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建政后对宗教的镇压,随着1966年文革的爆发,在“破四旧”运动中达到了登峰造极。“破四旧”指的是破除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当时,寺院、道观、佛像和名胜古迹、字画、古玩都成为了红卫兵们的主要破坏对象。
即便是夏日,读《南渡北归》第三部,依然让我从心里感到寒意。窗外吹进的是丝丝热风,心里涌出的却是冰冰的寒凉,没有一点温热的感觉。
《南渡北归》第三部,讲的正是民国时期的知识份子在历史分野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的决策,及其走上不同的道路之后,各自命运的遭遇和剧变。1949年,国民党军队兵败如山倒,蒋介石划江而治的幻想彻底破灭,中国开始建立新的政治格局。
这一年,毛泽东给中国知识份子的未来命运画了一条深刻的分界线。
从1966年8月份开始,文革“破四旧”的烈火从北京燃向全国。中共利用红卫兵、造反派用暴力和党性杀戮生命、破坏文物、毁灭宗教,把寺院、道观、佛像和名胜古迹、字画、古玩、书籍等作为“封、资、修”的主要破坏对象。
1942—1945年,毛泽东发动领导了延安整风运动。经过了整风、肃反、抢救、复审三年的整风,毛清除了党内王明苏联国际派,争夺了中共最高领导权,并且用恐怖、暴力洗脑,绑架了成千上万的爱国青年继续革命。延安整风运动中“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做法被后来历次政治运动延用。
这或许是一个难以置信的真相,五千年来积淀的璀璨文明,竟会在几十年间被摧毁殆尽。中共夺取政权以来,便有计划地摧毁中国传统文化。其中,文革初期爆发的“破四旧”运动,对中华文明的破坏尤为惨烈。
在中共篡政70周年之际,中共搞得大跃进、人民公社等运动再次被外界关注。时任中共国防部长、副总理彭德怀当时给毛泽东提意见,不料被打倒,并被扣上“反党集团”、“里通外国”的帽子。
近来在看大陆知名作家从维熙写的《走向混沌》,其记录了自身、妻子以及周边朋友、同事在“反右”和“文革”中所遭受的迫害,以及在政治高压下彰显出的人性中的丑恶,令人读后心情极为沉重。不过,在那黑暗的岁月中,还是有少数人以不同的方式抗争着,这其中就包括一个叫张志华的北大“右派”。
文革是一场全方位的浩劫
文化大革命整了一亿多人,被迫害致死的人数超过六、七百万。
(接上篇)
十年文革大家历劫
文革十年浩劫,就像一张密不透风的大网,这张网从天南横贯地北,中国人没有几个能漏网的。早在1957年就被打成右派的张伯驹,注定在劫难逃。张伯驹因为做了两首金缕曲,以“反动文人”、“封建阶级的孝子贤孙”、“右派分子头子”,“资产阶级安放在吉林省文化界的定时炸弹”等八项罪名遭抄家、批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