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见网提供多款免费翻墙软件,也提供免翻墙网址,为持续能看到真实信息,请記下明见网即时ip索取信箱:mingjianweb@gmail.com,並下载「无界浏览」与「自由门」「神州明见」等翻墙软件。 
 
雄才大略、千古一帝之汉武帝传(2)

大纪元文化小组

汉武帝刘彻,四岁封王,七岁封太子,十六岁荣登大宝,成为西汉的第七位帝王。经过六十多年的休养生息,汉武帝所接管的国家,是一个经济富裕、实力蒸蒸日上的年轻国家。年轻而又才华横溢的汉武帝,显然并不愿做个太平治世的清闲皇帝。

公元前140年,是汉武帝即位的第一年,后来被武帝君臣定为“建元元年”。汉武帝确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年号,开皇帝定年号之先河。建元,就是建立新的纪元,昭示着宏业的开端。汉武帝做出这样前无古人的创举,是不是表明当时的他,正在为大汉帝国勾勒一幅宏伟的蓝图,并打造一个伟大的时代?

汉武帝深知,要想实现自己的雄才大略,一定要有人才做基础,要广用贤才来推动自己的新政。因此即位后,他马上下诏命令全国官吏向中央推荐敢于进谏的贤良方正的人才。此次选拔不设门槛,只求真才实学之人,而其采用的选官制度正是汉初至隋朝的“察举制”的前身,即通过考察推举选拔官吏。

汉武帝的诏令下达后,各地贤士纷纷上疏自荐。在即位九个月后,汉武帝召集甄选的百余人,展开著名的对策会议,也就是皇帝提出有关治国方面的问题,其他人用文章的形式作出解答。汉武帝连下三道制书,第一道制书就开宗明义告诉大家:“朕继承了先帝最崇高的地位和最美好的德行,要将它们传至无穷,这项任务巨大,职责重要。所以广邀各地贤良、德高、博学的人才,希望能听到治国安民的大道理。”

接下来,汉武帝提出一系列问题,表达了他对这个国家寄托的理想目标。这时,有一位名叫董仲舒的儒生脱颖而出,作出著名的《天人三策》,促使汉武帝作出登基以来的第一项重大举措——尊崇儒术,奠定了儒家文化在中华文明中的主流地位。

12024 1
董仲舒像。(公有领域)

天人三策

才华横溢的董仲舒,是公羊派《春秋》的大师,三十岁时就四处讲学,声名极盛。他也是这次推荐考试中的第一名,因此进入了“皇帝提问环节”,即“对策”环节。汉武帝对董仲舒进行了三次策问,董仲舒以三篇策文应答。因为汉武帝这三次策文都与天道、人伦有关,因此董仲舒的三篇策文被称为《天人三策》。

汉武帝和董仲舒的三次问答的内容,详细收录在《汉书》中,篇幅很长。概括来说,汉武帝提出的问题分别是:第一是如何恢复上古时代的王道,也就是巩固政治的根本道理;第二是治理国家有没有一以贯之的准则,也就是询问治国政术;第三,询问天人感应与当今政务的得失。这三个问题都很大,并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的,但是董仲舒条理分明,一一作出解答。汉武帝的反应是,读第一篇就认为他不是一般人,策问结束后充分肯定董仲舒的才能,任命他做易王刘非的相国。下面我们来看看董仲舒是怎么回答的。

董仲舒在三篇策论中,主要提出三大关系:

一是天人关系。人受命于天,君权神授。天子治国有道,天降祥瑞;治国无道,天降灾害。所以上天有仁爱之心,天子也应该顺从天意,广施仁德。

二是命、性、情的关系与教化问题。命,来自于天;性,是人生来的资质;情,是人的欲望。人的寿命长短、品德高下,是可以通过教化来熏陶的。

三是德与刑的关系。德为阳,主升;刑为阴,主杀。天子应当任德而不任刑。

因此,董仲舒提出五个要点,作为治国的大道:

一是新王改制。董仲舒认为,当一个王朝出现更迭,新皇帝就是“新王”,就应该改变王朝的制度和仪式,首先从更改历法、崇尚的颜色开始。原因在于“君权神授”,王朝的更迭取代乃是天意,非人力可以改变,皇帝的权力也来自上天,是命中注定要来拯救苍生的。因此,新王朝改变制度、仪式,是顺天意,开启新时代的象征。

二是“大一统”,即统一天下。这其实与汉武帝渴望平定匈奴、实现天下的“大一统”的理想不谋而合。

三是“兴太学,举贤良”。太学是国家的最高学府,“兴太学”就是培养社稷人才。“举贤良”则是广纳天下贤才。董仲舒建议汉武帝每两年便向天下征召人才,并将这项举措规范化、制度化。此建议对于求贤若渴的汉武帝来说,亦是一拍即合。

四是“尊儒”,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认为,天下无论是官员还是百姓,只要读“六经”就可以了,没必要读其它的书。因为思想是最难统一的,诸子百家各有各的思想,难以达到统一。没有统一,国家的法纪制度就无法统一,天下人也就不知遵从什么。所以,如果国家选择儒学作为正统来教育百姓,禁绝其它的思想,这样天下人的思想就可以统一了,法纪制度也就统一了,人们也就知道该遵从什么。

五是“更化”,即改革。董仲舒认为改革对于一个王朝来说非常重要,汉朝自建立以来,虽然希望发展壮大但却没能如愿的重要原因就是缺乏改革。

12024 2
在窦太皇太后的干预下,汉武帝即位初的新政受到阻碍。图为明代唐寅的 《班姬团扇》。(公有领域)

新政受挫

董仲舒的“天人三策”与汉武帝的政治理想不谋而合。其中的“尊儒”思想,更是让汉武帝跃跃欲试,准备大刀阔斧地推行尊崇儒学、维护皇帝权威的新政。

汉武帝从官员任免着手,起用一批奉行儒学的臣子。西汉时期位列三公之首的丞相的权力很大,因此任命丞相事关重大。所以,汉武帝首先废去了遵循黄老政治主张的丞相,也就是自己的老师卫绾,其后任命祖母窦太皇太后的侄子窦婴为相,自己的舅舅田蚡做太尉,掌握军权。这两人都喜好儒学,一方面符合汉武帝尊崇儒术的政治方针,一方面汉武帝可以借助二人巩固皇权。

汉武帝还以隆重的礼节去请天下最有名望的儒学大师申生,询问天下大事。为了避免颠簸,汉武帝让人在车轮上裹上蒲草,这就是历史上“蒲轮安车”典故的由来。申生入朝后,开始担任朝廷顾问。他的弟子王臧、赵绾也受到重用。汉武帝又在尊崇儒学的官员们的建议下,采取了一系列革新措施:建立上古的明堂,以儒家的标准规定婚丧嫁娶、诸侯朝觐制度;命令居住在京城的列侯们回到封地,拆除诸侯国间的关卡;纠察窦氏外戚及权贵们的违法行为;为反击匈奴做准备。

深宫里的窦太皇太后这才发现,曾经以黄老之学治理国家的大汉朝廷,悄然改变了方向。她疼爱的皇孙,带着年轻人的果决与锋芒,一改历代先帝无为而治的治国传统,成为儒家学说的大力推行者,这让崇尚黄老的太皇太后很不满意。不但如此,汉武帝的举措触动了窦氏外戚及权贵们的利益,太皇太后满耳朵听的是这些人诉苦、告状的声音,他们称汉武帝破坏祖宗制度、扰乱朝纲。

更让太皇太后不能容忍的是,王臧向汉武帝提出,太皇太后不应再干涉朝政。太皇太后闻讯后震怒。一方面,她命汉武帝革除王臧、赵绾等人的官职;另一方面,她还要求汉武帝废除了刚刚实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罢免其任命的丞相窦婴和太尉田蚡,并任命太皇太后宠信之人接替这些重要职位。

汉武帝虽然贵为天子,但毕竟年轻,而且汉朝崇尚孝道,汉武帝也不想违忤祖母的意愿。在窦太皇太后去世前,汉武帝认同废除所有新政,朝廷政务时时向太皇太后请示,也没有重用儒生。盛极一时的建元新政,就这样被暂时搁置了,尊儒的治国与文化主张也受到了冲击。那么,汉武帝和窦太皇太后为什么会因为某种思想的分歧,出现这么大的矛盾呢?

12024 3
汉初帝王以黄老之学治国,令汉朝国力迅速恢复。图为明代仇英的《清明上河图》(局部)。(公有领域)

汉初背景

这与西汉六十年来的社会现状有关。汉初,经历了秦二世的苛政与楚汉争霸的战乱,整个国家面对的是田园荒芜、经济凋敝的景象。当时的汉朝有多萧条呢?《汉书‧食货志》中说,天子配备不起四匹纯色骏马组成的车驾,将相只能乘坐牛车,在民间,百姓无地耕种,家无余财。遇到荒年,一石大米要花五千钱,大家买不起大米,就只能人吃人,有一半百姓死于饥荒。

面对社会亟待恢复和发展的需要,黄老之学就顺应天意民心,成为汉初执政者的治国理念。黄老之学是道家流派的一种,它的核心观点是“无为而治”,认为君主实施的政策会破坏社会自然形成的秩序,以至危害天下,所以君主应当效法自然,让百姓自由发展。就像老子的《道德经》中说的“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汉高祖自入关以来,约法三章,废除秦律,开国后更下令,从天子到王侯都奉行节俭,并降低赋税,与民休息。这些都奠定了无为政治的基础。

因而,高惠文景四朝,一直延续着重农息民、恢复发展的国策。汉文帝以节俭爱民著称,经常有减免田租之举,汉景帝还确立三十税一的田租制。这种无为而治也扩展至思想文化领域,朝廷崇尚黄老,也不排挤儒学在内的诸子学说。因而在黄老之学占据主导地位的同时,其它学术思想也在自由发展。

历史证明,早期的黄老之学是成功的,汉朝国力迅速恢复,出现了“文景之治”。到汉武帝时期,国家已经相当富庶。《史记》中说,当时官仓里是新粮压旧粮,钱库里的钱数不胜数,多得把串钱的绳子都扯断了。街巷中,许多百姓丰衣足食,有自己的马匹,田野中更是牛羊成群。窦太皇太后也很崇尚黄老,在宫廷中大力推行,要求皇子、皇孙乃至窦氏外戚都必须熟读《黄帝》《老子》。

汉初的国力恢复,并不能掩盖社会问题,这也是黄老之学不能解决的。《汉书‧食货志》中说,在汉武帝初年,“罔疏而民富,役财骄溢,或至并兼豪党之徒以武断于乡曲。宗室有土,公卿大夫以下争于奢侈,室庐车服僭上亡限。物盛而衰,固其变也。”也就是说富豪之家依仗法律宽容和手中的财富,肆意兼并土地、横行地方;宗室官员争相奢侈,车马服饰都超越了等级界线。

西汉内外交困的政治军事危机也不容忽视,内有诸侯割据,外有匈奴侵犯,严重威胁着大一统王朝的格局。由于国力的衰弱,历代帝王都采取妥协、守成的策略,无法根治这些问题。汉朝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中央皇权,来扫平这个国家的所有阴霾,变成真正的大一统盛世帝国。

因而,到了汉武帝登基时,这位意欲有番大作为的年轻帝王,对待有着更加积极的入世态度的儒家学说,产生了浓厚兴趣,尊儒的文化潮流应运而生。

12024 4
敦煌壁画:丝绸之路上的商队。(公有领域)

沟通西南

汉武帝于公元前140年登基,窦太皇太后于公元前135年去世,在几年里,汉武帝的新政受挫,他却做了两件对外影响巨大的事情,一件是派张骞出使西域,一件是巧妙救援南方的东瓯国。

大家都知道,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著名的丝绸之路,但他出使的初衷,是汉武帝为抗击北方匈奴而做出的决定。汉初以来,匈奴人侵扰边境,杀死边民,抢掠财物,是汉朝最大的边患,也是汉武帝统一华夏的巨大障碍。汉高祖刘邦曾经和匈奴军队作战,结果刘邦被困,险些丧命。此后,汉代皇帝都不敢贸然对匈奴出兵,一方面采取消极防御政策,一方面采取和亲与馈赠的方式,安抚匈奴。

一个偶然的机会,汉武帝从匈奴俘虏处得知,西域有一个大月氏国,曾受到匈奴人的压迫,国王也被匈奴人杀死。为了摆脱匈奴人的奴役,大月氏人一再迁徙。汉武帝就有了远交近攻的想法。可是,没有人知道大月氏国在什么地方。于是,汉武帝下诏令,招募能担任出使大月氏的使者。最后,他精选出一百人,作为使团成员,并任命守信义、有勇有谋、口碑极好的张骞作使节。

张骞,原在宫中担任郎官,他擅长骑射,了解匈奴的情况,与汉武帝一样,他也主张武力回击匈奴。建元二年(前139年),张骞和随行一百多人从陇西出发了,踏上汉朝寻访西域之旅。前途漫漫,没有人知道未来将发生什么事情。

没想到,张骞刚走到河西走廊,就被匈奴人抓获,之后和汉朝失去了联系。他是生是死,是投降还是被监禁,都无人知晓。而在张骞出使的同一年,建元新政夭折。此时,匈奴再度要求和亲。由于张骞一去杳无音讯,汉武帝在没有切实可行的作战方案前,满足了匈奴的要求。不过,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之举,已经为实现自己的宏伟抱负埋下了重要的伏笔。

建元三年(前138年),南方的闽越国围攻东瓯国,东瓯国派人向汉朝求救。因为汉朝东南福建、浙江地区一共有三个小国:南越国、闽越国和东瓯国,是秦朝时少数民族越人的后代。汉景帝时期,吴楚七国叛乱,东瓯国国王骆望贪图小利,派遣军队加入了吴王刘濞的叛军。

叛乱失败后,刘濞逃到东瓯。汉景帝派出使者谈判,只要骆望交出刘濞,就赦免其罪行。骆望为自保刺杀刘濞,他的儿子刘驹逃往闽越国,并借机怂恿闽越国国王扩张领土,进攻东瓯国。东瓯难以抵抗,向大汉求救。

这对于汉武帝而言,确实是个难题。这是因为如果发兵东瓯,必须得到窦太皇太后的允许,而奉行“无为而治”的太皇太后很可能反对用兵。心怀大志的汉武帝明白,如果这次不能解救东瓯国,就无法在各国树立威信,将来更不能镇抚万国,于是想出一个折衷的办法。

汉武帝派大臣庄助到当地,调动当地驻军对付闽越。庄助一行带着汉武帝授予的代表权力的节杖赶到了会稽,向当地最高长官宣读了皇帝的命令。闽越王听说汉武帝派大臣来到了会稽,迅速撤回了军队,东瓯国的危机解除。之后,东瓯迁徙到长江和淮河之间的地区,正式成为了大汉的臣民。

汉武帝成功救援东瓯国,使其在朝廷内外树立起了威信。尽管这几年汉武帝志向难伸,但是他显露出的魄力和谋略,让人刮目相看。@*#(未完,待续)


大纪元 / 原文网址:https://www.epochtimes.com/gb/19/7/26/n11411529.htm

为甚么要救度众生

save

为什么会有人类

human

退出中共党、团、队人数

3tui
437,049,687

破网与禁书下载

freegate

免费下载自由门
专业版8.00  zip  exe
安卓版5.0  apk

wugate

免费下载无界浏览
电脑版2132  zip  exe
安卓版无界一点通  apk

爱博电视

免费下载爱博电视
PC版(180318)  exe
手机版(2.1.13)  apk

神州明见

免费下载神州明见
手机版 V6.9  apk
电视机顶盒版 V6.9  apk
神州明见網頁版 V2.0  下载  开启
二维码小助手 V3.0  下载

网必通

免费下载网必通
手机版apk   zip
 

神韵全球巡回演出预告

shenyun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