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人洪迈所著,专门记录奇闻异事的《夷坚志》中,记录了这样的故事。
三足鼎(示意图片)
南宋孝宗淳熙年间(公元1174一1189年),有一个天台县人陈达善,从监管左藏库(国库)的职位,调任去做开州知府。他得到了一口小铜锅,叫做铜铫。这铜铫口直径有三寸,有三个足,有一个像纸一样薄的盖子。有人告诉他说,“把食物放到这个容器里面,然后用纸燎锅底,不一会儿就熟了”。
于是陈达善买了一对猪腰子,让厨师就像平时一样把猪腰子切开放到锅里,再放盐、酒等佐料,后加水在这小锅里面。陈达善自己拿纸一卷,点燃后烤锅底,不一会儿就听见小锅里有了咕嘟咕嘟开锅的声音了。等到纸烧完了,猪腰子已经熟透了。
于是从这一天开始,陈达善每天早晨,都用这个小锅来煮饭,吃完饭后再出门。后来陈达善做了湖北转运使。洪迈的大儿子路过湖北的时候,听陈达善说了这件事情。
用纸能煮饭已经是难以置信的节能了,接下来还有更厉害的。
蒸出东西能保质一个月的铁笼屉
南宋孝宗乾道三年(公元1167年),北人东路总管李邦也,派仆人带着几件奇异的东西到楚州(江苏淮安),委托楚州统领陈涉帮忙变卖掉。
铁鼎和铁甑(示意图片)
有一尊铁鼎,能装一斗的容量,鼎口直径有七寸 ,做工看起来比较粗糙。还有一个铁甑(zèng),相当于一个铁的蒸锅。外观就像一只瓦鼎,甑底的宽度与鼎口的宽度一样,甑口径一尺七寸。铁鼎、铁甑都是一尺五寸高,甑底有孔,以透蒸汽。要卖五千串铜钱。
陈涉问仆人,这两样东西有什么奇异之处吗?仆人说:“三伏最热的天气,用这套器皿来做饭菜,能保证一个月不馊,不变质。”
于是陈涉就用这套蒸锅蒸了两斗米饭试试,经过一个月后,真的没有变质,陈涉相信了仆人的话。鼎和蒸锅上也没有铭刻字迹,不知是什么朝代的东西。因为没有什么太大的用处,价钱又贵,没有人购买,于是仆人又带着鼎和铁甑回去了。
希望之聲 / 原文网址:https://www.soundofhope.org/post/385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