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纳逻辑是陷阱
科学家S在谈及自己的科学成果时,表示只有一小部分是正确的,而他否定灵魂存在的声明都是错的。之所以是错误的,是因为他所运用的归纳逻辑是个陷阱。要知道,“只要漏掉一个事实,就会颠覆一整车的真理。”而这导致很多人利用进化论,否定灵魂的存在,认为其“不过是想像力臆造的产物”。
一些人还把矛头指向了《新约全书》,仅仅因为其记叙的前后并无完全一致,“就将一切有关死后存在的叙述都当作是在编写耶稣的传说,还以此进一步证明进化论,证明人一死就会彻底消失,用以反对灵魂不朽之说。”这正是归纳逻辑的危害性,如果它漏掉一些大家都知道的事实,“那么此前全部的论点都会变得不堪一击。”
通灵是一种能力
在阐述归纳逻辑的危害性后,科学家S进一步反驳那些否认灵魂存在的人,而最有力的证据就是他们这些灵魂的存在!人们断言他们不存在,只是因为其不具备觉察到灵魂的能力,因为这些是没有通灵天赋的普通人。“这种目光短浅的说法出于无知,无知于支配宇宙的基本原理。”
这大概也是S为何要通过有通灵能力的男孩M传递信息的原因。S认为通灵是“一种看得到大自然中更高层、更精微振动的能力,一般的肉眼看不到这种振动”。可惜人类的科学家并没能理解这种能力,不但不去研究通灵的本质,“反而不屑一顾,断然否定他的存在,觉得去研究通灵现象会辱没自己的聪明才智。”
太空的细微与“穿越度”
关于宇宙,S指出人们看到的点缀着星辰的星空不过是人类感官看到的假象,而更微观的物质人类是看不到的。比如,构成他的灵魂的物质非常细微,帕摩老师无法察觉,而只有超越了正常人的视野范围的M才能看到。至于宇宙,蕴含着很多的世界,“世界之中包含着世界”,如同错综复杂的机械结构一般。
与地球上的人只知道有三维空间不同,另外空间有更多的维度,只是人类的语言尚未将它们命名。(pixabay)
为了让男孩和帕摩老师更好地理解宇宙的微观世界,S打了个比方,就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他可以穿透人间的一把椅子,“因为构成椅子的微粒彼此疏离,有足够的空间可以让我穿过”,这与人可以穿过雾气差不多。他还说,与地球上的人只知道有三维空间不同,另外空间有更多的维度,只是人类的语言尚未将它们命名。而且,人类只知道有‘长度’、‘宽度’、‘高度’,可还有另一种维度,S称其为‘穿透度’。”
生命可以不依附于形体而存在
过了几天,科学家S的灵魂又找到男孩和帕摩先生,再次驳斥了在世科学家的谬误,认为他们过分关注“形体”进化,却忽视了更为重要的“生命”进化。在这些科学家看来,生物体构造越复杂,意识状态就越高级。换句话说,他们“把形体当作因,把意识当作果”。
而真相就是“生命是可以不依附于形体而存在的,形体只是某一种生命形态的特定表现”。比如人类的科学家认为树是有生命的,可是却没有意识,但在灵界,人们知道这是错误的,因为即使是一棵树,只要它活着,也具有微弱的意识。显然,世间万事万物,只要是有生命的就存在意识,只不过人类受愚见的限制而认识不到。
占星学不是迷信
S还说,“每一种元素都有精灵居住其中,有火精灵、水精灵、风精灵……后两者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天气变化。”这与中国道家文化中相信世间存在火神、水神、风神等是相契合的。
S透露,“太阳也是一个伟大灵体的物质形态”,古代崇拜“太阳神”的人并非是无知迷信的,他们的膜拜也不是什么虚构的神话。至于其它行星,包括地球,也都是巨大的实体,也都有灵魂,而古老的占星学绝不是什么迷信。S揭示道:“影响人类命运的,不是星球本身,而是天体中的行星之灵所释放出的磁场力量。”“在不远的将来,占星学和其它玄妙的科学将得以正名,无知终会被知识驱散殆尽。”
公元17世纪的占星术星座图。(维基百科)
对于为什么灵界的生命能够比较准确地预见人世间的想法以及人类活动的走向,S的解释是“一个念头在你们的世界被物质化之前,已经存在于我们的世界里”,也就是说,人的一丝一念都展现在灵界生命面前,并且他们可以提前感知到。但S也承认,由于估测时间还存在困难,加上人类道德的堕落和人性的反复无常,事物的发展过程有时会发生局部的变化。
结语
这位在死后才明白生前错误的科学家所言虽然有些专业,但却传递了不少真相,总结如下就是:肉体的瓦解并不意味着意识的终结;灵魂不朽是对的;归纳逻辑是有缺陷的;进化论是错误的;通灵是一种看得到大自然中更高层、更精微振动的能力;宇宙的广大、细微超过人的想像;宇宙空间有更多的维度,只是人类的语言尚未将它们命名;生命可以不依附于形体而存在,形体只是某一种生命形态的特定表现;占星学不是迷信;影响人类命运的,不是星球本身,而是天体中的行星之灵所释放出的磁场力量;另外空间的生命能够比较准确地预见人世间的想法以及人类活动的走向……
无疑,这些看法将震撼整个科学界,震撼那些仍囿于现代实证科学的世人。或许,当人类将关注的目光真正转向这未知的世界,宇宙、生命、人类的奥秘才会被彻底揭示。@*#
大纪元 / 原文网址:http://www.epochtimes.com/gb/19/4/14/n111862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