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政治局11月27日开会时,仍未提及三中全会何时召开,引发揣测。专家分析,三中全会一拖再拖,主要原因是中共当局陷于两大困境,一是经济问题找不到解药,二是重要人事问题还不能确定。
根据中共党媒报导,中共中央政治局27日开会时,审议“关于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及“中国共产党领导外事工作条例”,但没有提到有关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
不过,报导中提到“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是否涉及三中全会相关事宜,目前不得而知。以往在中共高层会议涉及“研究其他事项”时,多数与人事调整有关。
依照中共文革后的惯例,中共每届三中全会,通常都在每届中共全国代表大会的次年9月到12月举行,且大多聚焦经济及有关政策走向等问题。若依此推断,中共本届三中全会应在今年9月至12月间举行,而且在开会之前,一般会在政治局会议上提前公布日期。
但在中共党媒11月27日报导的政治局会议中,对三中全会日程只字未提。因此外界预计,除非12月下旬临时加开政治局会议讨论,否则三中全会的时间极大可能推迟到明年。
中共问题专家、时事评论员横河认为,三中全会迟迟未开,这里面肯定出了什么事情。
横河28日在《横河观点》节目中分析,一方面可能是中共对未来经济发展方向没有定论,三中全会基本上是制定本届中共政策的走向,偏偏现在正好处在一个大的转折点上。如果有斗争的话,会在经济政策方面体现出来。
另一方面,这基本上体现出习近平时代结束了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政策,也就是经济发展不再是重点,三中全会制定经济政策的规矩也已经打破了。
独立评论人士蔡慎坤28日在X平台撰文分析,三中全会很可能拖到明年,一是经济问题找不到解药,二是重要人事还不能确定。
他表示,虽然潘功胜接替了易纲央行行长职位,蓝佛海替代了刘昆财政部长职位,但两国务委员(应指秦刚、李尚福)上任不到半年就被迫下台,说明当局用人识人都不行。而三中全会按惯例是定调经济发展方向,增补国务委员也不能再拖下去,在没有敲定最终人选时,三中全会很可能延至明年召开。
中纪委前监察部官员、时评人士王友群日前在大纪元撰文分析,三中全会延迟,还有两个原因:一是习在中共二十大上实现“三连任”后,陷入前所未有的全面危机,现在反习势力与习的较量仍在激烈进行中;二是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提出了改革开放,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也通过深化改革的决定,提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但是习事实上反其道而行之,故此,目前中共内部关于改革开放的路线之争仍在持续中。
(新唐人:https://www.ntdtv.com/gb/2023/11/28/a103830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