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海军希望获得进攻性水雷战力,而且还急着要。海军最新发布预算中一个名为美杜莎(MEDUSA)的新项目就是为此目的而设计,且海军急需这种秘密武器的目的是威慑中共舰艇。
长期以来,水雷一直是海战中的一种强大战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水雷炸沉的船只比飞机或炮火炸沉的船只还要多。在现代战争中,水雷仍然是非常有效的战争武器,它不仅可作为致命武器,而且还能影响敌人的行动。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因为海上遇到水雷的风险太高,尽管西方盟军的扫雷舰已经在该水域活动,最终美军斯坦利‧麦克里斯特尔(Stanley McChrystal)将军还是放弃了大规模两栖攻击的计划。
福布斯新闻网站近日报导,武器舱系统公司(Strikepod Systems)的高级分析师大卫‧斯特拉坎(David Strachan)援引《海军指挥官作战手册》(The Commander’s Handbook on the Law of Naval Operations)指出,现代水雷可以随意被远程激活或进入睡眠,因此可以在和平时期布设。
“如果受控水雷不会无故干扰海洋里的其它合法运作,受控水雷就可以在国际水域布设。”斯特拉坎说,“由于受控水雷不构成对航行的危害,因此不需要对水雷的布设进行国际通报。”
希腊神话中的美杜莎一眼就能把对手变成了石头,那么美国海军的MEDUSA能对中共造成何种威慑力呢?
美国海军进攻性水雷战略 制约中共舰艇
斯特拉坎最近发表了一篇论文,详细介绍了美国海军的进攻性水雷战略。战争的假想敌人是中共,进攻性水雷会有效地将中共海军舰艇,特别是潜艇束缚在海港内并削弱其攻击力量。斯特拉坎的研究表明,美国海军新型超大型“杀人鲸”无人潜水艇(Orca XLUUV)开发的主要原因就是提供布设水雷的能力。
水下布雷是必要的,虽然美国可以从空中投放QuickStrike水雷,但这种水雷在海面上属于高度可见,敌人可以定位水雷并实施清除操作。水下交通工具可以隐蔽地布设整个雷区。问题是,“杀人鲸”无人潜水艇需要一段时间的发展才会成熟。
“我想说的是,距离杀人鲸(Orca)和蛇头(Snakehead)等无人潜水艇平台为秘密布设水雷战提供可靠手段还有几年时间。”斯特拉坎说,“这就是为什么海军,我相信,在短期内急须要解决布雷的问题。”
MEDUSA项目诞生
MEDUSA,即“可消耗性无人潜艇布雷系统”的简称,在海军新的研发预算中被描述为“一种中等级别的UUV(无人潜水艇),能够从潜艇上部署进攻性水雷。该水下系统在未来有可能携带其它先进武器,以满足额外的任务需求。MEDUSA具有发射鱼雷的能力,射程远,高承载高精度投放,并能承载重型武器”。
对该项目的描述缺乏细节。目前所知道的是:这种系统是一个无人水下潜艇,由鱼雷发射管发射,前往目标区域布设水雷,它可以携带两个水雷,并可将两个水雷布设在不同区域。在某些方面,它像是一个旧的发射水雷潜艇的更复杂版本,其工作方式类似。不同的是,MEDUSA系统秘密投放的水雷,或称CDM,是联网和远程控制的。不仅可以随意被激活或入眠,而且甚至可能改变攻击模式,例如,将水雷设置为只攻击潜艇或水面目标。
根据海军预算,一个(MEDUSA)系统的原型机将在2021财政年度内通过大型潜艇进行发射试验,并需要承载有效模拟载荷进行演示。
这个原型机是在一个旧项目内开发的,该项目最初被称为CDM/牛鲨,是模块化自主无人驾驶航海舰艇(FMAUV)的开发。这是一个基于Mk 48重量级鱼雷彻底改装的水下潜艇,它被换装了新的传感器、导航、控制系统和推进器。FMUAV或MEDUSA的图像或其它细节都没有公布,也没有关于射程或其它能力的细节。
预算文件确实显示,MEDUSA将从一艘洛杉矶级快速攻击核动力潜艇上发射。如果试验成功,采购计划将迅速出炉,目的是在2023财政年度内授予生产订购合同。
与中共任何武装冲突 水雷可发挥关键作用
毫无疑问,这对美国海军来说是一个高度战略性领域,因为这种水雷可能在与中共的任何武装冲突中发挥关键作用。
斯特拉坎说:“如果与台湾的关系开始升温,而海军想在中国军队港口外预置水雷,这种水雷将在这方面发挥很好的作用。”
由于在靠近港口的海域布设水雷非常冒险,小型、隐蔽的无人潜艇要比大型载人潜艇要好得多。MEDUSA将使美国的潜艇能够在国际水域中保持领先位置。相关行动细节似乎是保密的,但其意图是明确的。
“未来布设水雷将是由无人水下潜艇秘密运作的。我在这里能说的可能就这么多了。”海军水面和水雷作战发展中心水雷战部门负责人克里斯‧默文(Chris Merwin)上校在2019年告诉USNI新闻。
希腊神话中的美杜莎一眼就把对手变成了石头。现代MEDUSA旨在产生类似的瘫痪效果,当雷区被激活时,使敌人的潜艇和航运突然停止,甚至水雷的存在就可以达到威慑作用,而相比限制敌人并使其陷入困境,实际炸沉舰船可能变成了次要目地。
(大紀元:https://www.epochtimes.com/gb/21/6/30/n130570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