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人们都知道中共政治局是中共权力的核心,但是他们也得像小学生一样,“老老实实地做作业”。前天(2月28日),包括六名政治局常委在内,中共政治局的要员们先后向习近平进行了书面述职,把贯彻中共决策部署的情况做了汇报
下载点选后右键单击 "另存新檔"
两会前 北京频频大动作
据中共官媒报导,政治局委员们依规向习近平书面述职,习近平则“认真审阅”。述职报告中自觉把维护“习核心”和维护党中央的权威作为“最高政治原则”。
同一天,中共还印发了《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条例》,要求加强请示报告,保证“团结一致”和“行动一致”。
明天(3月3日)中共两会就要开始了,在此之前,北京当局大动作频频,接连向全党喊话,发出严厉警告。北京的做法,外界明显有一种非常“不安全”的感觉。这不能不让人产生疑问,北京究竟怕什么?用意在哪?
2月27日,中共还发布了《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其中提到党内存在的政治问题还没有解决,要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许搞任何形式的“低级红”、“高级黑”,不允许做“两面人”,不许搞“伪忠诚”等等。
这里还使用了网络用词“低级红”“高级黑”,并且强调了“两个维护”。“两个维护”指的是“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和“维护以习近平为全党核心的地位”。
除了向党内喊话之外,北京对社会的防控也超过了以往。 一些地方政府甚至为了做好防范,从2月22日到3月17日这段时间,竟然启动了“战时机制”。
不过外界分析认为,社会风险还是其次,最主要的是“政治风险”,也就是来自中共官场内部的风险。北京这么反复高喊“两个维护”,就是害怕“维护”得不够,这才是重大的政治风险。
到处都是重大风险?
大家知道,北京曾喊出中共面临着“七大风险”,第一个就是“政治风险”,其次还有所谓的意识形态风险、经济风险、科技风险、社会风险、外部环境风险和党建风险。
换句话说,在北京当局的眼中,到处都是重大风险,几乎涉及每一个方面,危机重重。但稍加分析会发现,这七大风险貌似涉及多个领域,其实全是政治风险。
政治和意识形态是一回事,外部环境指的是中共在国际上孤立和美中全面对抗,党建就是中共官员不听话。而美国对中共盗窃知识产权的打击,使中共的科技难以为继,华为、中兴等对人民的监控失灵。这些都构成了对中共威胁,也都是政治风险范畴。
但政治风险的最主要来源,政治与经济学者程晓农认为还是“中共官场”。他对美国之音表示,主要是反腐以来,中共官员对高层产生极度不满,慢慢出现了耳语诋毁和消极怠工。
北京反腐败 遭消极抵制
大家知道,江泽民时期大搞腐败治国,“用腐败换合作”,造成了中共官场几乎人人贪腐,纵情声色犬马。江泽民用这种方式拉拢(官员们的)人心,让官员听它的话。
习近平掌权后,反腐打虎运动使中共官员不敢再明目张胆贪腐了,不仅财路被切断,也造成了人人自危。也就是说,北京“用反腐”笼络(老百姓的)人心,但被指“选择性反腐”引起很多官员的抵触。
程晓农认为,现在中共官员对北京的要求大只有三种做法:一是看笑话,看你们上面怎么办;二是少干少错,坐着不动,谁也抓不住自己的毛病;三是盲干,上面喊东他就上东,上面喊西他就上西,照章办事,不问后果。
政治学者吴强认为,中共官场的政治风险,源自于美中之间爆发的贸易战,使国内问题变成了北京的威胁。
他对自由亚洲表示,国内政治表面上好像没有什么力量、组织能挑战北京的最高权威,即使有不满也只能私底下谈论,不敢公开批评;但是随着贸易战的持续,很多私底下的表达已经逐渐公开化了,这是去年下半年以来的一个“最大的变化”。
内部曝有人冲习近平“拍桌子”
大家知道,《纽约时报》 2月26日的专栏文章报导了一件事。去年12月,在中共政治局会议上,有人冲着习近平“拍桌子”,批评北京现行的政策。消息源据称是一个要求匿名的“前国家领导人的亲属”,称在那次会上,批评北京“没把经济搞好”,忽略市场逻辑和原理,轻视懂经济的政治局高层等等。
我们无法证实,但如果确有其事,这可能是这种消息当中比较严重的一次。此前也有不少体制内的专家学者们建议,也有体制内官员的批评,批评北京对美国“误判”,对贸易战“误判”等等。但远没有发展到政治局会议,更没有到“拍桌子”的地步。
而这个“拍桌子”,恰恰能够说明北京的权威可能受到了挑战。
习近平的敌人就在身边
另外有统计发现,仅去年一年,中共印发了74部党内法规,这在中共历史上是极为罕见的。
种种现象可能说明,北京的权威似乎受到了挑战,已经感受到了危机。
陈破空认为,北京当局讲的“七大风险”和“三大危险”,主语都不是中国,也不是中国人民,而是中共和北京的权威。从党内各种搏杀的爆料看,危险都与北京近距离,习近平的敌人就在他身边。
他指出,北京如果不进行制度改革,不搞宪政民主,必然会陷入一党专政下的各种搏杀。
好的,感谢您关注新闻看点,再会。
大纪元《新闻看点》制作组 :http://www.epochtimes.com/gb/19/3/2/n110844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