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铁饭碗”曾是无数中国人在职业上梦寐以求的归宿。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医院也会有“穷到揭不开锅”的一天。中国多地的医院从去年以来刮起了一股“白色风暴”,不断爆发裁员、减薪、倒闭潮。原湖北武汉某三甲医院护士张宇,向我们讲述了她所了解的内情。
根据公开数据,中国医院破产的数量,连年增长。 在“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上查询,去年和医院破产有关的记录共有1200多条,而在2023年和2022年,才分别为800多条和500条。其中不少中小民营医院,但也不乏一些公立医院。
河北唐山市的南湖医院是知名的三甲民营医院,今年年初也无预警停诊。据媒体报导,该院疑似“破产”,千名医护、百名患者,通通被赶出院。
公立大三甲海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从7月开始,要至少裁减三分之一的科室。
曾在武汉一家三甲医院工作的护士张宇表示,自己所在的医院从疫情以来降薪降了三四次,很多医护人员都离职了。
原湖北武汉某三甲医院护士张宇:“每次降基本上都是按10%的比例在降,从疫情到现在,每个月最起码少1000块钱。降薪的时候他核算的方法都变了,就是想把老员工弄走,留下新员工。因为新员工拿的钱少,老员工拿的钱多,然后他们就每次改革就把新员工就改高,把老员工就改低。然后又把老员工都调到一些不好的地方,然后就让你自己知难而退呀。反正还是蛮心寒的。”
中国的公立医院一方面需要政府拨款,一方面又要在市场上逐利。而医保基金是其重要的收入来源。
不少媒体解读,导致公立医院也被迫裁员减薪的导火索,就是医保没钱了。不仅三年疫情掏空了医保库存,中国人口危机也加剧了医院财务问题。老年人口增加导致医疗费用的负担加大,而缴纳医保的年轻人口却越来越少。加上地方政府缺乏资金,降低医保给付,加剧医院破产。
张宇:“就是因为整体的经济都不行,而且国家对医保的报销的比例也在下降。因为病人可能没有给钱,国家医保没有给钱,最后这个钱就扣到每个医生自己的头上,就是说这个病人如果都是我收的,他如果说差2000,这2000块钱就要从医生口袋里面掏,一般这种情况下,医生就宁愿不收这个病人,然后慢慢的就恶性循环,收益越来越少。”
张宇说,经济下滑,民众没钱,看病时自然也会选择更加省钱的方式。
张宇:“之前可以说我心脏堵了60%,我装了支架,我以后心梗的可能性会降低一点,但是我现在心脏堵了60%,我觉得我还能再撑一撑,等到堵到70%的时候,我再来花钱装支架。因为没有钱,我就宁愿先吃药嘛!一个支架多贵呀。”
而无奈之下,医生也趋向于选择“明哲保身”的做法。
张宇:“医生就会采取一些更为保守的治疗方式。就可能你这个病人本来要做手术,但是呢,国家给2万块钱手术费的标准,但这个病人情况很复杂,可能要用3万。他要么就给他用药控制住情况,就让病人回去吃药,但是如果他一再发病就肯定是更严重。要么就跟这个病人说,你要去更好的医院治疗,我们医院解决不了你这个问题,就把病人推走。”
此外,张宇表示,现在年轻人生孩子的意愿低下,对医院影响也很大。
张宇:“你可能根本就产科长年都是入不敷出的。因为生个孩子只要几千块钱嘛,对不对?你可能那一个月就生两个或者生几个孩子,你的收入就那么一点点。所以有很多医院就选择先关掉产科,慢慢的就会有其它的科系也会被关掉,那些产妇就会去别的医院,相当于你一个人走掉了,就相当于走掉了一家人。”
在这股“白色风暴”底下,真正令人忧心的是,当医护人员的生计都难以保证时,老百姓的生命安全又该由谁来守护?
(新唐人:https://www.ntdtv.com/gb/2025/10/17/a104030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