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是国力的重要基础。一位专家认为,中共治下的中国正面临着错综复杂的人口问题,预示着这个亚洲强权走向衰落。
周日(8月14日),英国知名经济史学家、史丹福大学胡佛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尼尔·弗格森(Niall Ferguson)在彭博社撰文表示(链接),尽管美国也存在人口增长放缓的隐忧,但中国所面临的问题“糟糕得多”。在中共的专制统治之下,也不存在开放国际移民这一项解决方案,这是英国为了改善人口问题而实行的移民改革。
“原因很简单,世界上几乎没有一个潜在移民愿意搬到那里。”弗格森写道。
弗格森指出,在最新版的《世界人口展望》中,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为各国的人口提供了各种可能的情况。
就美国而言,在低生育率预测和零移民(zero-migration)预测中,到本世纪末人口将减少约16%,从目前的3.365亿减少到约2.8亿。但在中等生育率的情况下,美国人口到了2100年将上升17%,达到3.94亿。在高生育率的情况下,它将上升到5.41亿。
相比之下,联合国没有提供中国人口不下降的假设。在本世纪末,最好的情况是人口下降五分之一,中等生育率情况下,人口将下降了46%达到7.71亿。最坏的情况是,它下降了近三分之二,达到4.94亿,这已低于美国在高生育率情况下的世纪末人口总数。
弗格森强调,许多学者都同意这是联合国人口展望的重大修正。
20年前,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预测中国的人口将从2001年的12.8亿上升到今年的14.3亿,然后持续上升到2031年的14.5亿高峰。在2019年的《世界人口展望》中,仍认为2031年将达到人口峰值。
现在,根据联合国最新的中位预测(medium projection),峰值将在两年后出现,2050年中国人口将比之前的预测少1亿人。
弗格森引述了美国企业研究所(AEI)的政治经济学专家埃伯施塔特(Nicholas Eberstadt)和冯奈斯(Peter Van Ness)的研究指出,造成该变化的主因是2016年以来中国出生人口的崩跌。
“矛盾的是,2016年正是邓小平1979年推出的一胎化政策,被二胎政策所取代的那一年。”弗格森写道。
中共当局已不否认存在人口问题。上个月,中共卫健委人口家庭司司长杨文庄承认,中国的人口将在2025年前开始缩减。全球化智库(CCG)研究员黄文政表示,这是长期低生育率的必然结果,他认为“中国的出生率将继续萎缩一个多世纪”。
然而,弗格森认为,即使这一承认也可能低估了问题。
他指出,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的人口学家易富贤多年来一直呼吁,外界不应相信中共官方的出生统计数据。
2007年,易富贤在《大国空巢》一书中预测,中国人口将在2017年开始萎缩,而不是在2030年代初。2019年,易富贤根据疫苗接种和其它数据认为,中国人口已在2018年开始下降。
现在,他的说法似乎有了更多证据。今年夏天,上海公安数据库储存的10亿中国公民数据意外泄露。易富贤分析这些样本后得出结论:“1990年后(中国)的出生率继续下降,甚至比我预测的更快,而且峰值并非出现在2004年或2011年。这意味着中国的实际人口不是14.1亿(官方数字),甚至可能比我自己估计的12.8亿还要少。”
易富贤进一步说:“这也意味着中国的经济、社会、外交和国防政策,以及美国和其他国家的对华政策,都构建于错误的人口数据之上。”
与世界上许多政府一样,中共正在努力应对“婴儿萧条”。
去年5月,中共宣布允许所有夫妻最多可生育三个孩子,并在减税、生育补贴、延长产假,以及住房政策上调整,希望改善出生率。然而,这些举措都效果不彰。
弗格森表示,中国除了像其它国家一样,在妇女教育和就业机会增加,养育孩子成本上升之外,还有其它原因导致出生率降低。
弗格森表示,首先,在中国“婚姻本身已经不流行了”。根据2021年的一项调查,44%的18至26岁的都会区年轻女性说,她们不打算结婚,而年轻男性的这一比例为25%。
在被问及原因时,61%受访者说“很难找到合适的对象”,46%的人说“婚姻的经济成本太高”,34%的人说他们没有“时间和精力结婚”。近三分之一的人说,他们“不相信婚姻”。
此外,中国的离婚率在过去20年里一直在飙升。
中国还面临了一胎化政策造成的男女比例长期失衡,因为有大量女性胎儿遭到选择性流产。
弗格森表示,在15至29岁的年龄段中,男女比例达112:100。
“2018年,0至4岁的男孩比女孩多590万”,弗格森表示,“这种不平衡在未来10年内只会扩大。”
据路透社报导,人口学家易富贤最近还表示,中共“清零政策”进一步重创了中国年轻人的生育意愿。在严格防疫政策下,人们感觉到生活失控了,进而影响生育计划。
易富贤估计,COVID-19使2021、2022年的中国出生人数共少了100万,2023年的情况可能更糟。
(大紀元:https://www.epochtimes.com/gb/22/8/15/n138027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