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至今没有通报该事件,被外界指为抗议当事人的彭立发(网名彭载舟)及其亲属境况不明。大陆法律界人士对事件发表看法。
在事关中共总书记习近平连任的二十大的3天前(13日),一名中年男子独自一人在北京四通桥上挂出白底红字横幅,并通过高音喇叭向公众发出呼吁,内容从反对中共防政策的“不要核酸要吃饭;不要封锁要自由”,到“不要谎言要尊严;不要文革要改革;不要领袖要选票;不做奴才做公民”等政治诉求。
此外还有“罢课罢工罢免独裁国贼习近平”等敏感口号。现场并点起了狼烟吸引注意。随后警察赶到现场抓人灭火,现场画面以及相关消息、网页截图通过互联网传遍世界各地,国际媒体纷纷跟进报导。
中共二十大前几天,周四(10月13日),北京四通桥悬挂了多个反共横幅。(网络截图)
官方并未通报四通桥抗议事件。外界指抗议者是此前在推特上打出过相同口号的彭立发(网名彭载舟)。他在挂横幅当天稍早曾向多家海外媒体发送包括政纲和“致全国同胞的一封信”等宣传材料,呼吁中国人民在10月16日(二十大开幕之日)开始罢课罢工以及汽车鸣笛等活动。
据悉,彭立发是黑龙江人,是一名电磁学研究的科技工作者,他在宣传材料中呼吁全国军人和警察“像蔡锷、李烈钧、唐继尧一样勇敢,不要助纣为虐,不要为独裁者卖命,不要为独裁者当炮灰。”
大陆律师界发表对彭立发案的看法
美国之音19日援引北京律师莫少平表示,如果得到彭立发家属委托后,他可以接受委托代理这个案子。
莫少平说:“如果他亲属而且经过他本人确认的话,确实希望我作为他的辩护律师,我可以担任他的辩护律师。没有问题。”
他表示,如果中共当局认为彭立发涉嫌犯罪的话,有可能涉嫌三个罪名。一个有可能就是寻衅滋事罪,第二个可能是涉嫌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最严重的话是颠覆国家政权罪。
大陆维权律师杨天(化名)10月20日对大纪元表示,按中国现在的现实,有证的律师会愿意接,但是不会公开发声。亲友辩护人也是可以介入的。
他说,从公民权利来讲,彭立发的言行没有违宪,“宪法规定,公民有言论自由,享有对公职人员的批评权,建议权,控告权,罢免权。”
大陆维权律师何明(化名)对大纪元表示,可能从心里有很多人权律师愿意接,但是接了也会有很大的阻力,不一定能正常会见和出庭。
他说,彭立发的抗议,按说是不违反宪法的,但是中共会硬说,“习近平思想写到宪法里了,你反对他,也能靠上边说你违反宪法。正常来讲是言论自由的范畴,但在中国这个现实情况下,估计会按寻衅滋事处理他。”
北京的法学博士张先生对大纪元表示,彭立发所为完全合法,无论是宪法还是集会游行示威法,根本不构成犯罪。是否已被刑事拘留或逮捕,公安应当通知彭的家人。
他说,这样的案子非常具有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仅从法律本身考虑,没有哪一个律师不愿意接受委托、不愿意代理的。
“然而,从政治上,按中共早已成惊弓之鸟,草木皆兵、杯弓蛇影,极度脆弱和焦虑,是决不允许彭的家人自由委托律师,也决不允许律师自由接受委托。”张先生说。
中共升级维稳 学者:共产党想管控中国变成铁板不可能
连日来,在本已严厉维稳的二十大期间,当局加大了对线上线下言论的审查和监控力度。大量微信用户因转发相关图像或文字信息而遭到永久封禁账号或禁言。网友转发并传唱香港歌手陈奕迅演唱录制的歌曲《孤勇者》,这首歌很快被下架。北京市区各个过街天桥和立交桥都突然增设了24小时看守的保安人员。
除了海外多国的声援彭立发行动,传到海外的视频和图片显示,中国一些地方墙壁和电线杆上出现响应和跟进彭立发抗议诉求的手写和打印标语传单,一些学校的抗议标语多出现在厕所、楼道等没有摄像头监控的地点。
上海大学退休教师顾国平因在推特上转发了大量彭立发倒习标语事件的图片和视频,16日遭警察抓捕。
云南昆明公民徐昆14日在微信群发一视频,同时配上文字“献给䇄立于北京桥上的真男儿,真英雄”。当天警察闯入家门,将其传唤到穿金派出所,限制自由七个小时。
中共当局对彭立发反习抗议事件保持沉默,官媒则继续为习近平连任最高领导人大造宣传,众多与会官员和党代表在分组会议向习近平表忠。
中共二十大的报告提到,继续坚持倍受诟病的动态清零防疫政策“毫不动摇”。在会议期间,上海、广州、宁波、哈尔滨等地,继续封城封小区封楼,进行大规模集中隔离和全员核酸检测。
旅美的经济学者郑旭光18日对大纪元表示:四通桥事件,有点像皇帝新衣中的那个小孩,把大家都想的事情、不敢表达的愿望说了出来。
“他(彭立发)有纲领、有执行的方案。这件事情肯定在很多人心里震动会比较大,也会引起二十大与会者内心震动,除非不知道。我们现在看到有国内、国外的大学生在效仿他。”
袁旭光说,中国民众对政权的反抗,不外乎线上、线下两种手段,现在线下的热情是越来越高,此前也有三个中共党员公开抗议。他认为,从四通桥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看,中共虽然严密防范,但还是有很多的漏洞,“共产党管控中国,想变成铁板一块,会非常困难。”
(大紀元:https://www.epochtimes.com/gb/22/10/20/n138495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