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一章中,我们要来记述和大禹一起治水的那些人。
大禹治水时,华夏、东夷各部落首领各自带领着众多的徒众和禹并肩治水。洪水遮天覆地,治水的阵容十分浩大,每州动用了十二师,共三万人,十二州也就是三十六万人。带领如此众多的人群在凶猛的洪水中劈山导河,攀越群峰,这些首领们个个都是天赋异禀的能人。他们在不同的领域中有着天赐的才干,携手和大禹一起整治淹没在大水中的土地,披荆斩棘,成就了一个伟大的时代。这些上古的贤人从舜帝的时代一直活到了大禹的时代。上古人们的寿命大多很长,超过百岁的不在少数。
《淮南子‧人间训》中上描述了这些有才能的人立下的事功。
“上古时堤霸不修,洪水成灾,夏禹凿开了龙门,开辟出伊阙,使洪水平息、土地整治,百姓在地上安居乐业。百姓不亲、五伦未立,于是契教育百姓君臣、父子、夫妇、兄弟之间的尊卑礼仪。田地荒芜了,百姓没衣裳、少粮食,后稷引导人们开垦荒地,改良土壤,播下粮食,好叫万民丰衣足食。这三位君王的后代没有不成为帝王的,这是因为他们积德深厚的缘故。”
后稷是舜帝的农官,契则是司徒,也是火正,是掌管教育和火的官。伯益是林官,就是教众民凿井、驯服野兽的人。马嘴的皋陶则是华夏民族最早的狱长和法官。皋陶虽然没有追随禹王四处治水,但他威仪赫赫,命令十二州的众民服从大禹,是禹王背后的大功臣。
大禹治水的得力助手都是舜帝的贤臣。他们在大禹治水时各自领军,在不同领域中创造发明,开启后世。有这些天才各司其职,治水大业才能在十三年内大功告成。后来,与大禹一起治水的贤人各自领有封地,成立了富庶的王国。这些王国在其后裔的治理下各自壮大,后来先后接续夏朝,缔造了华夏历史上最初的几个朝代。
如契的后裔建立商朝,后稷的后裔成立了周朝,而伯益的后裔则开创了秦国和赵国,秦国最后统一六国,建立了秦朝。也就是说,华夏最初的三代:夏商周和之后统一中国的秦,都在大禹时代就奠定了基石。
懂鸟语的林官伯益
最初帝禹把帝位禅让给皋陶,由于皋陶早逝,大禹转而把帝位让给了伯益(也作伯翳,又叫大费,那是因为他被封在费地)。伯益善于畜牧和狩猎,能驯服鸟兽,跟随大禹走遍了九州。伯益因治水有功被舜封于梁山,建立梁国。“伯翳之始封秦,地为七十里。” 之后,伯益的后裔日渐茁壮,他的后代建立了赵国和后来称霸群雄的秦国。也就是说,伯益是春秋战国时代秦人的祖先:“益,伯翳也,是秦国、赵国的始祖。”
伯益画像(公有领域)
关于伯益的传说,还有一些神奇之处。相传他是东夷鸟族人,是帝俊的后裔,通鸟语。传说上记载他是玄鸟所生。“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修。女修织,玄鸟陨卵,女修吞之,生子大业。大业取少典之子,曰女华。女华生大费(即伯益),与禹平水土。” 身为日后统一中国的秦国的始祖,伯益是一个有许多奇能的人物。大禹治水的时候,伯益在一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大禹和伯益一个疏导大水,一个焚烧山林驱逐野兽,更改了上古时代大地的形貌,造福了万民的生活。“舜帝使伯益主掌火,益焚烧山泽,禽兽四处奔逃藏匿。大禹疏九河,瀹济、漯而流入大海,决汝水、汉水,排准水、泗水而引导流入江,然后中国的百姓有了食物。”
治水成功,舜帝赐给大禹一块黑色的玉圭。大禹对舜帝说:“治水成功,不是我的功劳,还要靠大费的大力帮助。”
听了大禹的话,舜帝对伯益说:“费啊,你真是难能可贵,从旁成就禹的大功,我赐给你一面有黑色飘带的旗帜。以后你的后裔将大有所为。”
于是,帝舜赐给伯益姚姓之玉女。大费助舜帝驯服鸟兽,舜帝赐他姓嬴氏。这就是秦始皇嬴政之“嬴”的来源。
伯益追随大禹治水还有一个意想不到的收获。伯益把跟随大禹治水时所经历的地理山川、草木鸟兽、奇风异俗、远古轶闻一一记下来,画了图,成为日后《山海经》的素材。《山海经》图和帝禹所铸九鼎上的图像也互为所本。《山海经》图是大禹伯益上山下河画出来的草图,在时间上应该先于涂山大会后所模铸的九鼎图像。不过现在的《山海经》经过历代流传,与原先伯益书写的模样或已有所出入。
清朝康熙年间的《山海经广注》(公有领域)
平定洪水后,伯益在舜帝的朝廷里担任虞官,掌管山泽,牧养鸟兽。在以农牧为生的先民心中,伯益犹如他们的父母官。伯益被封在秦地,日后,伯益的后人费昌、仲衍、造父、处父都以善于驯服鸟兽而闻名于世。建立了秦国的非子善于养马,曾经为周孝王牧养了众多的良马。另外,费昌的后裔费仲成为商纣的大臣。
伯益造井
伯益教众民拿熊熊的烈火驱赶林中的野兽,众民得以在险恶的环境中安居,不受野兽侵扰。接着,益分给众人稻种,播在低湿的地方。 聚落的粮食日渐地丰盛起来。星罗棋布的部落遍布在土地上,百姓播下稷(小米)黍粟麦,又在林官伯益的带领下凿出了一口口水井。井是养活众人的源头活水。因为伯益传播的打井技术使得百姓有了活命的水,伯益被唤作井神。
把伯益驱兽、打井、种稻黍和大禹治水一齐考量,我们才能对尧舜时代大水中先民的生活有比较完整的认识。蛮荒的大地上,众民一边和洪水及猛兽争地,一边辛勤地开垦大地,种下粮食。
随着伯益教百姓凿井、开辟田地,神州大地上出现了一块块生机盎然的田亩。吞食生命的大水渐渐退下,千万条沟渠奔流向粮地。咆哮肆虐的黄浊大水被纳入渠川洼地,成为滋长谷物、养人性命的水。众多的山岭开发出来,众多的河流疏通了,大水淹没的土地晒干了,生出草木,四海之内,四方诸侯国前来进贡的道路畅通无阻。神州大地上,九州渐具规模。
发明水井的意义是很深远的。上古时代,为了取水方便,众民多聚居在距离水源不超过一二里的地方,自从有了水井,人才能居住在距离水源较远的地方,在一定程度上远离了洪水。一个圆圆的井往下凿,凿向地底,通向水源,像是人类生根在大地上。从泛滥的洪水到土地上源源不绝的水井,华夏民族的生活向前迈了一大步。
伯益造井,在华夏文明中是一件意义深远的事。由于水井对人生活的意义重大,《淮南子‧本经训》把水井的发明和仓颉发明文字相提并论:“从前仓颉造字,天雨粟米,鬼夜哭。伯益作井而龙飞上玄云,神栖止在昆仑山上。”龙知道将要决川谷、漉陂池,恐怕自己将被杀害,所以登上玄云飞去,栖其神于昆仑之山。#
参考文献:
1. 《淮南子》
2. 《盐铁论》
3. 《史记》
4. 《孟子》
5. 《尚书正义》
6. 《山海经》
7. 《淮南子》
神传文化之中国历史研究组
反馈信箱:该 Email 地址已受到反垃圾邮件插件保护。要显示它需要在浏览器中启用 JavaScript。
(大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