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中共党媒新华社忽然发布了一个《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公开了被称为“浪费”的一系列“不必要公务”活动,自行曝光了中共党政机关的不少黑幕。 该《条例》再次透露中共财政严重吃紧,并暗示中共高层权力正在发生某种转移,背后的戏码透着蹊跷。
哪个“中央”批准了新《条例》?
新华社5月18日发布了修订后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相关通知称,要“完善党政机关经费管理、国内差旅、因公临时出国(境)、公务接待、公务用车、会议活动、办公用房、资源节约等规定……反对铺张浪费……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
党政机关“过紧日子”的口号已经喊了多年,但中共2013年以来并未修订相关条例;现在忽然修订《条例》,看来财政入不敷出正在对官僚体系运作产生重大影响。
通知将落实《条例》的各项规定提高到“人心向背”和党的“事业成败”的政治高度,这样的用词透露了中共高层十分担忧政权可能垮塌。
上一版本的《条例》是在2013年10月29日的中共政治局会议上批准的,当年11月18日发布,超过10年都没有修订。新华社披露,修订后的《条例》在2025年5月2日由中共中央批准,当天发布实施。
中共政治局4月25日曾召开会议,但没有提及审议、批准新修订的《条例》。“党中央”却在5月2日假期之日批准了新《条例》,并在假期当日就下发了文件。
巧合的是,中共政治局4月25日的会议提出“国际经贸斗争”;5月2日,中共商务部忽然回应了“中美经贸对话磋商情况”。中共将对美国“斗争”的调门迅速转为“对话磋商”,同时快速修订、下发反对“浪费”的《条例》,规定“不必要公务”,还提及“人心向背”和“成败”,表明美中贸易战对中共政权的“外部冲击”恐怕远超外界想像。
《条例》称,浪费“是指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反规定进行不必要的公务活动,或者在履行公务中超出规定范围、标准和要求,不当使用公共资金、资产和资源,给国家和社会造成损失的行为”。
这等于承认,中共党政机关长期以来都在进行“不必要的公务活动”,浪费惊人;如今钱不够了,担心亡党,才试图紧急叫停。
《条例》第七条称,各级领导干部要“以上率下”,严禁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要“防止重大决策失误造成严重浪费”。
这等于承认中共屡次因“重大决策失误”造成了“严重浪费”。修订的《条例》不仅公开了中共官场的丑态,还似乎意有所指。
“不必要公务”有哪些?
《条例》第八条称,党政机关取得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罚没收入、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等非税收入”,必须按照规定及时足额上缴国库,“严禁以任何形式隐瞒、截留、挤占、挪用、坐支、拖欠或者私分,严禁转移到机关所属工会、培训中心、服务中心等单位账户使用”。
这是中共官僚体系欺上瞒下的真实写照,各种名目下征收的钱财,相当多并未进入国库,官员们一直在利用权力大肆贪腐。
《条例》第十三条称,党政机关采购货物、工程和服务,“不得采购与本单位履行职能和事业发展无关的资产”,也不得“指定或者变相指定供应商、品牌、型号、产地”;还要求“应当按照政府采购合同规定组织验收”。
这基本揭示了中共党政机关的钱是如何进入个人腰包的。大量预算买了与公务无关的东西;谁送的钱多,谁就能得到合同;没人关心合同执行情况,只要都拿到钱就行了。
《条例》第十五条称,“严禁无实质内容、无明确公务目的的差旅活动,严禁以任何名义和方式变相旅游。”第十六条称,“差旅人员不得向接待单位提出正常公务活动以外的要求,不得接受礼金、礼品和土特产品等。”
中共官员公款旅游早已司空见惯,不但吃本单位的经费,还要向下吃、拿、卡、要,下级单位也乐于把这作为升官的阶梯之一。
《条例》第十七条称,“不得安排照顾性、无实质内容的一般性出访,不得组织开展一般性出国考察、日常调研、交流学习等活动,严禁集中安排赴热门国家或者地区出访,严禁以任何名义和方式变相公款出国旅游……不得把出国作为个人待遇、安排轮流出国。”
中共官员最愿意去的应该就是美国和西方各国,除了游玩,恐怕也借机为自己安排后路。美中贸易战严重冲击了中国经济和中共财政收入,还可能堵死中共官员赴美之路,中共不得不很快放弃“斗争”,与美国“对话”。
严重的资源浪费
《条例》第二十四条称,外宾接待活动要“严格执行接待规格和标准,从严从紧控制外宾团组接待费用”。
5月11日至13日,中共刚刚在北京搞了中国-拉美论坛,接待费用高昂自不必说,邀请一些外宾到北京来捧场,要付的出场费同样不菲。中共党魁出访,随行的人员和器物众多,还要安排留学生和华侨到处欢迎等。上行下效,中共的反“浪费”是一句空话。
《条例》第二十七条称,“不得以公务交通补贴的名义变相发放福利,不得既领取公务交通补贴又违规使用公务用车。”第二十八条称,“不得以任何方式换用、借用、占用所属单位或者其它单位和个人的车辆,不得接受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赠送的车辆。”
中共官员既拿公交补贴,又享受公务用车,私人用车很多也都是“借”的、“送”的,难怪如此多的人想考公务员。中共各级机构的办公楼,往往与各地GDP数字形成反差,甚至被搞成了地标建筑。
《条例》第四十七条称,“加强机关食堂反食品浪费工作成效评估和通报,杜绝餐饮浪费。”
中共各机关食堂已多次被曝光,餐饮品种繁多,仅象征性收费,还连吃带拿,都是民脂民膏。
《条例》第五十条条称,党政机关政务信息系统“防止分散重复建设和频繁升级……降低软件开发、系统维护和升级等方面费用……利用信息化手段,推行无纸化办公,减少一次性办公用品消耗”。
中共号称推行电子商务,但老百姓办事难的问题依旧,官员们却趁机又大捞特捞,常规办公品的花销也并未减少。
《条例》称适用于中共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还有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团体和事业单位,企业参照执行。这些单位的存在本身就是巨大的浪费,养了大量不做事、吃闲饭、却不断弄权的人。中共试图压缩官僚经费,但“不必要公务”却很难真正减少,正常的“公务”反而可能因此更加受阻。
中共所谓的反“浪费”仍停留在口头上,试图保党、保政权的做法,注定导致中共庞大官僚体系的低效、巨大贪腐和惊人浪费。《条例》曝光的“不必要公务”自揭其丑,伴随着中共高层权力的激烈争夺,更大的黑幕还会被揭开。
(大纪元: https://www.epochtimes.com/gb/25/5/18/n145122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