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千载之后,蒋公介石,“苦撑待变”,使“次殖民地”(中山先生语)之中国战胜现代强国日本,再谱传奇。蒋公何以成此伟业?一个基本因素是抗战大战略之正确及其坚忍坚毅的领导。蒋公抗日大战略之要点又是什么呢?本文试说之。
2015年抗战胜利70周年之时,一位当年仁安羌大捷的英雄,曾解救7000名英军和部分美国记者,被埋没半个世纪的英雄——中国远征军新38师113团团长刘放吾,再次受到人们的关注。
1941年1月4日-1月14日,在安徽南部泾县茂林,国共发生军事冲突,新四军所属军部兵力与皖南部队9000余人,除约2000人分散突围外,大部被歼或被俘,是谓“皖南事变”。
1936年12月12日,发生了震惊世界的“西安事变”,也改变了历史。在“西安事变”86周年之际,澄清这段历史,吸取历史教训很有现实意义。张学良、杨虎城由于私心和轻信中共谎言,铸成终身遗憾。在大是大非面前,只有清醒认识中共的邪恶,才不会上当受骗,害己害国。
编者按:《可耻的长春之战》为民国时期著名报人、《大公报》总编王芸生在1946年就共军进攻长春所写的社论,发表后受到中共的猛烈攻击。
李汉魂是广东粤军八大抗日名将之一,他纵横战场,指挥“抗日铜军”粤系第六十四军,屡克强敌。
甲午战争之前,清军的高级电报密码被日方破译,这是导致清军在战前、战中、战后军政各方面陷入被动的重要因素。作为当时最先进、最昂贵的通讯技术,清朝方面对电报密码的保密当然也是很重视的。那么,日方情报部门是如何破译这个密码,获得最高端机密情报的呢?
中共有一部老电影《洪湖赤卫队》,五十岁以上的中国人应该并不陌生,尤其电影中那首主题曲《洪湖水浪打浪》,很多人更是能哼唱,迄今仍时能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