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见网提供多款免费翻墙软件,也提供免翻墙网址,为持续能看到真实信息,请記下明见网即时ip索取信箱:mingjianweb@gmail.com,並下载「无界浏览」与「自由门」「神州明见」等翻墙软件。 
 
51.“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在刊登甘肃省会宁县部分城镇居民到农村安家落户的报导所加的“编者按”中,发表了毛泽东的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说服城里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员。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为了贯彻这一“最高指示”,中共的宣传机器对“知识青年到农村去”进行了精心的政治包装,宣称它是“知识青年与工农相结合的光辉道路”、“加速思想革命化的根本途径”和“反修防修的百年大计”。在这种背景下,很快,从乌苏里江畔到天山脚下,从阴山漠北到澜沧江两岸,1623万知识青年奔向那里,在“广阔天地”农村插队落户,开始了史无前例的“上山下乡”运动。在全国范围内迅速掀起了一个以“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为内容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

在那个个人崇拜盛行的疯狂年代,成千上万的知识青年都是怀着真诚的革命理想奔赴农村的,他们真地以为自己是在响应“伟大领袖的号召”,去农村反修防修,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走一条与工农相结合的光辉道路,加速思想革命化。直到“文革”结束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真相方才大白于天下,原来,毛泽东和中共当年之所以要把成千上万知识青年赶到农村去,纯粹是为了解决城市劳动力大量过剩的社会问题,而不是真地为了让他们去反修防修,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走一条与工农相结合的光辉道路,加速思想革命化——这一切都不过是哄骗那一代青年的政治诱饵。


1966年夏季,随着毛泽东“炮打司令部”一声令下,文化教育、工农业生产和其他各行各业,都受到猛烈冲击。8月在各大中城市掀起的红卫兵运动和尾随其后的“大串联”,将“造反”的狂潮迅速推向全国。

1967年初,伴随各地“造反派”夺权任务的实现,“文革”的领导者着手建立各级革命委员会控制下的新秩序。针对教育部门,首先向全国发出了停止外出串联,大、中、小学开始“复课闹革命”的号召,促使桀骜不驯的红卫兵们回到学校,置于纪律的约束之下,此后各地学校陆续复课。

中学普遍复课后,一个严峻的问题很快便凸显了出来:“文革”爆发不久,所有大专院校就停止了招生,小学毕业生升入初中、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的工作同时中断,使毕业生的升学道路完全堵塞。另一方面,“文革”引发的大动乱造成1967年生产大幅度滑坡,工农业总产值比上年减少9.6%,其中工业产值减少13.8%。各地工矿企业大多苦于派性争斗,生产步履维艰,接纳新工人入厂的工作尚无从谈起。这样,中学毕业生就业之路也变得异常狭窄了。
 
当时全国中学积压的1966年、1967年两届初、高中毕业生多达402万人,大批毕业生分配无门,终日无所事事,成为学校恢复教学和招收新生的障碍。1967年10月22日,教育部在关于复课闹革命情况的材料中,将毕业生分配作为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指出:毕业生不分配出去,新的学生进不来,而今年毕业和招生人数又比往年多一倍以上,这不仅涉及教师和校舍问题,还需要解决这些学生是一批毕业出去,还是分批毕业的问题。进入1968年,解决中学毕业生分配的问题已经刻不容缓,积压在校的毕业生除1966、1967两届,又加上1968届的598万人,三届毕业生(以后习称“老三届”)共达1000万人。 
如此众多的毕业生积压在校,他们的出路何在?在以后若干年里,高中和大学停止招生,升学道路被完全堵死。而整个国民经济又呈现继续衰退的形势,1968年工农业总产值在上年已经下降9.6%的基础上,再降4.2%,只相当于1966年的86.2%。在这种令人沮丧的形势下,对绝大多数工矿和基层单位而言,招收新职工根本提不上议事日程。“老三届”毕业生实际上已经成为城镇的剩余劳动力。于是,在中共的导演和强制下,一场声势浩大、旷日持久的上山下乡运动便应运而生了。据统计,在“文革”10年中,一共有1400万以上的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也就意味着,十分之一以上的城镇人口在这种形式下被送往乡村和边疆。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给全社会带来了严重消极后果。

大批知识青年下放农村,在生活上遇到许多困难;因为被迫中断了学业,原本学到的一点科学文化知识走向退化。许多青年的人身权利得不到保障,首先是家庭出身不好的青年,受到歧视和迫害;女知青受到性侵犯的案件层出不穷。农村的艰苦环境,因无节制的繁重劳动、营养不良而罹患各种病症并累及终生的青年,不可胜数。

上山下乡运动不仅触动几乎每一户城市居民,而且波及到广大农村,几亿农民受到它的影响。知识青年给农村带来的一些新气象,不足以弥补农民的实际损失。知青下乡,在许多地方不过是壮大了当地剩余农业劳动力的队伍。直接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国家花了许多钱,却没有真正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文化大革命”以后,知识青年大举返城。国家不得不为他们重新安排就业,以前的开支全部浪费。1978年,有人将上述问题归纳为“四个不满意”,即知青不满意,家长不满意,农民不满意,国家不满意。

1980年,中共终于明确指示停止让城市青年下乡种地的办法,为这场旷日持久的运动划上了一个句号。尽管如此,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留下的严重后遗症却至今没有消弭。

“文革”结束后,下乡青年陆续返回城市或留在当地就业,但在以后的岁月里,他们中的许多人继续被运动造成的后遗症所困扰:许多人找不到比较理想的工作;回到城市没有住房。与农民结婚的知青,为了返城与配偶离了婚(因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官方不允许农业户口的配偶一同进入城市),导致家庭破裂;而极少数留在农村的,虽然保全了家庭,却注定要过一辈子远离城市文明的贫寒生活。

80年代以来,在经济改革的大潮中,大批当年的知青成为企业大刀阔斧裁减的对象,沦为新时期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一位在美国的中国年轻学者陈意新,写过一篇很有影响的研究知青上山下乡史的论文,题目就叫作《从下放到下岗》,集中概括了一代知青走过的坎坷人生历程。

上山下乡运动留给一代知青(在多数情况下,还包括他们的父母和子女)的精神和肉体的创伤也永远不会痊愈。

(未完待续)

(新唐人: https://www.ntdtv.com/gb/2013/09/18/a969423.html)

为甚么要救度众生

save

为什么人类是迷的社会

为什么人类是迷的社会

为什么会有人类

human

退出中共党、团、队人数

3tui
442,587,025

破网与禁书下载

freegate

免费下载自由门
专业版8.00  zip  exe
安卓版5.0  apk

wugate

免费下载无界浏览
电脑版2132  zip  exe
安卓版无界一点通  apk

爱博电视

免费下载爱博电视
PC版(180318)  exe

神州明见

免费下载神州明见
手机版 V7.0  apk
电视机顶盒版 V7.0  apk
神州明见網頁版 V2.0  下载  开启
二维码小助手 V3.0  下载
直接翻墙浏览器手机版 1.0  下载

网必通

免费下载网必通
手机版apk   zip
 

神韵全球巡回演出预告

shenyun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