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数据显示,中国2024年12月消费者物价指数进一步减弱接近于零,与此同时,生产者物价指数也持续萎缩。有评论指出,中国老百姓的苦日子可能才刚刚开始。
1月9日,中共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24年1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数据。
数据显示,去年12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上涨0.1%,涨幅不如去年11月的0.2%,这也是去年4月份以来的最低增速。
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艾肯商学院教授谢田:“ CPI上涨的话,意味着物价上升,老百姓的购买力会减少,他们会越来越多的捂紧钱包,不愿意花钱。如果老百姓的消费降低,不愿意花钱的话,对生产者来说,他们当然感到悲伤,因为觉得未来他们的产品的销路会受到影响。”
台湾财经专家黄世聪则指出,中国现在的问题不是在CPI太高,反而在于CPI太低。
台湾财经专家黄世聪:“这个会让很多的业者,根本就是对未来没有信心。消费者他也会裹足不前不去消费,我既然未来的产品价格可能更低的时候,那我干嘛这时候消费,那我未来产品价格可能更低的时候,那我干嘛这时候生产。所以我觉得现在反而是CPI太低,会对中国形成相当大的经济压力。”
去年12月,全国生产者物价指数(PPI)年降2.3%,连续第27个月萎缩,全年PPI较2023年下跌2.2%。
黄世聪:“那表示说,我这个生产成本一直不断的在往下下降好,这意味着什么?你看喔,我生产成本一直在往下降,但是消费意愿还是很低迷。所以这两个数字就告诉你,中国的整体的景气还在往下走的一个状态。”
中共统计局将原因归于受部分行业进入传统生产淡季、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传导等因素所影响,但专家有不同的看法。
谢田:“它实际上反映了一个制造业者,制造业经理人他对未来的悲观的看法。他认为这个经济没有复苏的迹象,因为他觉得以后的经济会不好,所以会压制他的购买。”
黄世聪:“就是说,即使是我的生产者已经一直在降低成本,但是我的消费者还是不愿意买单。所以表示,中国消费这个所谓的生产过剩的问题,还是相当相当的严重。”
彭博社解读说,中国的消费者通胀进一步减弱接近零,已连续4个月放缓,这对当局试图通过经济刺激措施消除通缩,并提振需求的努力来说是一个挫折。
谢田:“首先,我们对中共公布这个CPI的数字,必须持有一种高度怀疑的态度。因为不是很可信的,我们知道中共在刻意的选取,它愿意挑选的那些商品项目,然后来营造一个低通胀或者通缩紧缩的假象。”
事实上,自2020年初中共病毒疫情爆发以来,中国各年度CPI年增率已连续五年落后于官方设定目标,这凸显出民间通缩压力难解。
谢田:“电动汽车已经过剩。面对着欧美的贸易壁垒,川普总统上台以后,会对中共实施更严厉的经济,政治外交上的制裁。中国经济受到打击会继续加重,所以中国现在的经济衰退,我认为会一直持续到2025到2026年,所以,中国老百姓的苦日子可能才刚刚开始。”
黄世聪:“所以我觉得今年的对中国来讲的话,我觉得应该是面对到压力最大的一年。那今年的中国经济成长率,我认为可能是不到2.5%,甚至是更低的一个数字。”
中共当局从去年9月以来,曾推出一系列所谓的刺激经济措施,包括降低利率、支持股市和房地产市场以及增加银行贷款,但消费仍然没有明显回升,政策几乎没有成效。
谢田:“消费本来应该是经济的非常主要的一部分。在这部分,中国就一直是比较疲软,现在如果继续疲软的话,中共的经济成长就没办法实现。”
(新唐人:https://www.ntdtv.com/gb/2025/01/13/a103947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