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末年,江苏淮安县有一民家女子叫刘翠翠,她生来聪明,知书识字。她的父母顺从了她的兴趣,允许她读书。同学中,有一个金家的儿子叫金定,与翠翠同年出生,他又聪明又英俊。同学们捉弄他俩说:“男女同龄就应当夫妻。”两人私下也自视为夫妻。
随着时间的推移,翠翠渐渐长大,不再去上学了。当她十六岁时,她的父母为她筹办婚姻,她伤心得哭了,不肯吃饭。父母问她什么原因,一开始她不肯说,后来才说道:“我只能嫁给西邻的金定,女儿私下里已经答应了他,如果父母不同意的话,那我只有一死,誓不入其他家的门。”父母无奈,只好听从了她的话。
不过两家相比,刘家富,金家穷。金家的儿子虽然聪明英俊,但两家门户不对。当媒婆到了金家时,金家却以穷为由拒绝,不敢接受。媒婆说:“刘家的姑娘一定要嫁给金先生,她的父母已同意。如果因为贫穷而拒绝,就会违背别人的诚意,失去这段美好的婚姻!不如这样回复:‘我家有一贫家子,略懂一些诗书礼仪。现在贵府前来提亲,怎敢不从命呢?但我们家贫穷,若要备办聘仪、婚礼,恐怕无从筹措。’对方因为爱女的缘故,应当不会计较这些。”金家同意了。
媒人向刘家的父母复命,刘家果然这样回答说:“根据钱财多少决定婚姻,是未开化人的习俗。我家只是选一个好女婿,其它的并不重要。但他家并不富裕,而我家有钱,如果我女儿结婚了,到了他家后生活就成了大问题。不如让金定入赘到我家做上门女婿。”媒人到男方家转达了女方的意愿,男方的家人对此很是高兴满意。于是两家人选了一个吉日订婚,出嫁时所需要的钱、帛、羊羔、大雁等礼物都是女方亲手准备的,结婚后,他们俩欢喜的心情可想而知。
但结婚不到一年,张士诚兄弟在高邮起兵,攻占了淮河沿线的许多州郡,刘翠翠被张士诚的部将李将军捉去。后来,张士诚与元朝议和,南北道路开始通行,出行不再受到阻碍。于是金定告别了亲生父母及岳父母,去寻找妻子的下落,并发誓找不到妻子就不再回来。
金定到了平江,听说李将军现在驻守绍兴。到了绍兴后,又说调兵至安丰。等他到达安丰后,李将军又返回湖州驻扎。就这样,金定往返于江淮两地之间,经历了种种风险。几个冬春过去了,他离家时所带的银子早已用完了,但他寻找妻子的决心不变。到处流浪、露宿、乞讨钱财,终于到达湖州。
此时的李将军为朝廷所重用,名声大振,平常人很难接近他。金定站在李将军府的门墙外,犹豫着,等待着机会。他想进去又不能进,想问又不敢。守门人见状觉得有些奇怪,便询问他。金定说:“我是淮安人,自从动乱之后,听说你府里有我的一个妹妹,所以,我千里迢迢来到这里,想要见见她。”
守门人问:“不过,你叫什么名字?你妹妹有多大了?希望你能详细告诉我,我帮你查实一下。”金定说:“我姓刘,名金定,妹妹名叫翠翠,她识字,能写文章。当年失散时她才十七岁。按年月算,现在二十四岁了。”守门人听后说道:“府中确实有一个姓刘的女子,她是淮安人,年龄正如你所说,能识字,善写诗,而且懂事聪明,我家大人对她十分宠爱,你说的情况不假,我就进去给你禀报,你在这里稍等一下。”随后他连忙进内室去报告。一会儿他又出来了,领着金定进去。
李将军坐在堂上,金定连连叩拜,起身后述说来意。李将军身为武官,自然深信不疑。他吩咐仆人告诉翠翠:“你兄长从乡下来了,你应该出来看看他。”
翠翠遵命出来,按照兄弟姐妹的礼仪,在堂上相见。除了询问父母老人的情况外,其它的话一句也不敢多说,只是相对悲伤地哭泣。将军说:“既然你远道而来,长途跋涉身心疲惫,就暂时在我衙门里住下,我会为你谋份差事。”随后让仆人拿出新衣服让他穿上,并给了他床上用品,让他在门西侧的小房间里住下。
安定下来后,第二天,李将军问金定:“你妹妹能识字,你也读过书吗?”金定说:“我在家乡时,就是以读书应举为业,凡是经史子集、一般都涉猎,这些都是我平时所研究的,没有什么可怀疑的!”将军高兴地说:“我小时候没有读过书,后来趁着动乱而崛起,今天得到重用,追随我的人很多,整日宾客盈门,却无人替我接待,信件堆积如山,也无人替我回信,你就留在我身边做事,担任一书记官吧。”
金定是一个聪明人,性情温和,才华横溢。他在将军手下做事,更加严格约束自己。他同上级和下级的关系谐和融洽。他代将军回信,都能委婉地将想法表达出来,将军也认为自己选对了人,对他也很优厚。不过,他本来是来这里寻找妻子的,初来时在堂上见过她之后,以后便再也没有见到她了。闺房幽深,与外面隔绝,根本没有机会得到任何消息。
岁月流逝,也到了冬天准备棉衣的时候了。傍晚,西风吹来,露水凝成霜。金定独居空室,整夜无法入眠,于是写了一首诗:
好花移入玉阑干,春色无缘得再看。
乐处岂知愁处苦,别时虽易见时难。
何年塞上重归马?此夜庭中独舞鸾。
雾阁云窗深几许?可怜辜负月团圆。
诗写完后,将它抄在一张纸片上,折进棉衣的领子里,缝起来。给了府中仆人百来个铜钱,对他说:“现在天气冷了,我身上的衣服很薄,你可将这件棉衣交给我妹妹,让她洗涤后替我缝补一下,好让我用来过冬御寒。”仆人如他所说,拿了进去交给翠翠。
翠翠接过棉衣后,明白了他的意思,拆开衣服后,找到了这首诗,读完之后,大为伤感,但只能忍声哭泣。她也回了一首诗,照旧缝在衣领上,叫仆人拿去交回给金定。诗中说:
一自乡关动战锋,旧愁新恨几重重!
肠虽已断情难断,生不相从死亦从。
长使德言藏破镜,终教子建赋游龙。
绿珠碧玉心中事,今日谁知也到侬!
金定得了诗,知道翠翠要以死来报答自己,想到这辈子两人再也没有相聚的希望,更加忧虑抑郁,不久就患上了重病。翠翠知道后,向李将军请求,才得以到床前看望。此时,金定的病已经非常严重了。翠翠用双臂扶着金定坐了起来。他眼里噙着泪水,抬头侧望,长叹一声,抱憾而死。
将军怜悯他,把他埋在道场山脚下。翠翠办完丧事回来,当晚就生病了,她没有用药治疗,在床上翻来覆去,持续了两个月了。有一天,她对李将军说:“我抛弃了家庭而跟随将军已经八年了,流离于外地,没有亲人,只有一个哥哥,现在他又死了,我的病一定好不了,希望能葬在哥哥的墓旁,在黄泉之下,相互也有个依托,免得成为一个漂泊在他乡的孤魂野鬼。”说完就死了。李将军没有违背她的意愿,最后把她葬在金生的墓的左侧,好像东西两座坟头。
资料来源:《剪灯新话》@*#
大纪元 / 原文网址:https://www.epochtimes.com/gb/24/5/1/n142380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