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点选后右键单击 "另存新檔"
网络规模越来越庞大,对中共来说,网络舆论成了巨大的威胁,所以中共的网络审查是日甚一日。特别今年是中共敏感年的大集合,中共的管制动作越来越大,敏感词用“多如牛毛”形容也不为过,多达300万个。不过敏感词这么多,却不能言传,只能意会。
什么是敏感词?官方避谈
今年3月,有的学校就找过一些对外经常发表文章的老师,提醒他们“低调一点”。校方用了一句类似“你懂的”的说法,说“你们都知道的,因为今年很特别”。
不过学者们向校方询问哪些“敏感议题”不能触及,校方却不给答复。外界认为,中共真的很难过。
使用微信、微博的朋友,可能很多人遇到过类似情况,发文章、或者发消息,突然间被提示需要审核。有一位专门写科学类文章的“大V”,有一次他撰文介绍美国铅笔为什么是黄色的。
这篇文章在发出的同时就接到通知,需要经过人工再审核。“大V”很奇怪,明明没有谈政治,为什么也敏感了呢?
为了找出问题,他把文章分成一段一段地发。他发现如果每一段单独成文都能顺利发出,就不用经过人工审核。找来找去,他找到了问题,因为文章里面有“龙袍、皇帝、中国、美国”,这些词在同一篇文章中出现,就触动了“敏感”机制。
实验过后,他给客服打电话,询问现在敏感词的管控技术是不是更先进了。客服的答复也类似“你懂的”,“敏感词之所以叫做敏感词,就是因为不能说,所以我不能向客户透露敏感词究竟有哪些”。
就是说,虽然敏感词很多,但是一般人还是难以得知的,只能个人理解,但是不能说出口。这样一来,谁想发消息,得先进行自我审查。中央社指出,一股“自我审查的低压”在笼罩着每一个人。
“逢九必折腾”敏感年成惊弓之鸟
大家知道,中共是“逢九必折腾”,每到尾数是“9”的年份,中共总会大折腾一番。所以2019年有不少重要日期是“逢五逢十”,比如美中建交40周年、五四运动100周年、六四事件30周年、中共镇压法轮功20周年、还有台湾的太阳花学运5周年、香港雨伞运动5周年等等。
这些都是要特别“自我审查”的内容,但尽管如此,还是经常遇到需要人工审核的情况。因为人们不知道敏感词究竟有哪些,而且实在太多了。
《纽约时报》报导,总部在北京的博彦科技公司“内容监控服务应用”上,收录了十多万个基础敏感词和三百多万个衍生词,其中政治敏感词占了总数的1/3。而且这个资料库还会不时地更新、扩充内容。
中共利用敏感词过滤,删除了无数敏感信息。但香港大学新闻和传媒研究中心表示,中共已经不是单靠敏感词、关键词的手段删除(信息)了。美国之音引述副教授傅景华(的话)指出,8年研究的大量数据证明,中共现在是“用人工逐条逐条在细看”,特别是针对关于“六四”的敏感信息。
他指出,很多内容,只有在特定背景下才会有意思,人工智能可能读不出来。比如2017年6月3日,有网友在微博中发了一张儿童驾驶玩具坦克车的照片。还有很多网友用暗语代指“六四”,比如“5月35日”或者“8的平方日”等等。
这些要思考一下才能跟“六四”联系起来,人工智能很容易被骗过。但是顺利发出后,又被删除了。傅景华指出,这种“漏网的”(被找到),只有人工才能做到,“否则不会有这种效果”。
敏感词越来越多 敏感事越来越多其实今年1月,《纽约时报》已经指出,中共的网络审查催生了一个新行业——“利润丰厚”的“审查工厂”。博彦就是其一,这家“内容审查工厂”有四千多名员工。这些员工的官方称呼是“网络审查员”,但更多人叫他们“网警”、“网络警察”。
这些网警日夜浏览和审查网络内容,寻找可能激怒政府的消息。包括影射中共领导人和丑闻的暗语,还有当局不希望人们看到的话题,或者讽刺时政的网络笑话等等,甚至中共前总书记胡耀邦也成了敏感词。德国之声指出,在他去世后的30年间,大陆媒体一直对“胡耀邦”很敏感。 越是邻近他去世的日子,敏感度越高。
博彦业务主管杨潇表示,“漏出去一条就是严重的政治错误”。就是说,这些人把网络审查自我提高到了政治安全的高度。《纽约时报》指出,他们在“控制着中国8亿多互联网用户每天看到的内容”。
时事评论员唐靖远表示,敏感词越来越多,证明敏感事越来越多,中共怕见光的事越来越多。但网民的智慧是无限的,总有中共来不及封的。每一件事,每一个敏感词,都撞击着中共的神经。别看它貌似强大,实际是惊弓之鸟,一个词、一句话都可能造成它的崩塌。
好的,感谢您关注新闻看点,再会。
大纪元《新闻看点》制作组 :http://www.epochtimes.com/gb/19/5/7/n112405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