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央行周一(8月15日)突然无预兆降息。最新数据显示,因清零政策导致的再次封城和房地产市场衰退加深,7月中国经济再次失去增长动力。
中国人民银行在当天的一份声明中说,将其向银行提供短期流动性的主要利率从2.1%降至2%,一年期贷款利率从2.85%降至2.75%,以“维持银行系统合理而充足的流动性”。
这是中共央行继1月份后再度下调MLF操作利率和7天期逆回购利率,和稳增长压力加大有关。
投资者对中共央行突然降息感到意外。鉴于对债务上升风险、消费者通胀和人民币压力的担忧,中共央行此前似乎不愿意进一步降低利率,即便在4-6月的经济出现停滞的时候。
国际金融服务ING集团经济学家周一的报告说,市场将中共央行的这轮降息解读为“看跌”。中国股市周一闻风下跌,香港恒生指数下跌0.7%,上海综证指数小幅下跌。与此同时,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走软。
7月经济全面放缓 渣打调降全年增长目标
《华尔街日报》报导说,中国7月份的经济活动全面放缓,包括工厂产出、投资、消费支出、年轻人就业和房地产,这凸显了在政治敏感年经济决策者面临的挑战广度。
习近平预计将在11月的20大上打破先例,寻求第三个任期。外界认为,习近平需要在20大前拿出夸耀的经济成绩,但在COVID-19清零政策抑制生产、消费活动的背景下很难奏效。
中共高层在7月底的一次会议上宣布不会采取新的财政刺激措施,并承诺坚持以习近平清零政策来管理COVOD-19疫情爆发。
《华日》报导说,经济学家表示,周一宣布的央行政策可能对刺激家庭和企业的更多借贷没有什么作用,因为家庭和企业对新的COVID-19疫情爆发——对日常生活造成新一轮干扰——威胁感到紧张,并在经济增长和就业情况恶化的背景下对前途感到忧虑。
报导说,北京实际上已经放弃了今年5.5%左右的中国经济增长目标,对许多经济学家来说,现在的问题是中国今年的经济增长究竟可能变得多么弱。
渣打银行的经济学家周一将中国经济2022年的增长预测从之前的4.1%下调至3.3%。经济学家李威(Wei Li)、丁爽(Shuang Ding)和陈·亨特(Hunter Chan)在给客户的一份说明中说:“我们预计中国经济复苏的道路将是艰难的。”
中共央行为何突然降准
对中共央行突然降准的做法,大多数经济分析师认为,跟周一公布的7月份中国经济数据糟糕有关。
周一公布的7月份经济数据比预期的差很多。根据中共国家统计局报告说,7月的零售额比一年前增长了2.7%,比6月的3.1%增长放缓。这一数字普遍低于路透社调查的经济学家预测的5%增长。7月工业生产同比增长3.8%,低于6月的3.9%的增长,也低于市场预期(4.6%)。
此外,房地产的不景气现象进一步加剧。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据,今年前七个月,开发商的房地产投资萎缩了6.4%,比上半年5.4%的下降速度还要多。同时,70个主要城市的新房价格已经连续11个月下降。
英国凯投宏观高级中国经济学家朱利安·埃文斯-普里查德(Julian Evans-Pritchard)周一在一份研究报告中说,“中国人民银行似乎已经确定,它现在面临一个更紧迫的问题:最新数据显示,7月份经济势头乏善可陈,信贷增长放缓,中国经济这次对政策放松的反应不如以往经济衰退时期。
“7月的数据表明,随着经济重开的一次性提振作用逐渐消失,抵制房贷行为引发了房地产行业的再次恶化,解封后的中国经济失去了动力。”
中共跟消灭病毒“你死我活” 经济消费成代价
中共对消灭病毒的“你死我活”态度导致中国几十个城市进行了长达数月的封城,比如今年早些时候全国金融和航运中心上海。商业活动停止,工厂关门,上千万人被限制在家中,导致经济活动严重中断。
从6月初开始,北京开始允许各地重新开放经济,一些主要城市取消了限制。制造业和服务业在这些举措之后出现了改善的迹象。
但在6月晚些时候,又有多个城市重新实施了COVID-19清零限制措施,因为当局正在努力控制冠状病毒BA.5亚变体传播。根据野村证券的最新调查,截至7月18日,有41个城市实施了封城措施,高于前一周的31个城市。
此外,房地产行业的问题也在对经济产生巨大压力,房地产占中国GDP的比例超过30%。中国房地产市场遭受了长期的价格低迷和流动性危机困扰,这场危机已经吞噬了该国一些最大的开发商。
因为资金吃紧,一些房地产企业项目停滞不前,中国各地愤怒的购房者威胁要停止未交房的房贷月供,并促使开发商和当局采取行动来化解危机。
高盛(Goldman Sachs)周一表示,抵制抵押贷款的行为使人们更加不愿意购买新房,这可能会导致销售量进一步下降。
埃文斯-普里查德表示,目前还不清楚周一中共央行的降息是否足以重振信贷增长的反弹势头。
他说:“目前贷款需求的疲软部分是结构性的,反映了人们对住房市场失去信心,以及中国的清零政策一再造成的不确定性。”
“这些都是包袱,是货币政策无法轻易解决的,”他补充说。
此外,周一官方公布的经济数据也反映的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使这个消费全球约15%的石油、进口原油多于其他国家的国家出现了需求疲软的前景。
(大紀元:https://www.epochtimes.com/gb/22/8/15/n138032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