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日前对“福建晋华”实施禁售,这是美国首次制裁中国芯片企业,也是近期美国反击中共盗窃技术,密集行动中的一记重拳。美国对中国芯企釜底抽薪式的制裁,显示川普政府决心用“重火力”阻击中共科技入侵。
10月29日美国商务部以“国家安全”的理由,将福建晋华集成电路公司(福建晋华)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这是继中兴之后第二家被美国实施禁售的中共科技公司。
10月30日美国司法部起诉10名中共江苏省安全厅特工和黑客盗窃飞机发动机技术,其中一人早前史无前例地被引渡到美国受审。9月美国逮捕了中国公民纪超群(Ji Chaoqun,音译),指控他为中共招募经济间谍。美国的密集行动显示美中科技战狼烟再起。
与中兴一样,福建晋华也是中共“中国制造2025”战略布局中的重要棋子。但与中兴违反美国对伊朗、朝鲜制裁在先的情形不同,福建晋华今年9月才正式投产,尚未成气候。而美国制裁福建晋华的理由是其“参与了危害美国国家安全的行为,构成重大风险”。
10月31日,美国国务卿蓬佩奥(Mike Pompeo)警告中共:商业行为要正当。蓬佩奥提到美国政府刚起诉多名中共经济间谍,并制裁中国芯企晋华。
美国政府的态度,应该是终于发现,跟中共这样毫无底线的“窃贼”讲道理是无用之举。因为就在福建晋华相关的侵权案中,美国原告到了中国,竟被中共打成有罪的被告。
制裁导火索:中共贼喊捉贼
美国商务部长罗斯(Wilbur Ross)在10月29日的声明中说,福建晋华可能得益于“原产美国的科技”,含蓄地点出美国制裁福建晋华的直接原因,是其背后的知识产权争议。
2016年成立的福建晋华,是中共“十三五”集成电路重大产能布局规划中的重点企业。集成电路(IC,俗称芯片)是中共“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重要目标,中共计划到2020年实现芯片自给率40%。
福建晋华委托台湾联华电子(UMC,简称联电)研发芯片,联电是世界上重要的芯片代工企业之一。
福建晋华与世界存储芯片巨头美国美光科技(Micron)之间,戏剧性的产权官司,折射出中共为获取尖端科技会做到何种程度。
2017年2月,美光科技在台湾报案,指控跳槽联电的前美光员工涉嫌窃密。台中地检署经侦查,确认涉案员工涉嫌窃取美光技术、且联电试图将技术应用于福建晋华,遂于同年9月将涉案员工及联电公司一并起诉。
2017年12月,美光在美国加州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控告联电和福建晋华侵犯美光动态随机存取芯片(DRAM)专利技术。联电予以否认。
台湾联电与美国美光的诉讼案尚在进行时,事情发生戏剧性进展。
2018年1月,福建晋华向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递状,起诉美光专利侵权。美光从“原告”突然变成“被告”。7月福州法院裁定美光侵权,对美光处以禁售处罚。
美光在7月的公开声明中说,中共裁决的专利侵权指控“毫无根据”,甚至连辩护机会都没有给美光。美光科技逾半营收来自中国大陆。
福建晋华案 揭开中共“科技战略”真相
美国川普(特朗普)总统毫不讳言贸易战目标之一就是“中国制造2025”,因为中共一直在盗窃美国的知识产权。而中共将此描述为美国试图遏制中国科技发展,是国家间的竞争。
然而,公平是人类的普世价值。无论国家或企业,唯有基于公平行事,才能构成规则和秩序。如果违反了公平的原则,就不是竞争,而是侵略和掠夺。遭受不公的一方,自当反击以维护公平。这就是美国政府对中共发起贸易战的由来。
“中国制造2025”等中共的科技战略,基点就是通过包括盗窃在内的各种方式,不择手段地获取技术优势。其根本目的是中共借一国之名、谋一党之私,试图通过技术优势,维系甚至输出共产主义。
例如福建晋华所处的IC产业,正是中共急于突破的领域。2017年中国消费了超过5000亿个IC,其中近7成是进口;而存储芯片等高端芯片自给率仅10%,主要依赖进口。
中共为实现存储芯片国产化,组建了“福建晋华”、“合肥长鑫存储项目”和“长江存储”三大阵营。
芯片行业资金和技术门槛极高。虽然中共曾利用国家集成电路基金、各地区基金和私募股权基金,集中了总额高达1500亿美元的投资,试图通过海外并购的方式来获取芯片技术,但遭美国抵制而未果。
美光科技一直是中共谋取存储芯片技术的目标。2015年美光拒绝了中共国企清华紫光230亿美元的收购。
不过,中共并未放弃,存储芯片三阵营在业内掀起“挖墙角”大战。
2016年成立的长江存储科技(YMTC),总投资240亿美元,由清华紫光控股。据日经中文网2018年5月报导,长江存储2016年曾在硅谷开设研发基地,从美光科技等处挖来技术人员启动研发工作。
2016年成立的“合肥长鑫”(有时被媒体混淆为“合肥睿力”,两者同属合肥长鑫存储项目),用3倍高薪挖角了300~500名美光集团旗下华亚科、瑞晶员工。
人才流动无可厚非,但前提是不能窃密和从事不法行为。
台湾经济日报2017年4月报导,美光当时在台湾起诉上百名跳槽至合肥长鑫和福建晋华的前员工,阻止技术机密被窃取。
今次遭美制裁的福建晋华,不但借联电之手挖人,还涉嫌从美光跳槽职员手中获取美光技术机密。如果指控属实,那么这就绝非人才流动,而是明目张胆的窃密。
而福建晋华今年1月在福建法院反告美光并胜诉,已经明显超出企业纠纷的范畴。
因为福建晋指控遭侵犯的专利,仅从时间上判断,就可以认定只能是联电转让。然而,为何多年来联电自己不起诉美光侵权,非要借福建晋华之手向中共法院提告? 更勿论知识背景复杂的专利案,中共法院居然半年就做出裁决。该案中,中共法治到底是公正、还是工具,不言自明。
福建晋华反诉美光成功,是中共动用“国家机器”侵夺外企知识产权的典型例证,亦证明中共科技战略就是不择手段地获取技术优势。
美国资深参议员、国会中国问题委员会主席鲁比奥(Marco Rubio)评论说,“中共国企及其控制的公司在政府要求下撒谎、欺骗和偷窃”,“福建晋华必须对参与这种非法行为负责。”
釜底抽薪 美国反击中共科技入侵
美国政府已经在行动。10月29日美国商务部宣布,10月30日起对福建晋华实施禁售。
这意味着,除非获得美国商务部特别批准,否则美国技术产品和软件不得出售给福建晋华。这种出口管制制裁,对福建晋华等中国科技企业而言,无异于釜底抽薪。
已投资370亿元人民币的福建晋华,今年9月正式投产,虽然目前尚未有量产的消息,但预计月产能将达到6万片晶圆。
据“半导体行业观察”报导,福建晋华已从美国、日本、台湾,以及英法德等欧洲国家采购了生产设备,其中Applied Materials、KLA-Tencor等美国厂商提供的设备是采购重点。
现在遭美实施出口管制后,福建晋华很可能像中兴一样,陷入无米下锅的绝境,尚未量产就被迫停产。
因为全球的芯片生产设备厂商主要分布在美日韩和台湾。而美国出口管制针对的不仅仅是美国企业;只要是美国产品和软件,即便是经过第三国进行转出口也属管制范畴。
与此同时,日、韩、台湾或欧洲的供货商,即便拥有不受美国管制的产品和软件,也不一定愿意冒着可能遭美国制裁的风险,去挣这个烫手钱。
事实上,中共已有中兴的前车之鉴:今年4月,中兴遭美禁售;5月,中兴停产。期间中共最高层出面,求得美国放生中兴。7月,中兴缴纳14亿美元罚款和保证金后,禁令解除。
无论是福建晋华等芯片企业,还是中兴华为等电信公司,都严重依赖以美国为主的软件和产品进口。
美国的出口管制制裁,的确也会对美国供货商造成不小的冲击,但美企损失的只是部分市场;而遭受制裁的中企,却会断炊、停产,损失的可能是全部。孰轻孰重,一目了然。
敲山震虎 美国科技战有“重武器”
美国政府近期反击中共盗窃技术的一系列重拳,是对中共的敲山震虎,清楚表明美国开打科技战的决心:这不再是美国公司个体,面对中共整个国家机器的孤军奋战;美国政府将迎头痛击中共科技侵略。
出口管制,就是美国针对中共科技入侵的反击,而这只是美国系列“武器”中一种而已。
今年8月美国通过了三位一体的严厉法律:《国防授权法案(NDAA)》、《外国投资风险评估现代化法案(FIRRMA)》和《出口管制改革法案(ECRA)》。这些法律赋予美国政府更大权限,来保护“重要技术、产业基础、敏感性个人信息”。
美国还有《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国家紧急状态法》、《爱国者法案》、《对敌贸易法案》等诸多法律,授权美国政府可动用更多更猛的经济制裁 “重火力”。
除了美国国务院和商务部发起的出口管制,美国财政部海外资产控制办公室(OFAC)还可以实施进出口限制的制裁。
这类制裁,主要是切断被制裁对象获取美国产品和技术的渠道,或者切断进入美国市场的通路。一般只要求美国人遵循,但很多时候非美国人也会像联电一样自愿遵循制裁令。
因此,对于严重依赖外国技术的中国科技产业,该类制裁就是釜底抽薪式的重击。中兴、华为等与中共关系密切的中国企业,都在美国该类制裁的考察名单上。而福建晋华已经上了这个黑名单。下一个打击目标,会是谁?
无论是打科技战、还是贸易战,美国政府都还有更多更猛的“重武器”尚未发威。例如OFAC可以通过发布“特别指定国民和阻截人员”(SDN)名单,对打击目标实施更全面的经济制裁。
也就是说,如果中共无视美国警告、继续窃取技术,美国OFAC办公室可以将涉案中共企业或个人列入SDN名单,实施金融制裁,甚至是二级制裁。
那种情形下,美国和非美国的企业、个人以及银行金融系统,都需要遵循美国制裁令,将被制裁者隔绝于世界贸易和金融系统之外。
除非中共真的闭关锁国,否则美国政府一旦真正动用 “重火力”,将对中国科技企业造成重创。
美国制裁中共最为看重的芯片企业,就是向中共发出强烈讯号:停止盗窃技术,否则,科技战的战火才刚刚点燃。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美国对福建晋华禁售令正式生效后的第二天,中共驻美大使崔天凯一改先前贸易战“打到底”的强硬姿态,变调为“美中两国要尽力谋求友好相处”。
中共是真打算低头求和,还是继续口是心非、拖延时间,川普政府已经用行动表明,美国的“重火力”正蓄势待发。
(大纪元:http://www.epochtimes.com/gb/18/11/2/n108271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