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婚不育彻底躺平,2.4亿人的“静默革命”?】曾几何时,结婚生子被视为人生“标配”,是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自然延伸。然而,在当下的中国社会,一股“不婚不育”的暗流正在涌动,逐渐从个体选择汇聚成引人瞩目的社会现象。 从都市写字楼的精英,到县城乡村的青年,不同群体的婚恋图景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撕裂与重构。这场“静默革命”的特殊之处在于,它没有激烈的对抗,没有声嘶力竭的呐喊,甚至没有明确的组织者。它是千万个个体基于理性计算做出的相同选择,最终汇聚成了改变社会的洪流。年轻人用脚投票,用个人选择倒逼社会改革,多地试点共有产权房,育儿津贴。非婚生子的趋势也开始出现。传统社会认为幸福就是“家庭和睦、儿孙满堂”,新一代年轻人认为幸福可以是“经济独立、精神自由”。两种幸福观没有对错,只是时代不同了。
【9.3大阅兵您最期待的是什么?】问:2025.9.3大阅兵您最期待的是什么?答:期待少花点钱,省下来的钱用来改善民生。没必要花精力搞震慑,外国人不怕,中国人知道你们很厉害。——知乎问答
【现在的东北,就是未来的中国】东北在很多事情上一直都是“领先”,比如,人口结构老化……执迷于“进体制”……重工业是烧烤,轻工业是直播……财政枯竭……养老金几乎完全依靠中央转移支付……这些现象,东北都最早出现,现在清华大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东北的婚恋状况也代表中国整体婚恋观的发展趋向……现在的东北,就是未来的中国。——@BingLiu34173809
【大戏落幕,一片荒芜】这场大戏源于一场误会:欧美后现代嬉皮士们以为帮助中国发展经济就能带它融入世界。前者做到了,让一个几乎赤贫的中国发展成世界第二,且掌握全世界最完整的产业链,结果,不仅没能演变中国,反而被中国反噬,经济上挤压,政治、文化上渗透,联合流氓国家形成对欧美秩序和文化的严重威胁。——@GanchengW
【决不会“丧失立场”的周恩来】中共建政之后,一旦党内斗争开场,周恩来就决不含糊,立刻就认准了谁是未来的赢家,站在强者的一边,同时巧妙地和注定要倒楣的那一方疏远。事后,周恩来都要痛打落水狗,决不会“丧失立场”,充当毛的第三只手。1959年彭德怀一事就为一例,早期王明也为一例,后期“林彪事件”又为一例。自1967年夏季开始到1972开始收尾的清查“五•一六分子”运动,则是周恩来主动迫害人的一个铁证。全国因此受牵连的不下百万之巨。在清查“五•一六分子”运动中,手段之残酷,时间之漫长,涉及面之广,逼死逼疯逼残的人之多,为文革其它运动所未有。在这株连甚广、卑鄙残暴,不可宽恕的清查运动中,反对周恩来就是反革命。——龙门
【如此鬼魅魍魉的环境】当年我还在国内时,发生了爱荷华大学的卢刚杀人事件,我们报纸转载,一个高干子弟同事路过我们办公室:探头说:就该杀。我当时很震惊,另一个曾下过乡的女同事说:我们小静也说该杀。她女儿才上初中,平时挺文静的,哪来的暴戾之气。当时我就下定决心,一定离开这种鬼魅魍魉的环境,不辨善恶,暗藏杀机。——@MayaLin16678
(大纪元:https://www.epochtimes.com/gb/25/7/9/n14547901.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