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名微信公众号作者发文,披露自己多次遭遇平台审查,并将这套审查机制概括为三个等级。不过,一名前信息技术公司前端工程师表示,中共对言论审查有另一种分类。
中国数字时代(China Digital Times)网站最近刊登署名“西里杂谈”的文章指出,微信公众号文章的审查主要分为三个级别:第一等级是红线级,涉及中共的敏感政策、暴力、宗教民族议题等,文章会被禁止发表。第二等级是黄线级,涉及较为敏感的政治、名人、军事、历史,以及第一等级类未到红线级的,文章能发表,但会被限制广告投放。第三等级灰线级则往往由读者投诉触发,最终可能删文,且几乎没有申诉渠道。
作者以自身经验表示,红线级和黄线级的审查通过敏感词的自动筛查来实现,灰线级可能通过人工审查来完成。而由于人工智慧的水平所限,敏感词的自动筛查非常简单粗暴,根本不管内容是否无害,只要落入敏感词词库,就会触发处罚措施。
不过,原北京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工程师刘大东表示,中共在审查言论时,有着另一套分类。
原北京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工程师刘大东:“中共只会分类,不会分级。分类你可以知道这些话题涉及到哪些类别,哪个类别的最多,然后你在维稳的时候就知道更多经费涌向哪个类别。”
刘大东说,在中共眼里,言论和武力组织是两个不同的级别。
刘大东:“比如你要发表某种政治主张,这个属于言论的范畴。但你如果说你发表某个言论,然后私下里已经开始组织一帮人开小房间,组私聊的平台,甚至使用一些暗语的时候,开始准备武装组织的时候,那当然不是一个级别了。但那种一般就不是简单删帖了,就直接就找上你的。”
中共对网络言论进行审查由来已久,近年来更是进一步加强,要求平台承担更多“内容审核责任”,微信公众号也自然成为监管重点。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公民实验室(Citizen Lab)曾发布报告指出,微信等平台普遍使用动态更新的词库,并在政治敏感时段加强封锁。
旅美中国人权律师吴绍平:“经常发现是这样的,比如说很多文章被删除,甚至莫名其妙的被封号,你去跟它理论,你没有通道。像比如说我的微信被封了4、5个。其实有时候我们很多舆论都并不是我们自己原创的,别人都能发的东西,然后到我发,然后就成了我的问题了。”
旅美中国人权律师吴绍平表示,只要中国社会处在中共的独裁统治下,这种情况就是无解的。
吴绍平:“所以中国社会你会发现很变态的,变态在哪里?就是人会已经没办法正常的说话了。因为你会发现到处都是敏感词。那怎么办?那就各种各样的这种替代词出现,同音词出现,你会发现整个中华文明的这种语言污染,在中共这种统治之下是前无古人。第二个呢,它破坏整个社会的诚信,人们不敢讲真话。人与人之间一讲到这些谈政治问题的话题的时候,大家瞬间空气就变得十分紧张。”
野村证券7月发布报告警示,下半年中国经济基本面可能显着恶化。然而与此同时,中共却仍在加强网络审查。中国男星于朦胧近期离奇坠楼身亡,中共严格高效的网络审查,便是典型案例。这也让外界思考中共如何看待经济与言论管控之间的关系。
刘大东:“经济下行意味着失业率很可能失控,失业人口暴涨,社会无业游民激增,无业游民大多是单身汉,即便有家庭,失业和负债也会让大部分家庭分崩离析,沦为单身汉。在任何社会,没有软肋的单身汉都是不稳定因素,就像空气中的可燃气体,一点就爆。”
刘大东表示,中共是社会运动起家,很清楚无业游民的特性,点燃他们的很可能就是某种让他们深刻共情的言论。因此,中共对言论的控制,和炼油厂禁止一切明火是同样的心态。
(新唐人:https://www.ntdtv.com/gb/2025/10/08/a1040279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