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纪录片《如此打工30年》遭封杀后,上海官媒“第一财经”接力发表《凌晨路边等活的农民工》也被下架。近日该官媒连发“冲塔”文章,被指凸显中共内部分裂。
“第一财经”接力网易 揭底层困境
1月9日,网易新闻在B站(bilibili,哔哩哔哩)发布视频《如此打工三十年》,披露安徽省合肥市一批农民工为生计而奔波的真实状况。但视频很快遭全网封杀,网易的B站账号也被发现无法关注。
10日,“第一财经”又发表文章《凌晨路边等活的农民工》,讲述郑州最大零工劳务集散地“刘湾劳务市场”上农民工的生存困境。但文章发表当天也被删除。
文章写道,凌晨4、5点,位于郑州市郑新路与宇通路的路口的劳务市场,已经乌央乌央站满了人,不少人头上戴着安全帽。
张中(化名)和另外几个老乡一起租住,平摊一人每月100多元(人民币,下同)房租。凌晨4点多就来等活儿的张中,一直在寒风中站到下午6点多,也未能“卖”出自己的劳动力。
“这是我所有的钱,一共87.12(元)。”张中表示,要是明天再找不到活儿,自己连吃饭都成问题。
其实当天,不是没有活。张中原本上了一辆干活的车,但因为这个活是在建楼盘做外墙保温,33层高的楼、得站在吊篮里、给工人递外墙保温用的岩棉板。他说,这样冷的天,还那么高,若掉下来不死也是个残废。张中担心家里的孩子,所以不敢冒这个险。
但是,他没有去搭乘的面包车很快坐满了其他农民工,然后就一溜烟开走了。
据他介绍,今年很多工地停工,是农民工找活儿的淡季,但每天还是有五六千人来找活。
当被问及为什么不去工地上找长期工?他说,担心被拖欠工资。一年前,张中因相信一个工头,干了小半年却被拖欠了两万多元工资,至今仍未要回。
文章说,不少在刘湾劳务市场揽活儿的农民工,都有被拖欠工资的经历。
原本2023年上半年攒了三万多元钱,张中本来想着等过年回老家做小生意,结果,老父亲8月份脑梗住院,攒的钱全变医疗费。来郑州二十多年的张中这些年攒的钱已花光,用于娶妻彩礼钱、买房、买车,还有两个孩子的开销。
老赵来自商丘,以10元/天的租金住在寒冷的板房里,已经一个多星期,一直没找到活儿。他准备到附近一个快递分拣点上夜班,忙一晚上能挣130元。
老李有些自嘲,“一天130(元),听着都可笑人”,要是往年,这样低的工价肯定不会接的,可如今,即便是130/天,也不好挣。张中说,往年,像钢筋工、焊工、木工这种技术工,工地上开350元/天,现在工价已跌到180元/天。
可是夜色渐深,凌晨找到活儿的农民工,陆续回来了,而没找到活儿的农民工仍不忍心离开,希望能有夜班上。
张中说,要是往年,这么冷早回家过年了,现在不只自己没走,其他人也都不走,“还是手里缺钱啊”。
“第一财经”接连“冲塔”
“第一财经”隶属国有独资的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SMG)。不过,这家正统的官媒近日接连发表疑似与北京当局“不同调”的文章,引起舆论关注。
12月25日,“第一财经”发表书名文章《上山容易下山难?从需求侧看经济》,其中引用北师大收入分配研究院的数据,披露中国月收入2000元以下的人口高达9.64亿。文章随后被删。
1月3日和9日,“第一财经”又接连发表评论员文章《对民营经济最好的承诺是放手放权》和《法治经济才是最好的市场经济》。有分析人士解读,这似乎是在批评习近平当局对民营经济的打压政策。
不过,即便在引发舆论关注的情况下,上述两篇评论文章也未被删除。
也有分析认为,北京当局面对经济危局,正在“鼓励”民营经济,上述文章可能只是在帮助当局欺骗舆论,给民营企业“提振信心”而已。
在此之前,被指“有背景”的财新传媒多次发文敲打北京当局,肯定“改革开放”,其文章接连被删。如今又有“第一财经”不断“冲塔”,被认为可能反映了中共内部分歧严重、内斗错综复杂。
(新唐人:https://www.ntdtv.com/gb/2024/01/11/a1038422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