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公安部高调介入经济维稳 专家:安全取代发展
中共官方消息称,中共公安部党委(扩大)会议6月5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对中共党魁表忠,声称要“坚决守住安全底线”。会议内容提到,与有关部门协作,“加强金融风险监测预警,配合做好中小金融机构、地方政府债务、房地产等重点领域风险防控和化解工作”。
中共公安部本身有针对经济犯罪的经侦局,但这次在三中全会前的敏感时间,公安部直接介入金融、地方债和房地产市场这些专业领域的“风险防控”,引人关注。
此前,中共国务院在4月22日进行资本市场的专题学习,掌管公安的王小洪作交流发言,也被指不寻常。而在金融安全、资本市场问题上,过去藏在暗处的中共国安部,去年以来也已频频发声。
针对这一情况,台湾资深政经学者吴嘉隆6月11日对大纪元表示,显然是因为当前中国的经济问题很不好处理,当局拿不出有效的解决办法。因为金融系统性风险是连锁反应,房地产问题背后是地方债,还有国营企业的债务,地方债和国企债的危机超过大型民营企业的债务危机。
台湾总体经济学家吴嘉隆。(吴嘉隆授权)
吴嘉隆认为,在三中全会前的敏感时刻,当局突出强调安全,表示中共中央现在对于重新发动经济的增长已经形同放弃,退而求其次,完全退到要保党保政权。
“原本三中全会谈的是经济议题,但是现在已经以安全取代发展,维稳、防控这些比投资更重要。”
陆媒财新网在报导公安部这次会议时,将“公安部:配合做好房地产等领域风险防控和化解工作”作为标题。
台湾南华大学国际事务与企业学系专任副教授孙国祥对大纪元表示,中共公安部会议释放的信息令人错愕,因为中共正在加强公安和房地产业之间的关联性。第一是代表中国房地产市场本身的不稳定引发社会不满和动荡,公安部门需要加强管控;第二是反映房地产市场的剧烈波动会影响到整个经济的稳定。
“它可能从房地产危机变成全面的经济危机。非常讽刺的就是,房地产问题要动用到公安,不仅仅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头痛医脚、脚痛医头。”
分析:中共救市政策是短线操作 产生三个负面影响
在中国房地产持续陷入低迷之下,中共当局5月17日再出台重磅救市政策,包括降低购房首付比,首套房的首付比例调整为不低于15%,二套房商贷最低首付比例调整为不低于25%;第二是下调购房公积金贷款的利率,以及取消商业房贷利率下限。
第三是在商品房库存较多城市,政府可以合理价格收购部分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宅。中共央行还为国有企业设立了3,000亿元人民币(415亿美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
但市场对中共5月17日公布的救市政策持怀疑态度。根据彭博社对中国开发商股票指数的分析,中国房地产股票6月6日下跌3.3%,从5月中旬以来,累积跌幅接近21%。
台湾南华大学国际事务与企业学系副教授孙国祥。
(孙国祥提供)
(孙国祥提供)
当局的房地产去库存举措也并未给开发商带来多少鼓舞。据路透社6月10日报导,3,000亿元人民币的贷款计划,可能为地方国有企业带来价值5,000亿美元的银行融资,用于购买已建成但未售出的房屋。但一些民营开发商发现,他们的项目很少能被选中并获得贷款。
孙国祥表示,中共的政策在玩短线式的操作,想要缓解房产的库存压力,但会产生三方面的潜在负面影响。
“第一,当大规模将未出售的房屋改造成为经济适用房,可能就会导致房地产市场的供需关系扭曲,影响市场正常的价格机制;第二,如果开发商无法透过正常的销售获取合理的收益,会影响未来投资和开发的信心;第三,提供经济适用房需要政府补贴和支持,会进一步加重地方政府的财政负担。”
他认为当局的救市政策并未解决问题,只是勉强把这些未爆弹的爆炸时间往后延而已。
中共救市无效民怨累积 分析:信任危机在扩展
吴嘉隆表示,中国房地产的根本问题在于当初对房地产的投资太过依赖,造成了过度投资,也牵涉到地方财政问题。上世纪90年后期开始的土地财政,已经没有办法持续下去。
他分析,中国的人口在老化,失业问题严重,失业人士根本缴不起房贷,只好放弃,所以房地产危机真正的问题在于就业危机。而对就业机会的创造,国企比不上民营企业,民营大企业比不上中小企业,但中小企业很难从银行拿到贷款,再加上疫情造成很多中小企业破产退场,造成就业机会不足,需求不足。
伴随着房企债务爆雷事件不断,近年中国各地烂尾楼业主维权事件频发。
孙国祥表示,中国房地产市场存在长期的结构性问题,没有办法透过政策来解决。当局救市到现在,政策无效,已经导致房地产市场信心不足。信心一旦丧失,政策再刺激也难以恢复,现在不管是购房者还是投资者,整个预期都是悲观的。
他认为,现在中共让公安加强维稳,也只能是短期控制局面,但是长期的信任危机会扩展,民心的不满在累积,到头来会变成一场空。
(大纪元:https://www.epochtimes.com/gb/24/6/11/n14268286.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