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公布数据,直接驳斥了中共外交部声称日本安全状况恶化、针对中国公民犯罪猖獗的说法,事实上近年来针对中国公民的刑事案件不增反减。与此同时,东京商家也向外媒表示,中国旅客减少,本地顾客反而更容易购物,“销售额并未真正下滑”。
周五(11月21日),日本外务省引用警察厅(National Police Agency)的统计数据指出,今年1月至10月,在日本发生的针对中国公民的杀人、抢劫、纵火等重罪案件总数为28件,相较于去年同期间的35件,实际上有所下降。
外务省在声明中补充说,这些案件统计中,还包括了主要嫌疑人是中国公民的案件,换言之,中国人之间的犯罪行为也已经被计算在内。
日方强调,北京最近发布的声明,暗示今年日本境内针对中国公民的刑事案件激增,旅日安全风险增加,但“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警察厅数据显示 重罪案件总数下降
根据日本外务省公布的重罪案件数据(链接),2025年前10个月中,针对中国国民的重罪案件总数为28件,低于2024年全年度的45件,也低于去年同期的35件。
若以类型细分,今年前十个月的案件包括7起杀人案、21起抢劫案、0起纵火案,而去年同期则为14起、18起与3起。
统计表格中,也列出了2023年的全年重罪案件,整体而言,案件数量呈现着下降的趋势。
中共当局声称,发布旅游警示是基于安全考量。然而,警示发布的时机紧跟在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发表“台湾有事”相关言论之后。日本官员与国际社会普遍认为,这是中共对日本的经济胁迫。
11月7日,高市早苗在国会答询时暗示,台湾一旦发生紧急状况,日本可能会在集体自卫权的框架下采取行动。
随后,中共驻大阪总领事薛剑公开发表“要斩首日本首相”的战狼言论,此举不仅让中日关系跌至谷底,也引起国际间高度关注。
日本在前首相安倍晋三领导下,于2016年实施相关法案,使日本得以在有限条件下行使“集体自卫权”。该法案不仅强化了日美同盟,也扩大了自卫队在海外的行动范围。此举标志着日本安保政策的一大转折,从过往的专注防卫转变为允许在“存亡危机事态”发生时,为保护盟友而行使武力。
自高市首相在发表台湾局势相关言论以来,中共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希望打击日本经济,包括发布旅游警示和暂停从日本进口海产品。
针对中方措施,日本经济安全保障担当大臣小野田纪美(Kimi Onoda)直言:“对于稍有不满就会立刻诉诸经济胁迫的对象(国家)过度依赖,确实是一种风险。”
她表示:“这不仅对供应链构成风险,也对旅游造成影响。”
中共旅游警告有何影响?东京商家:销售额并未下滑
中方的旅游警示,对日本各地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尤其是部分对中国团客影响较深的地区,确实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不过,由于近几年中国旅日习惯正在改变,加上他国旅客增加、本地客人更愿意购物,总体冲击可能并不显着。
根据日本国家旅游局资料,去年仅约12%的中国旅客是以团体方式赴日,远低于2015年的近43%。因此,日本总体而言对中国团客的依赖正在降低。
上海的一家旅行社经理吴伟国(Wu Weiguo,音译)对法新社表示:“受到影响最大的是团体旅游”,他有九成的客人要求退掉赴日行程。
不过,他认为,这场争端不会阻止中国游客对东京的向往。
“他们认为服务品质高、购物价格合理”,他说,“中国人仍会想去日本。”
日本国土交通大臣金子恭之告诉法新社,这并非“应该大惊小怪的事情”,他表示在中国旅客减少之后,其他国家来日旅客正在增加。
多家东京商家也告诉法新社,虽然中国顾客变少,但日本客人取而代之,销售未受显着冲击。
在东京银座区,一家在Instagram上颇受欢迎的乌冬面馆经理山本由纪(Yuki Yamamoto,音译)表示,尽管平时该店排队顾客中,约有半数是中国人,但自北京警告公民避免前往日本以来,她并未察觉销售额有任何直接影响。
“我认为没有出现任何突然的、剧烈的变化。当然,如果顾客减少,对店里来说肯定是不利的。但日本顾客仍然经常光顾,所以我们不太担心。”山本由纪说。
在东京开设珠宝店的伊藤椎名(Shiina Ito,音译)也表示:“中国顾客变少后,日本客人反而更容易进店,我们的销售额并未真正下滑。”
(大纪元: https://www.epochtimes.com/gb/25/11/22/n14640930.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