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千载之后,蒋公介石,“苦撑待变”,使“次殖民地”(中山先生语)之中国战胜现代强国日本,再谱传奇。蒋公何以成此伟业?一个基本因素是抗战大战略之正确及其坚忍坚毅的领导。蒋公抗日大战略之要点又是什么呢?本文试说之。
甲午战争以来,日本为能制中国于死地者,故革命党人对日考量颇深。1926-1928,蒋之能成功北伐、初步统一中国,一大关键是妥善处置对日外交。不过,期间,日本仍三次出兵山东,并制造了“五三(济南)惨案”。蒋对日本出兵实为意外,一度十分失落,为北伐大计,终决定绕开济南北上,避免与日本直接冲突。但是,济南惨案为奇耻大辱,蒋日记自此均以“雪耻”二字开头(直至抗战胜利)。国民政府亦定五月三日为“国耻日”。
另一方面,日本侵略成性、变本加厉,继之以九一八事变(1931)、一二八上海事变(1932)、热河之战(1933)、长城之战(1933)、“华北特殊化”(1935)等等。中日终将一战,大势明也。
然而,中日强弱异势。第一,日本为现代化的工业强国,中国是落后的农业弱国;第二,日本统一,中国四分五裂。如果单单是中日之战,中国可能很快就战败亡国了,中国凭什么跟日本打仗而能最终胜利?蒋“终日思虑,对日无良法”,“只有忍辱待时,巩固后方,埋头苦干”。
同时,国内局面复杂:共产党的威胁、国民党的内斗、各地方势力的割据等等,不一而足。
值此内外交困,蒋迫不得已确立“攘外必先安内”方针。1931年7月23日,九一八事变前夕,蒋发布《告全国同胞一致安内攘外书》,提出“抗日必先剿匪,攘外必先安内,安内以攘外,剿匪以抗日”。(需要说明的是,“攘外”最早包括所有以不平等态度对中国的国家,最主要的是指日本、苏俄,九一八事变之后主要针对日本;“安内”则是指共产党、以及反蒋的地方实力派,1934年后还特别指云、贵、川的地方势力。)
的确,“攘外必先安内”。可是,即使“安内”了,又如何抗日呢?1933年,蒋在战略上做出了正确的判断:“倭寇之目的敌,实在美、俄;如其果与我国大规模作战,则其无的放矢,虽胜必败,此为其最大弱点。吾唯有与之持久战斗耳!”此大战略要点在于:
第一,持久战、消耗战、战而不屈、拖住日军。日本虽强,但小国寡民,资源有限,中国便以持久消耗战拖住日本。中国只要能在抗战中存活,即使内部极端困难,国土失掉大半,甚至只剩一个省,都要撑住。因为中国拖得起,日本却拖不起;拖得愈久,胜利的概率就愈大。
第二,中日之战与世界大战结合,并同时结束。中国没有能力独自打败日本,但是,欧战必起,中国应运用列强间的矛盾,以外交手段引起相互牵制与干涉,一方面争取时间备战,同时以拖待变。只要国际情势变化,中日大战就有机会与世界大战相结合,中国就有希望得到国际社会的同情与支持。蒋还特别强调,中日大战必须与世界大战在同一天结束,如此中国才能一举脱离次殖民地的地位。
此大战略在执行中,颇讲谋略。本文仅举数例。
其一,明确抗战根据地。持久抗战,必须有坚实的大后方。可大后方在哪?1933年,蒋即开始寻找,“大战未起之前,如何掩护准备,其惟经营西北与四川乎?”。此后两年,蒋走遍西北、西南各地,最后选定四川、云南、贵州最为抗战根据地,并以重庆为陪都。
其二,籍剿共以定西南。四川自民国成立以来一直是军阀控制,南京中央政府管不了四川,怎么办?想到一个计策:围剿江西中央苏区,迫使红军往西南方逃走;借追缴红军,把中央势力带到西南这几省。后果如此。1935年2月10日,四川省政府在重庆正式成立。蒋说:“即使我们丢失了中国关内18个个省中的15个省,只要四川、贵州、云南在我们控制之下,我们就一定能打败任何敌人,收复全部失土。”
其三,“隐忍备战”。参考德国“秘密国防”的做法,悄悄的展开各种备战措施。这个只能做,不能说,更不能让日本知道。故,“以和日掩护外交,以交通掩护军事,以事业掩护经济、以教育掩护国防,韬光养晦乃为国家唯一自处之道乎。”(蒋介石日记,1933年7月4日)
其四,改变日军作战轴线。中日大战,日军势必从华北南下(由北向南)或从华东西进(由东向西)。不同的作战线,对“持久战”会形成不同的战略态势。国民政府中央及资源多在淞沪及长江流域,日军如从北向南进攻,其机械兵团在华北平原畅行无阻,能轻易过黄河,南下武汉,把中国一切为半,而若中国最精华的地区尽入日本之手,这场仗就很难持久。所以,必须想办法改变日军作战线,“诱敌自东而西仰攻”。故,沟桥事变后,日军置重兵于华北,但蒋介石不在北方和日军决战,而是在上海开辟第二战场,把日军引到淞沪。
其五,获取德援,延长德国中立。孙中山广东军政府时期与德就有军事合作。1926年,蒋请留德的朱家骅向德国著名将领鲁登道夫洽聘德国军事顾问。先后有135位德国军事顾问来到中国,其中声望卓著的佛采尔(Georg Wetzell)、塞克特(Hans von Seeckt)和法肯豪森(Alexander von Falkenhausen)等对中国抗战的影响“至关重要”。全面抗战初期的重大战役中都有德国军事顾问的参与和指导,以至于当时英国驻东京大使说“事实上,是德国人在组织中国的抗日战争。”截至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前,德国累计给中国提供了10亿马克贷款,中国从国外进口武器装备有83%来自德国。德国对中国陆军的整编(30个德械师)、对中国国防工事的修建、对中国国防工业的整理、对中国交通系统(铁路、公路)的完善,为抗战贡献极大。有论者称,“如果没有1930年至1938年期间以钨砂为核心的、以中德易货贸易为形式的中德军事、经济和文化合作,中国很难同日本进行军事对抗。”(1936年11月,德日缔结《反共产国际协定》,正式结盟。在日本的一再要求下,德国于1938年停止了对中国的军事援助,召回了全部军事顾问。法肯豪森行前,特意向中国保证,决不向日本泄露中国的军事机密。)
其六,与苏复交,争取苏援。1927年因广州事变,南京国民政府发布对苏联断绝邦交令(因北洋政府在,绝交令无效)。1929年7月17日,因中东铁路事件,苏联政府宣布与南京国民政府绝交,撤回苏联驻中国使馆及侨务代表。面对日本的威胁,1932年12月12日,中苏恢复外交关系。为使日本陷在中国不能北进攻苏,1937年8月21日,中苏签署《互不侵犯条约》,苏联开始向中国提供军事援助:三批共2.5亿美元军购贷款(苏联实际提供1.731亿美元,年利率3%,远低于国家间通行的6.5%),共向国民政府提供20个师的苏械装备,建立了当时唯一的坦克机械化师;向中国总共派出了约500名军事顾问和200名技术专家,经过苏联顾问培训的中方人员将近10万人;派出3665人直接参战,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苏联志愿援华飞行队,击落击毁日军986架飞机,苏联也有211人在作战中牺牲。但是,1941年4月,苏联和日本签署《苏联日本中立条约》后,苏联的军事援助就停止了。该条约使中国抗战转入了一个非常艰难的时期。1941年6月22日,德国入侵苏联。第二次大战进入新的阶段。虽然苏援有很强的功利性和一定的副作用(制约蒋对中共政策),但帮助中国渡过了抗战最困难的1937-1941年。
其七,“苦撑”终于等来变局。蒋期待日苏开战,却久等不至,最后等到了美国。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对日宣战。12月9日,国民政府对日本、德国和意大利正式宣战。蒋向美、英、苏建议:(1)太平洋反侵略各国成立由美国领导的同盟;(2)美、英、苏各国与中国一道对德意日宣战;(3)在太平洋战争结束以前,联盟各国不得单独对日媾和。自此,中国的全面抗战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结为一体,中国抗日战场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东方主战场。最终,美、英、苏与中国一起共同对日作战,中国赢得抗战胜利,摆脱次殖民地的地位,成为世界五强之一。
中国的抗战长达14年,死伤数千万军民,大半国土被战火焚烧,空前惨烈。但是,中国也籍此改变了自己的命运,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在这过程中,蒋公承负最大,1935年11月6日在日记中说:“茹苦负曲,含冤忍辱,对外犹可,对内犹难,何党国不幸,使我独当此任也!”
幸而,青史绝不成灰。蒋公之苦心,光照天地。
(大纪元: https://www.epochtimes.com/gb/23/1/11/n139042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