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共数据,7月份全国城镇不包含在校生的16-24岁劳动力失业率为17.8%,创2024年8月以来新高。尽管官方宣称,这是受到毕业季影响而呈现季节性上升,但分析认为实际数据可能更糟。
中共教育部资料显示,2025届大学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222 万人,同比增加43 万人,再创历史新高。与此同时,全中国城镇不包含在校生的16-24岁劳动力失业率为17.8%,创2024年8月以来新高。
官方声称,这是受到毕业季影响而呈现季节性上升。
台湾智库中国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吴瑟致:“对于所谓的失业的计算,中国采取了跟国际完全不同调的方式,而且显然就是用这样的统计方式来去降低失业的真实现象。它所凸显出来的,更是中国目前社会经济的一个客观状态。也就是说,经济确实是遇到很大的瓶颈。”
台湾南华大学国际事务与企业学系专任教授孙国祥指出,中国青年失业率屡创新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原因当然包括中国的产业结构转型,房市低迷不振,外资撤离与中美贸易摩擦。
台湾南华大学国际事务与企业学系专任教授孙国祥:“随着关税壁垒增高,许多外资企业面临成本上升、订单减少的压力,这可能会加速他们将供应链迁出中国的脚步。当然,随着外资企业的移出,失业率的压力势必增高。如果中美贸易摩擦持续甚至恶化,依赖出口的制造业将首当其冲,大量工厂可能被迫裁员甚至关闭,这些都会导致中国失业率继续面临上升的压力。”
为了稳定就业情势,中共国务院发布公告,指出部分地方政府将加码对企业的补助。外界关注,中共出台的政策能救失业潮吗?
吴瑟致:“中共官方在提出各种刺激方案,某个程度上,效果也是非常不佳。外部整体上,国际经济的情势也对中国非常不利,特别是我们看到,川普在今年2月上任之后所采行的对等关税,这让中国过去所仰靠的出口贸易所创造的经济增长动力非常不足,这当然也就直接或间接造成中国现在的生产力过剩,或是就业问题等等都浮现出来。”
台湾智库中国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吴瑟致表示,中共当局9月还要推动强迫缴纳社保,对于企业主来说,生意不好,只能想办法规避。
吴瑟致:“尤其是为了规避缴纳社保的话,会更多人形成所谓的隐性的失业,就是透过比较灵活性的就业模式,来避免签订劳动契约,再加上政府相关政策上的盲点,再加上外部的情势,我们可以想像的,在未来整体上,中国目前国内经济要触底反弹的机会是非常低的,再来是失业问题会越来越严重。”
吴瑟致认为,青年失业问题衍生出的社会困境更为难解,这是中国社会面临不稳的不定时炸弹。
吴瑟致:“当你的就业的机会减少了,失业问题浮现了,那意味着人民的消费的水平一定会下降,或是消费的能力一定会减少,消费市场当然就出现疲软。当青年无法就业,那他在社会上就形成一个不稳定的迹象,它就会变成是一个社会不稳定的一个伏笔。那当社会不稳定的时候,我们就会看到所谓的社会的冲突,比如说无差别攻击等等,这恐怕也会形成中国接下来可能面对的社会动荡,甚至引发了政治上的不稳定。”
从2023年开始,毕业生疯传“另类”毕业照,学生垂头丧气地摆出一副“躺平”的架势,或者把学位证书塞进垃圾桶,暗指“毕业就是失业”的困境。评论指出,尽管官方带头隐瞒造假,也难掩社会躺平现象。
孙国祥:“如果中国为了维持统计数字,报喜不报忧而隐藏或调整失业数据,这会对未来产生深远的负面影响。首先,当然就是会导致决策失误,缺乏真实的数据会导致政府无法准确评估经济现状,进而做出错误的决策,延误解决问题的时机。其次是会导致政府跟民间之间的信任危机,因为当官方数据跟民众的实际感受脱节时,就会引发社会对政府的信任危机,当然最后就会导致社会问题的恶化。”
学者认为,中国年轻人选择躺平依赖家庭,都反映了他们对就业前景的失望与无力感,如果这个问题不被正视,可能会导致社会活力下降,甚至引发更严重的社会问题。
(新唐人:https://www.ntdtv.com/gb/2025/08/21/a1040133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