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史以来一直很重视音乐的教育,上古时期的舜帝就命乐官夔用音乐来教导孩子。
帝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尚书·尧典》
音乐教育是过去君子的六艺之一,可使人培养良好德行,历代帝王将相、士人普遍都有良好的音乐修养。
汉 刘向 《说苑‧修文》
“乐之动于内, 使人易道而好良;乐之动于外, 使人温恭而文雅。”
聆听德音雅乐可以使人内心平和,升华人的道德修养,过去圣人做的乐即是效法天地造化万物之道,顺应宇宙的真理,所以本身带有强大的力量。在上古舜帝在位时期三苗部族兴兵作乱,舜帝因此率军讨伐,在战阵中演奏《韶》乐三日三夜,这优美的天籁之声让三苗部族的戾气被化解于无形,纷纷丢盔弃甲,前来归顺,臣服舜帝。
六艺之御。六艺是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也泛指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学科总称。《周礼》的六艺是西周前贵族教育的六个学科:礼、乐、射、御、书、数。乐分六乐(云门、大咸、大韶、大夏、大镬、大武)。(John Hill/Wikimedia Commons CC BY-SA 3.0)
汉朝建立之初,鲁城居民谨守项羽节义,不愿投降。汉高祖刘邦为之大怒,亲率数十万大军征伐,在众将士准备攻城之际,突然间听到的是一阵阵悠扬之弦歌。
鲁国是至圣先师孔子的故居,保留了上古时期的德音雅乐,这天籁之音让充满杀戮之气的汉军听得入神,战志全消。刘邦只得遣使告知鲁人:天下归汉,项氏已灭,且日后将以鲁公之礼葬项羽封项伯等人为列侯,至此鲁人才开城出降,强如汉军也得服于先圣之乐教。
至于如何赏析中国传统的德音雅乐呢?首先要了解中国传统音乐的特性:
重意及韵的表现
中国的音乐如同其他绘画、雕塑……等艺术,普遍不看重技巧,中国历史上仅有官设的音乐机构,学校教育方面则是以儒家的传统教育为主流,并无现代西方形式的专业音乐教育及学院,中国传统音乐注重内在表现,重在演奏者的“意”。
《说文解字》:意,志也,从心察言而知意也。“意”体现在演奏者的人生阅历及对生命、宇宙的体悟上,通常以语言、文字、歌舞、乐器表现,目的在说明自己的心境。
中国音乐通常是个人独奏,或与三、五好友彼此吟歌作乐,抒发己志。而歌舞、音乐、诗词这三种主要作品往往是在某种声音或是事件的交织下而产生。
唐 张继 《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唐朝诗人张继为了逃避战乱,路过苏州见此景有感而发而做此诗:黯淡的月光,伴随着乌鸦的哀啼、冰冷的风霜,看着寂寥的江边枫树,渔家的火光,在这样孤单而悲伤的深夜,忽然一阵钟响!这样的景象和突如其来的声响,使得整个环境越发显得空旷、凄凉和悲楚…… 余韵带给我们无尽的想像。
《说文解字》
“韵,和也。柔和悦耳的声音,风度,味道。”
古人们以意及韵赋予了诗歌生命,从诗中的文字描述可以想像当时的场景的韵味,这一切也体现在中国乐器的演奏中:很少以一个音直直的奏出,都是以“韵”来体现。
中国乐器的古琴、琵琶……等乐器的虚音,体现出空灵、留白的美感,这是在西方音乐中很难见到的。韩娥唱歌体现的余音三日不绝的状态,就是指当时生命律动的型态深深烙印在人心中,余音不绝,韵味无穷。
九霄环佩,伏羲式,唐代名琴。(CharlieHuang/Wikimedia Commons CC BY-SA 3.0)
意识清楚、正念而作
中国音乐重视的是作者感性的一面,随时随地都可能触景生情,随之作诗、吟歌、起舞,表达自己的心情意志,然而这歌与舞并非放纵而行,不是为了表现情感本身,为了歌舞而歌舞,而是在头脑清醒,正念下而做。
汉 刘安《淮南鸿烈》
故不得已而歌者,不事为悲 。不得已而舞者,不矜为丽。歌舞而不事为悲丽者,皆无有根心者。
“悲”、“丽”分别指歌及舞,古时以歌悲为美,悲有动听的意涵。根心意思为本意。
宋朝时期,苏轼与好友同游苏州登金山,此时正值中秋佳节,见皎洁的月光、四周风景如诗、如画,心中有着无限感慨,便请好友唱其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唱完后苏轼为之起舞。
苏轼像,元·赵孟頫绘。(维基百科公共领域)
东坡公昔与客游金山,适中秋夕,天宇四垂,一碧无际,加江流倾涌,俄月色如昼。遂共登金山山顶之妙高台,命绹歌其《水调歌头》曰:“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歌罢,坡为起舞,而顾问曰:“此便是神仙矣。” (宋 蔡絛《铁围山丛谈》)
这首脍炙人口的诗词《水调歌头》表达了苏轼忧国忧民的情感及豁达的胸怀,中国历代被称为大师的文人们通常有很深的道德修养,即使被贬在外仍心想着黎民百姓,想着皇帝是否被小人蒙蔽。乌台诗案后苏轼被贬官至黄州, 一日宋神宗读其作《水调歌头》心中感叹:苏轼心中仍是爱君,于是下诏返还。(未完,待续)@*#
大纪元 / 原文网址:https://www.epochtimes.com/gb/17/9/4/n959755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