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来暑往 秋收冬藏
闰余成岁 律吕调阳
内容主题:讲天地四时春夏秋冬的循环,讲历书如何调节岁差,也讲到礼乐之邦的律吕雅乐的重要作用。
人的生命托付于历书来记日月、年谱,所以《千字文》从(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自然讲到岁月,自然讲到中国古代重要的天文成就——历书的置闰。准确置闰才可以校时、校正二十四节气,得以和天地四时(一岁)的阴阳循环同步。(置闰反映出古代中国天文科技的早慧领先世界。[1] )
那么,为何又以律吕之音和天文历书相提并论呢?
我们常听前人说中国是“礼仪之邦”,展现了中华文化以“制礼作乐”为核心的重要精神文明。音乐其实是天人合一的奥妙表现之一,而不仅仅是一种娱乐听觉和心理的趣味。历书和律吕都是中华文化中实践天人合一生活的重要准据。
【语意‧印象】
寒来暑往 秋收冬藏——寒冬来了,炎夏就走了,寒暑轮替成一岁;(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一岁成,四季循环成一年。
闰余成岁 律吕调阳——三年置一闰月,使历书不偏离天地节气。律吕分阴阳,六律六吕配对月令,以阴阳相生之理调和阴阳。
【引经据典】
上述的每一句话都源出于中国古代的经典名著:
《周易‧系辞下》:“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表现寒来暑去,四时轮替转换成一岁的意思。
《史记‧卷130‧太史公自序》:“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表示春夏秋冬一年四季展现生命的生长收藏循环,这是天之常道。
《大戴礼记》说:“律居阴而治阳,吕居阳而治阴”,这里讲的律吕是音律,表现律吕调阴阳的作用,以阴阳相生为原理。
【深入探索】
闰余成岁采“三年一闰”是怎么来的?
地绕日公转一周为365.2422日,一天天都不是整数日,累积一岁就有余日(闰余),不管是西方的历法或中国的历法都必须处理这个问题。西方历法分平年和闰年,以二月29日这一天置闰来调整,这一年就称为闰年。
中国黄历记日以朔望为基准,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故而一岁为354日,尚余11.2422日,未满三年就积一个月,就必须置闰月,所以古人“三年一闰”。但是,“三年一闰”还是有闰余,所以又以八年三闰、十七年六闰的周期规律来调整。用这样的规律置闰月,才能调齐日与月的岁时,使得历书的月日不偏离节气而成一岁。
“三年一闰”的闰月要放哪个月后呢?
置闰月不是按照月份排序,是看节气。黄历一年有24节气,每月中一般有一节气和一中气。如果某月中仅有节气而无中气(即中气落入下个月),历法规定就以这个月为闰月,作为前个月的附属月。如前月为八月,这个月就为闰八月。
律吕和阴阳有什么关系?
“律”是古代校正乐律的器具,起于黄帝时代。历代用竹管、玉管或铜管制成,共十二管,称十二律,管径相等,以管的长短来确定声律音调的基准高度。列为奇数的六个管叫做“律”,偶数的六个管叫做“吕”,合称“律吕”,是黄帝命乐官伶伦始创的。
“律吕”后来也作为音律的调名,分阴阳两类,阳称六律,阴称六吕。十二律吕和天地之气,对应十二个月的节气,取阴阳相生之理调和月令节气,持以平和的正气。《大戴礼记》说:“律居阴而治阳,吕居阳而治阴”,这就是“律吕调阳”的内涵。
律吕和月令对应怎么对?从正月开始律吕以一阳一阴的顺序对应如下:
正月太簇(阳),二月夹钟(阴),三月姑洗,四月中吕,五月蕤宾,六月林钟,七月夷则,八月南吕,九月无射,十月应钟,十一月黄钟,十二月大吕。黄历十一月乃是冬至之月,冬至一阳生,为天地阴阳循环的起点,故以黄钟律作为律吕之首,由此制定其它十一律的标准。
六律六吕图。(公有领域)
【故事插播一】黄帝乐官伶伦怎样制律?凤鸟如何启天音?
以音律调阴阳起于黄帝时代。最早的十二律管是黄帝命乐官伶伦制作的。伶伦为了定出十二律吕的标准音,从大夏之西寻访到了昆仑山北,终于在嶰谷找到了一种管壁厚度很匀称的理想竹子,就是人称的嶰竹。伶伦裁竹作律管,竹管长九寸的定为黄钟之律,作为十二律之本;黄钟律也成了一元之始的冬至节的乐曲调,展现正大、庄严而高妙的意境。
这黄钟乐律的音准来自“神使”的告示。
当伶伦在昆仑山下嶰谷时,有凤凰飞来,雄鸟鸣叫了六声,雌鸟也鸣叫了六声,他就用这声音比作黄钟乐律的基本音准,并由此制定其它十一律的标准。
制作律管,必须采用管壁厚度匀称的竹子。(示意图) (Pixabay)
【故事插播二】雅乐感动天地万物
上古从黄帝开始依循律吕作大乐,来祭祀天地四方山川和鬼神。六代之乐“云门大卷、大咸、大韶、大夏、大护、大武”在周代都保留下来了,并教给国子。虞舜时以六律五声八音[2] 来协助理政,使得社会祥和,百姓食粮丰足,万邦安定,众多功业相继盛开。于是作《大韶》之乐,优美清雅的乐章引来凤凰飞舞,清和的乐音使得天地之声澄净,乐音感动百兽相率而舞。舜的音乐《大韶》传给后代。过了二千年到了春秋时代,孔子到了齐国,听到了《大韶》,感动得三月不知肉味,他没想到音乐能感人这般深刻,赞美《大韶》尽美又尽善!(见《艺文类据》《通典》)
律吕之乐可以正人心,使人心庄严不放肆。《国语‧周语下》说:“律吕不易,无奸物也。”律吕的纯正乐调能让人心不起奸淫的意念。
近年对古典音乐有进一步的研究与应用,2009年位在纽西兰的基督城就有一个古典音乐降低犯罪率的实证。当地城区人们为高犯罪率而苦恼时,有人想出一个对策进行实验,就在一个大购物商场播放莫札特等名家的古典音乐,一年下来,犯罪率从原先每周77件降为2件。这结果恰恰应和了“律吕不易,无奸物”的说法。
【故事插播三:候气吹灰】律吕如何感应天地四时的节气?
古人还有一种候气之法,用它来实证律吕如何感应天地四时之气。唐代高人李淳风说:“自古言乐声律吕者,皆本于十二管,以气应灰飞为验。”《后汉书》说“律气应则灰除”。这是怎么回事?怎么观察呢?下面就来说说“气应灰飞”的律管“候气之法”[3] 。
古代用十二律吕管感应节气的作法,要在极密闭的安静的室中进行。首先在平地盖一个三重壁的密室,上圆下方,外室在南方开门,中室则在北方开门,内室在南方开门,门户缝隙都用牲血遍涂,围上布幔,使室内密闭无风。内室中放上木案,将十二根律管依照方位顺序直立案上,并在律管内端填上河内产芦苇灰。在节气前三天,人就入居室内观察候气。如果节气一到,会将律管内的芦苇灰吹出。古人一般在冬至和夏至时候气。灰的动静大小,也是人事反应的表征。灰若小动,则是君臣和气的表示,灰大动则表示臣气强。
冬至,天地一阳生;阴阳交泰,一元复始。 (大纪元后制/Pixabay)
后语:
从《千字文》的“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余成岁,律吕调阳”,我们可以观察到古代中国精彩的天人交会的世界。古人不但对天地春夏秋冬四时的循环有感性的感受,更深入探索了天文星象的科学规律,从而在生活中有深刻的实践与应用。诸如制定律吕以雅乐治天下,以置闰校正历书二十四节气等等,其间所展现历史典故,都是天人合一的神传文化的璀璨。
注释:
[1] 请点入参考:《中国古代独步天下的天文科技成就》、《天文学一大成就 中国历书领先世界的突破》。
[2] 五音是指中国声乐的宫、商、角、征、羽五个音阶。八音是乐器的分类,依制作材料分为:金、石、丝、竹、匏、土、革、木等八音。
[3] 《后汉书》记载:“候气之法,为室三重,户闭,涂衅必周,密布缇缦。室中以木为案,每律各一,内庳外高,从其方位,加律其上,以葭莩灰抑其内端,葭莩出河内。案历而候之。气至者灰动。其为气所动者其灰散,人及风所动者其灰聚。”
大纪元 / 原文网址:https://www.epochtimes.com/gb/22/9/11/n138224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