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面介绍的汉字造字理念、造字原则以及造字方法“六书”中我们可以看出,汉字创造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
而以声符为字根的新汉字分类表《字族表》(收字14000余个)显示:汉字造字时声符的选择是经过精心设计,绝无随意使用或倚重于某些常用字或简单字的现象。
由此,我们发现了汉字造字的真正秘密--系统设计,模组构建。
具体的,可用以下四句话表示:
道法自然,实用为宪;
形象达意,声以形见;
精密系统,圆融寓变;
规范标准,模组构建。
一、道法自然 实用为宪
汉字是记录、传递语言、思维及表达观念的书写符号系统。
要想达到记录、传递和表达的作用,就需要让人们容易地理解和接受。所以,汉字的设计理念,就是以人们所熟知的事物为素材,按照人们通常的思维习惯进行创造,表达人们凭经验可以理解的意义和概念,因而可以容易地被人们所认知,从而达到记录和传递资讯的目的。
用许慎的话说,就是“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然后“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再“形声相益,即谓之字”。
二、形象达意 声以形见
所谓“形象达意”,即“依类象形”;“声以形见”,即“形声相益”。
“依类象形”的产物,那叫“文”,即象形字(包括指事字),是谓“形象达意”。
有了“文”,就可以作“文章”了--“形声相益”。
“形声相益”的产物,那叫“字”,包括会意字与形声字。而形声字的“声”,是借形表音,是谓“声以形见”。
三、精密系统 圆融寓变
象形字(包括指事字)是构造其他汉字的基础。
作为基础材料,自然是种类越少、通用性越强越好,《说文解字》中只有364(象形字)+125(指事字)=489个。
会意的方法能够表示抽象的意义,所以造字能力相对较强,《说文解字》中收有会意字1167个。
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在《说文解字》中共有1656个,包含了汉语中所有的音节,故共同成为形声字的构形基础。而形声字的声部,不是随意选用或偏重于简单、常用的“文”或“字”的。《字族表》显示,在早期的有效汉字中,同一声符所构成的形声字的数量,大多在20个之内。
对于有些词(主要是虚词)或意义(特别抽象)无法或没有必要以形象的方式(字形)恰当地表示,就变通地借用已有文字中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或引申其义)来表示,这就是“假借”。
如果一个字(主要是象形字)的形体发生讹变,已不能“因形示义”,或者主要借用作表示他义(一般是抽象的副词义),其本义就会另加形符或声符而构成一个新字表示,这就是转注。
象形、指事、会意负责创造出表示汉语中所有音节的形体,而丰富多彩的、千差万别的意义则由“形声”来表现。所以,所有汉字的形体构造,尽出于此四者;而特殊的、后续的的问题则交由假借、转注来处理,概不使之阙如。
当然,“圆融寓变”还有另外的涵义,就是意义有关联的,或者一些早期对举的概念,其构造方法亦相协调。如东、西,力、男、里、吕,安、家,帝、王,兄、弟等。
四、规范标准 模组构建
由前面的介绍可知:
象形字(包括指事字)是汉字的构形基础,总数约500个左右;而会意字,由象形字组合而成;形声字,则由象形字与会意字组合而成。也就是说,汉字的基础构件,就是500个左右的象形字。
同时,每个汉字充当构字部件的时候,用的都是其本义与本音(后起的例外)。
现在,再来看汉字是如何“系统设计,模组构建”。
象形字(包括指事字),是“依类象形”的产物。也就是对事物进行基础分类以后,把每一类事物按其特征描摹下来,是谓“文”。会意字,只是象形字的不同组合。但,这样的组合,为什么只有一千一百多个?
因为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可是,象形字、会意字本身却不表音,所以会意字不能完全适应有声语言的需要,故当会意字与象形字的数量达到能够包含汉语中所有音节的时候(在《说文解字》中共有1656个),基本上就不再造会意字了,而是用形声字来表示(其他的、新的概念和意义)。所以,形声字就数量而言,后来成了汉字的主体,在现代汉字中占到了90%以上(取决于收字的数量)。
形声字,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叫形部(或称意符),一部分叫声部(或称声符)。意符和声符,都可以由象形字或会意字充任;同时,形声字本身,也可作别的形声字的意符(如“金”)或声符(如“河”之“可”)。
要确立形声字的形部,还得对事物进行分类,以图涵盖其时所认识的事物的所有属类。而形声字声部的确定,也是有系统考虑和选择,不是图简单、方便或常用而定。所以,同一声符组成的形声字,在早期有效汉字中,一般不超过20个。
具体的,有两种安排和考虑:
第一,同一属类中的个体,声部一般纯表声,不表意。比如木本植物中的各种树名,鱼类中的各种鱼名等。
第二,形声字表示其他概念和意义,声部一般都兼表意。这是选择同音字中的哪一个来作声符的主要依据。
现在,再看汉字是如何“系统设计,模组构建”的,就很清楚了︰
“系统设计”,包括:
◎首先对事物进行基础分类,然后,把每一类事物按其表现特征描摹下来,作为汉字构形的基础,即象形字。
◎然后,用已有的象形字进行组合,构建其他通用义,直到与象形字一起,能够表示汉语中的所有音节。这叫会意字。
◎到了这一步,其他的概念与意义,主要就用形声字来表示了。
◎后来,又通过假借和转注的方法,解决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和变化中的问题。
这样,就把语言中的所有语音和意义,就全部覆盖了。
而“模组构建”,包括三个层次:
第一,五百余象形字,是汉字的最基础的构造单位,所有汉字,都是由其逐级构建的。
第二,一千一百余会意字,是汉字的第二级构造基础。它们本身,是由象形字直接组合而成的;而它们,又是构建形声字的材料。
第三,形声字是由象形字、会意字、以及其他形声字两两组合而成的,共有:象+象、象+会、象+形;会+象、会+会、会+形;形+象、形+会、形+形,九种组合。
所以,整个汉字系统,是一个经过精心设计的周密、有序、逐级构建的完整体系,而不是什么“古代广大劳动人们在长期生活和劳动中逐步创造出来”的乌合之众。@*
大纪元 / 原文网址:https://www.epochtimes.com/gb/14/2/19/n40868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