾驶领域落后于美中两国,对价格低廉的中国自驾车具有市场吸引力。
大纪元专栏作家王赫:“中国无人驾驶汽车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它便宜。在欧洲,中国一辆汽车大概3万美元就可以买到,欧洲汽车价格至少要翻番。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有这么巨大的价格优势的情况下,汽车平台要跟中国百度进行合作。”
对于自动驾驶技术而言,监管环境是决定其能否成功进入市场的一个重要因素。百度和来福车在声明中也提到,计划落地实施仍需获得监管机构批准,双方将确保车辆符合所有必要的安全标准和监管要求。
王赫:“目前应该说做得最好的特斯拉,别的跟它差异都很大。中国的国产汽车在自动驾驶这一块,特斯拉跟美国的技术差距相当于差了不是一点半点。所以它即使在做了这些商业计划,最大的短板是它的技术不达标,达不达标的问题。如果技术不达标,这些都是水中月镜中花,没有意义了。 ”
7月23日,中国知名汽车媒体“懂车帝”上线的《懂车智炼场》节目,对包括小米、蔚来、比亚迪、特斯拉等在内的36款主流新能源汽车,进行了一次智能驾驶系统实测,模拟城区、高速等15类辅助驾驶高危事故场景。
结果没有一款车型能完美通过所有测试项目,35.74%的整体通过率更是远低于国内车企宣称的“高阶智能驾驶”水平。特斯拉的Model 3和Model X在没有中国本地训练数据的情况下,以近90%的通过率成为表现最好的车型。
此前萝卜快跑在中国营运期间,也时有误判行人、紧急制动失误、违规变道等争议。
台湾南华大学国际事务与企业学系专任教授孙国祥:“中国政府严格管控事故和安全资讯公开,缺乏第三方独立审核跟透明度,与美国的Waymo、Cruise等监管标准有明显差距。萝卜快跑采用远端的云端监控跟操作,此类功能在欧美自驾车业界属高风险不推荐的做法,因远端介入可能会因网路延迟或被利用产生重大的风险。”
台湾南华大学国际事务与企业学系专任教授孙国祥表示,除了技术标准,资讯安全考量也是另一重阻力。
孙国祥:“在中美中欧科技贸易争端升温,欧美去风险政策的背景下,中资主导的自驾车队进入欧洲势必引发政治与安全的争议。欧盟及英国的监管机关普遍对中国企业参与数据与运输基础设施持审慎的态度,相关部署会被严格审查,是否批准因此具有巨大的不确定性。”
无人驾驶技术被认为蕴含着巨大的商业价值,或将颠覆全球出行产业。
今年1月,白宫以安全为由严格限制中国辅助驾驶系统在美国使用。
4月份,川普政府还宣布放宽部分针对人类驾驶员设计的安全规范,简化事故通报机制,以加速自动驾驶汽车的部署和提升美国车企的竞争力。
(新唐人:https://www.ntdtv.com/gb/2025/08/10/a1040104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