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投诉运营商乱扣费
近期,消费者对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的投诉激增。北京理财平台“金融界”今年2月26日在黑猫投诉平台(新浪旗下消费者服务平台),关于“移动扣费”的投诉超4.5万条。大纪元记者4月4日在黑猫投诉查询关键字“移动扣费”,显示投诉增加至47,711条。
其中,有不少消费者投诉称,手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开通“夜间流量包”“视频会员”等增值业务,有的“累计乱扣费约3,000元”。还有人投诉称,“中国移动增值业务私自扣费长达13年”,“2016年10-22移动公司擅自开通咪咕阅读包月业务,每月扣费6元至今……”
黑猫投诉的数据显示,30天内来,中国移动的被投诉总量为7,234个,中国联通的被投诉量为3,067个,中国电信的被投诉量有2,571个。仅此一个平台上,一个月内消费者对中国三大运营商的投诉达12,872起。

数据显示,在黑猫投诉平台,一个月内消费者对中国三大运营商的投诉达12,872起。(网络截图)
3月29日,有客户投诉,现在消费太高负担不起,要改成8元套餐,但移动不答应。还有客户表示,办理的移动套餐低于20元就一直有短信提示,构成骚扰。

部分消费者投诉案例。(网页截图)
由于经济下行,消费降级,很多人的手机早已换成了8元保号套餐。广东东莞的网友“天线”发现,有一项“来电提醒”扣2块/月,被移动扣了11年才发现。他多次找客服沟通,并找工信部投诉,终于退回了11年扣的全部费用270元。
也有北京网友表示,每个月只充8块钱,却突然欠费了,原来被扣了10元漫游费,还多了一笔2.88元的转移呼叫费用。网友投诉后,不但没得到处理,反而遭到联通电话轰炸,半夜打了9通电话。
“小小的维权 需要洪荒之力”
半个多月以来,成都公民谢俊彪一直在网上反馈四川电信乱扣费问题,遭遇微博封帖和限流。

成都公民谢俊彪举黑纸抗议电信公司。(谢俊彪自媒体)
3月13日,他发现家里两个手机号码,中国移动一个月多扣64元,中国电信每月多扣39元,共计扣了几百块。二十年前,他偶然发现通信公司乱扣费现象普遍,曾经投诉过,今天通信公司依然套路不变。
谢俊彪向记者确认,移动公司已经四倍退赔电话费,但四川电信宽带电视被莫名定购了一项每个月39元的服务,电信公司退还10个月的390元费用,并答应赔偿100元,却不认错。
谢俊彪认为,四川电信违规操作、乱扣费行为涉嫌消费欺诈。因为定购服务需要客户签字确认,或者身份认证,再不济也要发一个短信验证码。
3月14日,谢到中国电信四川公司门前举黑纸抗议。他将黑纸对折了一下,中间有个大叉痕迹。
“不能示威,那就示弱。”谢俊彪透露,此举是效仿维权人士谭作人。早在2008年,为了抗议成都彭州建石化厂,谭作人手举对折展开的白纸,并号召成都市民用“白色”来反对黑箱操作。
谢俊彪此举也惊动了四川移动公司所在地成都市武侯区双楠派出所,警察打电话要求他“合法表达诉求,不要有过激行为”。
谢的诉求是:1,电信公司涉嫌诈骗,受害者众多,金额特别巨大,影响特别恶劣,人民群众深恶痛绝,要求公安立案侦查。2,要求四川电信在网络平台公开道歉。3,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退一赔三。
谢俊彪还投诉成都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监管失职。他表示,“小小的维权有时也需要使出洪荒之力,这是我们这代人的悲哀!”
3月27日,中国电信客服在微博公开回应他,称希望客户把相关问题详情以私信方式联系,以便尽快协调处理。
记者查询发现,近期不少用户投诉运营商擅自开通电视会员、增值服务等。部分扣费被归因于“系统漏洞”,如误触电视广告直接扣费。
微博用户“成都暴力抄底哥”表示,“小孩在电视屏上一点就成功订购了某影视业务,直接扣费39元/月,这会不查证件了呢?”
一位河北唐山网友表示,父亲几年来被扣了2,500元,投诉一个月了还没解决。“电信说是在电视上订购的,我爸一不会电视扫码,二不会输验证码,他是怎么订购的呢?如果电视上点一下就扣钱,那和直接从客户兜里掏钱有什么区别。”
网友认为运营商乱扣费诈骗用户,和缅甸诈骗没什么两样,区别只是手段,“随便一点就扣费,和流氓一样”。
法律人士:中共撑腰 电信公司误导性消费 属于欺诈
法律学者李玉清在接受大纪元采访时表示,通信公司和客户实际上有一个权利义务的合同,合同双方对于权利义务应该有明确的意识。这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合同法中都有规定,所以随意增加某项服务有欺诈的成分。
中国的电信公司乱扣费现象历来普遍。3月15日,“新华视点”记者调查承认,通信行业电话营销花样百出,诱导升级、隐性扣费等现象依然存在。三大运营商随即回应“开展全面自查”。
李玉清认为,中共它只是一个宣传,所有的部门,平常都不干活。像食品安全问题、食用油用油罐车混运事件,最后压下去而已。一年365天,“3·15”一天能报多少啊?
为什么中国的通信公司敢于长达20年乱扣费呢?李玉清表示,因为中共国不是个法治国家,本身它的权力是不受约束的。移动、联通、电信都一样,就因为是国企,中共在后边给它撑腰,给它保护,所以民众维权艰难。大部分的人,也没那个功夫去维权。
李玉清认为,随着经济的下滑,他们(电信等国企)会更加变本加厉地来割韭菜。通过更多的手段,变换花样,老百姓根本就防不胜防。
独立时评人、原北京律师赖建平在接受大纪元采访时表示,“3·15”是做样子的。这属于误导性消费,属于欺诈的一种,公信部门实际上在某种程度上是默认的,他们有个行业保护,不同的地方有地方保护。这个问题就成了一个猫捉耗子的游戏。
“他们其实有一套算法,大多数人稀里糊涂地被蒙了,被骗了,被误导消费了。大多数人其实是认了的,或者默认了、接受了。偶尔被抓住了,他退赔三倍,甚至被罚款了。总体下来,他仍然有赚头的,是有利可图的。”
分析:经济形势糟糕 老百姓要“算总账”
赖建平认为,这侧面地反映了现在国内经济形势很糟糕。现在老百姓手头不宽裕,所以他们想方设法去挽回自己的一些损失。原来可能不在乎,一个月几块几十块,但是现在一换算下来,这么多年啊,原来你电信公司黑了我这么多钱,这么多费用啊。

消费者投诉中国电信运营商乱扣费。(网页截图)
“这种情况下,苍蝇也是肉,针尖上能削出铁,对他来也是一个安慰或者是帮助。那么他们就不干了,经济这么恶劣的条件下,他们的手中太拮据了,他们就会鼓足勇气或者是拿出更多的时间精力来跟电信部门‘算总账’。”
赖建平主张,不以恶小而不“维”,不能因为这个恶太小了,就不去维权。电信部门是一对多,全中国十几亿人,每个人多收一块钱,那是什么概念啊?所以老百姓还是要觉醒起来,行动起来。普通消费者应该拿起法律的武器,最大限度努力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样才可能让电信部门有所收敛,否则它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对消费者是很大的损害。
(大纪元: https://www.epochtimes.com/gb/25/4/4/n144749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