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见网提供多款免费翻墙软件,也提供免翻墙网址,为持续能看到真实信息,请記下明见网即时ip索取信箱:mingjianweb@gmail.com,並下载「无界浏览」与「自由门」「神州明见」等翻墙软件。 
 

威德遐被的永乐大帝

唐太宗时,尊崇道家,扶持佛家,崇尚儒学,善用人才,造就大唐盛世,成千古一帝。唐太宗还写就《帝范》,用来教诫太子李治,以为其日后治世之圭臬。

六百多年后另一位雄主、明成祖朱棣同样对儒、道、佛推崇有加,弘扬中华文化,成就永乐盛世。他也亲自撰写《圣学心法》,用以教导皇太子治国理政。

17615 1
明成祖朱棣着衮龙袍像(维基百科公共领域)

撰成《圣学心法》

1409年的一天,成祖在与翰林学士胡广等大臣议事之时,拿出自己撰写的《圣学心法》4卷,并说古代治理天下都有其道。汉唐宋虽有圣贤明训,但学说众多,不能马上得其要领。皇太子是天下的根本,正是需要广泛学习的时候。朕希望使他知道治理天下之道,这样可以保证将来的太平之世。秦汉之后,人们大多以韩非子的法家思想教育太子,那不是正道。“朕间因闲暇,采圣贤之言,若‘执中建极’之类,切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者,今已成书。卿者视观之,有未善更为朕言。”

17615 2
明内府朱丝栏写本《圣学心法》,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公有领域)

胡广等大臣看完后,说道:“帝王道德之要,备载此书,宜与典谟训诰并传万世,请刊印以赐。”得到大臣们的肯定后,成祖遂名《圣学心法》,命司礼监刊印。成祖还在序言中表示,自己撰写此书正是受到唐太宗《帝范》的影响。

帝王为治之要

《圣学心法》是一部综述的帝王学专著,其编排形式与《帝范》不同。

《帝范》分为12篇:君体、建亲、求贤、审官、纳谏、去谗、诫盈、崇俭、赏罚、务农、阅武、崇文,每篇都有唐太宗李世民的简短析论。

《圣学心法》则分为序言、君道、臣道、父道、子道4部分,其中“君道”再分26子目、“臣道”再分5子目。

17615 3
《圣学心法》序(公有领域)

在序言中,明成祖阐述三个方面,一是为君者首当勤于学,二是为君者要静心寡欲,三是为君者要依据儒家基本原理治国。

“君道”中包括统言君道、学问、敬天、法天、祀神、法祖、谨好恶、勤勉、戒谨德化、正内治、睦视、仁政、育材、用人、纳谏、辨邪正、修礼乐、正名分、礼臣下、明赏罚、慎刑、理财、节俭、取夷狄和征伐。儒学“内圣外王”的传统观念贯穿其中。

成祖认为自己当上皇帝是天命,因此他说:“人君一动一静,无非天也。心在则天在矣。”但他同时也认为,天命也不是一定的,只有按照天道行事,才能得到上天的庇护。人主行事如不合于天道,人心便会出现违逆甚至反抗,此时天命就将离人主而去。

17615 4
明永乐七年内府刊本《圣学心法》,现藏国家图书馆。(公有领域)

成祖还认为,皇帝的品德可以决定国家的命运。人是不可能骗过天的,无论你做什么事,上天都会知道,也会做出相应的反应。为帝者如果知晓这一点就会约束自己,按天意行事。

成祖指出,帝王要想民之所想。人民喜欢什么,君王自己也就喜欢什么。如果偏偏喜欢人民不喜欢的,那就是违背天理。

此外,帝王要选用贤能之人,重视礼仪等,而这都在《圣学心法》中的“君道”篇有着详细的阐述。

后来,明成祖敕谕皇太子监国之时,将这部亲编的《圣学心法》郑重地赐给皇太子,嘱其铭记古圣先贤治国格言。显然,成祖是通过《圣学心法》把圣人之道传达给继位君主,而随后即位的明仁宗、明宣宗都没有辜负明成祖的期望,使明朝在其统治期间持续了成祖时期的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经济继续得到发展,并出现“仁宣之治”的盛世局面。@*


大纪元 / 原文网址:https://www.epochtimes.com/gb/16/7/8/n8079160.htm

威德遐被的永乐大帝

武功卓绝、对外宣扬“共享太平之世”的明成祖朱棣,在文化上亦提倡和奖掖,重视文人,同样取得让后世瞩目的成就,其中“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就是在此时编纂而成的。

积书遗子孙

明成祖称帝后,将儒学视为“国家致治首事”,称“孔子代天立教,故万世帝王敬事之”。他认为读书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但由于天下的知识散落在各种书中,不容易检阅,所以他希望将天下书籍全部收集,汇集成册。
 
永乐元年(1403年)成祖命大学士、有着明朝第一才子之称的解缙等人编纂“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技艺之言,各辑为一书,毋厌浩繁。”

不过,解缙一开始并未理解明成祖的真正用意,他一年后拿出的编撰书册,成祖并不满意,认为“尚多未备”。

永乐三年(1405年)成祖再命太子少傅姚广孝、解缙、礼部尚书郑赐监修以及刘季篪等人重修,动用朝野上下共2,169人编写,参用南京文渊阁的全部藏书。

永乐四年(1406年),成祖到御殿观览图书,问解缙道:“文渊阁内经史子集全备否?”解缙回答:“经史粗备,子集尚多阙。”

成祖又说,士从家稍有余资便欲购书,况于朝廷?遂召礼部尚书郑赐遣使购访天下遗书。又指示购奇书要不惜代价,“书值不可计价值,唯其所欲与之,庶奇书可得”。

成祖还对解缙说:“置书不难,须常览阅乃有益。凡人积金玉欲遗子孙,朕积书亦欲遗子孙。金玉之利有限,书籍之利岂有穷也?”

旷世奇书问世

永乐六年(1408年),动用文人儒臣三千余人,辑古今图书八千余种,谓“纂集四库之书,及购天下遗籍,上自古初,迄于当世”,即囊括前代关于政治、历史、伦理、地理等方面所有重要著作的一套丛书问世,明成祖十分满意,赐名《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共22,877卷,装成11,095册,藏于文渊阁中。据《进永乐大典表》记载,成书总字数约3.7亿字,一度被《大不列颠百科全书》誉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

17614 1
明嘉靖隆庆间内府重写本《永乐大典》,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公有领域)

《永乐大典》采用的是“用韵以统字,用字以系事”。单个字分列在韵目之下,每个单字下详注音韵训释,备录篆、隶、草字体,然后分类汇编同这个字有关的天文、地理、认识、名物资料,以及历史上发生过的奇闻异事和有关的诗文词曲。这部书所征引的资料,采取原文抄录的办法,往往整段、整篇甚至整部书照抄下来。清代以来的学者从这部“大典”中分析出来的在当时已经失传的图书就达到了590种(附录4种),其中有338种被收入清代大型丛书《四库全书》之中。

永乐大帝文治标志

《永乐大典》是明成祖永乐时期文治的重要标志,其拉开了总结、整理传统文化典籍的序幕,对保存古代文化典籍有着极为重要的贡献。最难能可贵的是收录入《永乐大典》的图书,很多都未删未改,实为中华文化的一大贡献。

除了编撰《永乐大典》,成祖时期还编撰《大诰三篇》、《大明律》、《礼仪定式》、《表笺式》、《新官到任须知》、《韵会定式》、《六部职掌》、《科举程式》、《孟子节文》、《四书大全》、《五经大全》、《性理大全》、《孝顺事实》、《为善阴骘》、《劝善书》等书籍。

后来成祖迁都北京后,在紫禁城内东庑南,又建“文渊阁”,南京的书籍大量北运,在把《永乐大典》运至北京后,专贮于“文楼”。而自此之后的二百年中,各种书籍和文章大量刊行,明朝学术上出现新的繁荣期。

大典下落

《永乐大典》编成后只有一套正本,有大臣建议成祖将其刻板复印,但因为工程浩大,成祖没有付诸实施。

嘉靖时期,世宗极为珍爱《永乐大典》,是其必备的参考经典,并时常在朝廷上引用。当时,南京国子祭酒陆可教上书建议刊刻大典,但同样因为工程量太大而作罢。

嘉靖三十六年宫中意外失火,嘉靖立即命左右登上文楼抢运出《大典》,一夜中竟下谕三四次,焦急万分,足见《大典》在他心中的份量。

火灾之后,嘉靖帝下令将《永乐大典》再抄一部副本另外保存。重录副本直到隆庆元年(1567年)方告完成,与永乐正本的格式、装帧完全一致。永乐正本移放到文渊阁。明朝末年,大典正本神秘消失了,有人说是毁于战火中。

17614 2
清朝学者徐干学(左)和高士奇(公有领域)

清朝康熙年间,学者徐干学和高士奇等在皇家藏书阁中发现嘉靖版的《永乐大典》副本,但是已经残缺了两千多卷。雍正时期,副本被运到翰林院保存起来。

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北京时,大多数副本也被毁掉。现仅存世3%,被8个国家和地区的30个机构收藏,但其价值仍为世人重视。@*


大纪元 / 原文网址:https://www.epochtimes.com/gb/16/7/7/n8075579.htm

威德遐被的永乐大帝

明成祖朱棣的一生真的是了不起的一生,前文已经说过,其在位短短二十二年间,不仅发展了经济,国力达到了鼎盛,天下得以大治,声名亦远播海外,仰慕中华文明者无计其数,六十多国与明朝存在朝贡关系;而且他做出了好几件了不起的大事,其中任何一件都会让其青史留名。这其中就有疏通大运河和铸造永乐大钟。

疏通大运河

没有人否认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它南起余杭(今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途经今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四省及天津、北京两市,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约1,797公里。其对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的作用显而易见。

大运河最早是在春秋时期吴国为伐齐国而开凿,隋朝大幅度扩修并贯通至都城洛阳且连北京,在唐宋时极为繁荣。元朝时,先后开凿3段河道,即把原来以洛阳为中心的隋代横向运河,修筑成以大都(今北京)为中心,南下直达杭州的纵向大运河。北京与天津之间,新修“通惠河”。新的京杭大运河比绕道洛阳的隋唐大运河缩短了九百多公里。

明初建都金陵后,大运河作用有所降低,加之黄河频繁泛滥等原因,运河的某些河段常被淤塞,造成航运中断。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河决原武黑洋山,漫入东平之安山……元会通河亦淤,久不治。”

17613 1
《京杭运河图卷》,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公有领域)

在明成祖迁都北京后,大规模南粮北运成为重要议题。由于海运危险,陆运艰难,沟通南北大运河的呼声很高。永乐九年(1411年),山东济宁同知潘叔正上书,言明开会通河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明成祖深以为然,于是下令工部尚书宋礼征民夫16万,疏濬自济宁到临清元代运河。

宋礼在前期调查中发现,元代济州河和会通河古运道,由于黄河屡次决水,导致济宁两侧北高南低,南水有余,而北水常不足。因此,他采纳民间水利专家白英的设计方案,通过筑坝拦住大汶河和大清河抬高水位,再开挖小汶河,将大汶河水通过小汶河引入大运河最高处南旺,保证运河之脊南旺水源充足。于是,运河水“七分朝天子,三分下江南”,南北畅通无阻。

17613 2
清代中期绢底彩绘《京杭运河图》局部。(公有领域)

这次运道疏濬后,将元代先后开挖的济州河、会通河及济宁以南至徐州一段运河,统一命名为“会通河”。

会通河疏通后,大运河运量从元朝初年的不足10万石,提高到明朝中期最高年份的580万石,平均每年300万石,而清代最高年份有800万石,这差不多是当时京城一年所需。南北间的商业也随着京师和大运河的发展而进一步繁荣起来。

铸造永乐大钟

在北京海淀区的大钟寺内,集中了中华古钟如乐钟、朝钟、佛钟、道钟、金刚铃等古钟类文物400余件(套),这其中就有悬挂在钟楼内的铸于明永乐年间的“钟王”——永乐大钟。其造型精美,形体宏伟,历时五百多年,至今仍然钟体光洁,无一处裂缝。

永乐大钟是在明成祖迁都北京后,按照《太祖实录》里“唯功大者钟大”的规矩铸造的。因为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盛世鸣钟的习俗,钟的端庄形象和铭文具有永久性和历史感,象征着天长地久、国泰民安、和谐幸福。

永乐大钟高6.75米、钟口直径3.3米、重达46.5吨,用铜、锡、铅合金铸成,通体褚黄,有“钟王五绝”的美誉。“五绝”如下:

第一绝是形大量重、历史悠久。

第二绝是它是世界上铭文字数最多的一口大钟,钟体内外铸有佛教汉、梵经文一百多种,共23万多字,经文字体工整婉丽,是明代书法家沈度的手笔。据说之所以将经文写在大钟上,是为“一撞可抵遍唪经”,意用撞钟的声音来传达美好的佛的祝语。

第三绝是音响奇妙优美。钟体上窄下宽,钟声浑厚洪亮,音波起伏,节奏明快幽雅,击钟时余音长达两分钟以上,钟声最远能传15 ~20公里以外。

第四绝是大钟的悬挂纽是靠一根与钟体相比显得很小的铜穿钉连接的,其承受四十多吨的剪应力范围之内。此钟的悬挂方法符合力学原理,悬钟木架采用八根斜柱支撑,合力向心,受力均匀,大钟悬挂在主梁上,全靠一根长1米、高14厘米、宽6.5匣米的铜穿钉,穿钉虽承受几十多吨的剪应力而安然无恙。

第五绝是铸造工艺高超。据现在研究人员分析,钟体强度达最佳值,故受撞五百多年,仍完好如初。

当年永乐大钟铸成后,被送至景山后街的汉经厂(即嵩祝寺),在那里由僧侣们每日诵经撞钟。万历帝时,将永乐大钟移至位于西直门外的万寿寺,每天由6个和尚敲钟。据说,当时迁移大钟之事曾轰动京城,引发百姓围观的盛景。天启年间,时局动荡,大钟被弃于地上。

清朝雍正十一年(1733年),大钟被移至觉生寺,并专门修建一座上圆下方的两层钟楼,用以悬挂大钟。直到乾隆八年(1743年),移钟工程才最后完成。自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起,觉生寺成为历代皇帝御驾亲临与寺中僧侣一起敲钟、为天旱祈雨时的场所。因永乐大钟常鸣,觉生寺被老百姓俗称为“大钟寺”,觉生寺一名反倒被人忘掉了。

如今每逢新年、除夕等重大节日,一般要撞钟108下,有除旧迎新、敲钟祈福之意。之所以撞钟108下也因佛教认为人有108种烦恼,寓意去除人生的这些烦恼。另据明代朗璜所着《七修类稿》解释:其“扣一百八声者,一岁之意也。盖年有十二,二十四气,七十二候,三数之和,正得此数”。@*


大纪元 / 原文网址:https://www.epochtimes.com/gb/16/7/4/n8064606.htm

威德遐被的永乐大帝

大报恩寺与灵谷寺、天界寺并称南京三大寺。大报恩寺的具体地点在南京(古称金陵)城南的东长干里、现今的雨花路东侧,民间传说,早年这里有“异气”。其前身是三国时吴王孙权建的阿育王塔。南北朝时,崇佛的梁武帝萧衍对塔作了改造,复建长干寺,易名长干塔。塔建成后顿现祥光,遂成为佛门宝地。宋天禧年间,又改为天禧寺,后建圣感塔。

建大报恩寺 报答父母大恩大德

为何明成祖朱棣选此地建寺呢?“报恩寺”顾名思义就是为报答恩情建造的寺庙,据《明太宗实录》等记载,永乐二十二年春三月,天禧寺将建成,明成祖赐名“大报恩寺”,并亲制碑文。根据碑文,明成祖要报答的是父亲明太祖朱元璋和母亲马皇后,因为他们“开创国家,协心致理,德合天地,功在生民,至盛(圣)极大,无以复加”。

17612 1
明成祖朱棣着衮龙袍像(公有领域)

事实上,早在永乐十一年,明成祖就在《重修报恩寺敕》中说了要建造大报恩寺来报答父母的大恩大德之心。不过,后人认为朱棣要报答的可能是他的生母杠妃,因为大报恩寺的大殿就是杠妃殿。

民间还有一个传说,朱棣靖难起兵前曾向马皇后发誓,如果当上皇帝后,便建一寺塔报答。在兵渡长江时,江中忽然涌出一座宝塔,朱棣想到起事前的誓言。

当了皇帝后第二天出现一起怪事,天禧寺突然发生大火灾。有人报信给朱棣,朱棣听说后让人不要救火,结果大火把寺院烧得一干二净。火灭后,朱棣命人把寺址上所有灰烬杂物全部铲净扔到长江里,在原址重新建寺建塔,即大报恩寺和大报恩寺塔。

17612 2
约翰柏纳费歇尔冯埃尔拉赫于1721年出版《Plan of Civil and Historical Architecture》中所画的大报恩寺(公有领域)

规模宏大 施工考究

从朱棣亲自拟就的《御制大报恩寺左碑》看,朱棣的想法里还是考虑到这里的“佛缘”。“辉焕一新,重造浮图,高壮坚丽,度越前代,更名为‘大报恩寺’⋯⋯”但不管朱棣建寺的真正用意何在,金碧辉煌的大报恩寺施工极其考究,完全是按照皇宫的标准建造。

修造大报恩寺由下西洋的郑和等人担任监工官,因其中间几次下西洋,因此工程进展缓慢,历时十九年,在朱棣孙子明宣宗时最终完工。

大报恩寺整个寺院规模极其宏大,有殿阁30多座、僧院148间、廊房118间、经房38间,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寺院,为百寺之首。其中以四天王殿及大殿最是壮丽,下墙石坛栏楯均用白石,雕镂工致。大殿即杠妃殿,非礼部祠祭,终年封闭。

17612 3
南京大报恩寺塔(公有领域)

世界七大奇迹之大报恩寺塔

大报恩寺中最为人称道的大报恩寺琉璃宝塔高达78.2米,塔身白瓷贴面,拱门琉璃门券,门框装饰有狮子、白象、飞羊等佛教题材的五色琉璃砖,塔内外置长明灯146盏,昼夜通明。自建成至衰毁一直是中国最高的建筑,也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位列中世纪世界七大奇迹,与罗马斗兽场、比萨斜塔等并列,被当时西方人视为代表中国的标志性建筑,有“中国之大古董,永乐之大窑器”之誉,也被视为“天下第一塔”。

而“塔上下金刚佛像千百亿金身。一金身,琉璃砖十数块凑砌成之,其衣折不爽分,其面目不爽毫,其须眉不爽忽,斗笋合缝,信属鬼工。”每天晚上报恩塔燃灯数十盏,如星光灿烂,十里之外都可以看见。这是何等的壮观!

据说,大报恩寺的建造与古埃及法老的“金字塔”建筑方法很相似,不是用脚手架一层一层搭建,而是“造一层,四周壅土一层,随建随壅,至九层,则亦壅九层,始终在平地建造。及工竣,复将所有壅土除去,而塔身始现。”这样可以保证工程的质量。

可以说,南京大报恩寺塔代表了中国古代皇家寺院建筑的最高成就,甚至还成为后世部分皇家园林建筑的典范,如北京圆明园。它的建成“非成祖开国之精神、开国之物力、开国之功令,其胆智才略足以吞吐此塔者,不能成焉”。

西方人关注大报恩寺塔

永乐时,海外使臣到大报恩寺参观的人员来自一百多个国家,他们“见报恩塔必顶礼赞叹而去,谓四大部洲所无也”。

亲眼目睹大报恩寺壮观瑰丽的欧洲人将其介绍到西方,引起西方人对中国皇家“第一寺塔”的普遍关注和向往,促进了欧洲“中国热”的升温。

1839年丹麦著名作家安徒生在他的《天国花园》中这样写道:“我(东风)刚从中国来——我在瓷塔周围跳了一阵舞,把所有的钟都弄得叮当叮当地响起来!”文中的瓷塔,就是大报恩寺琉璃塔。

17612 4
乾隆年间,英国画家威廉亚历山大描绘的南京大报恩寺塔(公有领域)
17612 5
乾隆年间,英国画家威廉亚历山大描绘的南京大报恩寺塔(公有领域)

毁于雷击和战火

这座令人无比赞叹的寺塔在多年平安无事后,于嘉靖四十五年时毁于雷击,“惟塔及禅殿仅存”。这被认为是不祥征兆,有警告新皇帝的天意。

万历年间,“报恩寺佛殿尽毁,一塔尚存,斜向东北。万历庚子年,本寺讲僧弘恩化缘修之,用万金焉。此塔未修之先,早晚日射光彩万状,令人目夺。既修之后,觉光彩顿少。”

康熙三年居士沈豹募款重建,但在1856年的太平天国运动中尽毁于战火。后来虽然重建,但占地仅方亩,已完全没有以往的壮观和神奇。

2008年8月,在大报恩寺遗址地宫出土的铁函中发现七宝阿育王塔等一系列世界级文物与圣物,内藏“佛顶真骨”。而这让人们再次回想起昔日大报恩寺、塔的辉煌。@*#


大纪元 / 原文网址:https://www.epochtimes.com/gb/16/7/3/n8061383.htm

威德遐被的永乐大帝

“太和绝顶化城似,玉虚仿佛秦阿房。南岩雄奇紫霄丽,甘泉九成差可当。”这是建成后的云中宫殿——武当山宫观给后人带来的视觉冲击,而这宏伟的工程能够落成要归功于明成祖朱棣。

明成祖崇道向道

明朝的崇道之风从明成祖开始,到嘉靖、万历皇帝时达到顶峰。明成祖朱棣不仅多次派人寻访大道张三丰,而且还曾写信表达自己的心愿:“久仰真仙,渴思亲承仪范”,虽“才质疏庸,然而至诚愿见之心夙夜不忘”。

17611 1
明成祖朱棣(维基百科公共领域)

后来,张三丰给朱棣写了一封短信并赋诗一首,为其开的妙方是“屏欲崇德”和“澄心寡欲”(心要干净,欲望要少),这样老百姓富裕了,身为人主也就有德行了;老百姓长寿,身为人主也就长寿了,内中暗含修道之意。

此外,明成祖为了感谢在靖难之役中护佑自己的真武大帝,除了在北京修建宫观,在紫禁城内建有玉皇殿,供自己和内宫中人奉祀外,还在真武大帝修道升天之地武当山大修宫观以“报答神惠”,表达自己向道的诚意,并“为天下生灵祈福”。

《太和山志》记载,“武当”的含义源于“非真武不足当之”,意谓武当乃中国道教敬奉的“玄天真武大帝”(亦称真武帝)的发迹圣地。

宫观开工 成祖事事关心

为了打造理想的宫观,朱棣指定当时最著名的工程设计师,也就是北京紫禁城的设计师蒯祥负责规划,并派出朝廷要员多次勘察武当山地形,测量选址。永乐十年(1412年),在朱棣推行道教信仰的强大决心下,与筹备北京紫禁城的同时,武当山宫观工程开工了。

出于对神灵的敬重,朱棣下令不许征用武当山的一草一木,建筑用料全部从湖北、湖南、浙江、四川、陕西等地抽调。工程先后费时12年,征夫30余万,其侧重体现的是“庄严、威武、玄妙、神奇”的氛围。

12年里,朱棣前后共发60多道上谕,其内容大至调谴人力,小至设计图纸审批,建筑余料处理,事无钜细。

朱棣再三叮咛要顺从自然,对山体不要有分毫修动,体现了道教“崇尚自然”的思想。

打造人间仙境

武当山宫观群打造的是一个模拟真武修仙的神国空间,从古均州到武当山山巅天柱峰全长120华里,将其分为3部分,均州至玄岳门60华里为“人间”、玄岳门至南岩40华里为“仙山”、南岩至天柱峰20华里为“天国”。形成了人间、仙山、天国的三重境界。

而从山脚下到天柱峰金殿,用一色青石铺成一条70公里长的“神道”,沿神道两旁修建了八宫、二观、三十六庵堂、七十二岩庙、三十九桥梁、十二亭台等庞大的建筑群,并充分借用峰峦的高大雄伟和崖洞的奇峭幽遂,将玉虚宫、紫霄宫、遇真宫、太和宫等每个宫观都建造在峰峦岩洞间的合适位置,在朝向、间距、体量、色彩上非常注重与环境保持协调,使它们与周围林木、岩石、溪流融为一体,相互辉映,形成“五里一庵十里宫,丹墙碧瓦望玲珑”的人间仙境。

其中的玉虚岩是真武帝修炼和飞升之处,内部供奉着真武像及左右侍从、五百灵官等。

关于紫霄宫的来历,《真武本传妙记》记载这样一个传说:当仙人紫元君超度真武到武当山修炼时,就告诉他“摘其众峰冲高紫霄者居之”,故武当山的主宫名字为紫霄宫。“紫霄”意指仙气弥漫的天空。

建成后的武当山道教建筑群,天柱峰上的城墙比天宫的紫禁城还壮观,南岩宫、紫霄宫都奇丽无比,玉虚宫如同阿房宫的再现,令人赞叹不已。而且每个布局都有着说道。如进玄岳门为“仙山”,越坊有“命运交给神”之说。从复真观、太子岩到飞升岩,也蕴含真武得道飞升,小中见大之意。

此外,明成祖谕敕在山上的遇真宫放置张三丰的塑像,供人朝拜。而永乐皇帝敕建的遇真宫与现存的北京故宫前后殿建筑格局极其类似,两者建筑装饰风格异曲同工。

雄伟壮观的金殿

最著名的太和宫中的金殿,是一个铜铸的建筑,耸立于天柱峰顶,故称为金顶,十分壮观。其周围紫禁城(寓意与北京紫禁城同)的修建有效地抵御了四周的寒风,使得天柱峰绿树成荫、充满生机,同时高大挺拔的石头城有效的烘托了“天国”的神圣围堰,使金殿在视觉上更加雄伟壮观。

史载,金殿由三千多个构件组成,不仅有20吨精铜和300公斤黄金,更让人瞠目结舌的是整个金殿是良导体,据说即使电闪雷鸣,火球也只在金殿周围滚动,金殿却毫发无损,堪称奇观。

金顶殿内的真武神像披发跣足,在金童玉女左右侍卫的簇拥下安然坐在御椅上,大小如同真人,和蔼可亲。“天人合一”在这里得到最完美的结合。

明成祖赐名

武当山大型宫观主要建筑以琉璃瓦顶为主,其余建筑使用布瓦。琉璃瓦顶有绿瓦顶和绿瓦黄剪边瓦顶两种,未见黄琉璃瓦顶。如紫霄宫为绿瓦、大殿为绿瓦黄剪边,复真观龙虎殿和大殿均为绿瓦。

武当山宫观群建成后,明成祖赐名“太和太岳山”,设官铸印看守。明嘉靖时又进行扩建,达到“仙山琼阁”的意境。武当山的地位一时凌驾于五岳之上。

在今武当山南岩宫两仪殿外,存有吕洞宾赞美武当山的一首诗《题太和山》。诗曰:

混沌初分有此岩,此岩高耸太和山。
面朝大顶峰千丈,背临甘泉水一湾。
石缕状成飞凤势,龛纹绾就碧螺鬟。
灵源仙涧三方绕,古桧苍柏四面环。
雨滴琼珠敲石栈,风吹玉笛响松关。
角鸡报晓东方曙,晚鹤归来月半湾。
谷口仙禽常唤语,山巅神兽任跻攀。
个中自是乾坤别,就是原来日月闲。
此是高真成道处,故留踪迹在人间。
古人多少神仙侣,为爱名山去复还。

明成祖以后历代皇帝都崇奉武当山真武神,凡即位登基,都要派近臣到武当山祭告。在重大祀典中大岳与五岳祭礼相同,且大岳真武神更受重视。

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明世宗重修武当山宫观,在遇真宫东北面的山垭上建大石牌坊,赐额曰“治世玄岳”,于是武当山又被朝廷尊称为“玄岳太和山”,其名号、地位更是明显高于五岳,成为“天下第一名山”。武当山的地位直到清朝时才被弱化。

建造武当山 吉兆显

值得一说的还有在修建武当山过程中出现了几桩奇事。

一件是永乐十年,朱棣派官员带领工匠前往武当山时,曾专门下了一道圣旨,就是“黄榜”,即在很大的一面墙上用金粉写下皇帝的口谕。当时一些云雾经常在黄榜上缭绕,所以就被称为“黄榜荣辉”,被视为吉兆。

一件是永乐十一年,武当山五龙宫的榔梅树开花结果,而且枝叶茂盛,果实很多。这件事被称为“榔梅呈瑞”。榔梅果是武当山独特的植物,从外观上看,有点儿像杏子,比杏子还要小,金橘那般大小。

据说是静乐国太子在武当山修炼的时候,拿了一个梅枝插在榔树上说,如果我修道成功以后,这个梅枝就会开花结果,就会结出榔梅来。因此榔梅显灵同样是好的预兆。据说明成祖很高兴,送了文武百官每人两颗榔梅果。

还有一件是从永乐十一年五月到八月,武当山金顶、紫霄、南岩、五龙宫,多次出现五色圆光,有些人还在圆光里面看到玄天上帝在里面,两边还有执旗和捧剑的。最后有人把它画成了《武当山圆光图》献给朝廷,这个圆光图现在还保存在北京白云观的博物馆里面。上述吉兆更为武当山的云中宫观增添神秘色彩。@*


大纪元 / 原文网址:https://www.epochtimes.com/gb/16/7/1/n8056353.htm

威德遐被的永乐大帝

紫禁城作为北京城中心、也是最高权力中心,是天下百姓最为敬畏的所在,而通向这座宫城的一道重要屏障是--午门。

午门

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位于紫禁城南北轴线上,建于永乐时期。为什么叫“午门”呢?因为中轴线是子午线,它居中向阳,位当子午,故名“午门”。

午门的平面呈“凹”字形,沿袭唐朝大明宫含元殿和唐朝正门丹凤门的形制基础。午门在高大的砖石墩台上建楼五座,正中一座门楼,两侧分别各两座门楼,共五座门楼,俗称“五凤楼”;而正中门楼面阔九间,进深五间,正合《易经》“九五,飞龙在天”的帝王数字,充分体现皇帝“九五之尊”的威严。

午门有五个门洞,表面上是三个,但左右还各有两个掖门,开在东西城台里侧,一个面向西,一个面向东,属于“明三暗五”格局。

17610 1
清丁观鹏等五人绘本《平定准部回部得胜图》第十四开“平定回部献俘”。描绘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乾隆升御座于紫禁城午门(画面右方),兆惠等将士分三排跪拜,将霍集占首级献上。(公有领域)

当中的正门平时只有皇帝才能出入;皇帝大婚时,皇后可以进一次;殿试考中状元、榜眼、探花的三人可以从此门走出一次。

在清代,文武大臣从左侧门出入,宗室王公从右侧门出入。左右掖门平时不开,只有皇帝在太和殿举行大典时,文武百官才由两掖门出入。

皇城和天安门

皇城在紫禁城之外,拱卫皇宫并为其提供各种必要的服务,南北长2.75千米,东西宽2.5千米,面积6.87平方千米。皇城南北东西各有一门,南边的叫“承天门”,北边的“北安门”,东边的“东安门”,西边的“西安门”。在承天门的东西两侧还有长安左门和长安右门。
 

天安门是明清皇城的正门,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最初的名字是“承天门”,寓“承天启运、受命于天”之意。清朝顺治八年(1651年)更名为“天安门”,一方面包含了皇帝是替天行使权力、理应万世至尊之意;另一方面,又寓有“外安内和、长治久安”的含义。

在最初修建时,承天门只是一座三层五间式的木结构牌楼。1457年,牌楼毁于雷火,1465年重建为面阔九间、进深五间,覆黄琉璃瓦,有五个门洞,通高33.7米的重檐歇山式城楼,亦充分体现皇帝“九五之尊”的威严。

17610 2
1900年的天安门正面(维基百科公有领域)

承天门的五个门洞,中间的只有皇帝可以出入,其两边是宗室亲王可以出入的,再两边是三品以上官员才可以出入的。这都是古人重视“礼”的表现。

承天门前、后还各立有一对高达10米,重达20吨,汉白玉制成的华表,也建于永乐年间。

华表一般立在皇宫和陵寝前,三、四千年前就已出现。华表通常由底座、蟠龙柱,承露盘和其上的蹲兽组成。柱身多雕刻龙凤等图案,上部横插着雕花的石板。承露盘上的小兽叫犼,是古代传说中的动物,喜欢望天,所以也叫“望天犼”或“朝天犼”。
 

承天门前华表上的犼头朝南,所以叫做“望君归”,即希望皇帝不要留恋外面的山水而废弃朝政,应该及时回到宫中处理政务。天安门后的一对华表上的犼头朝北,面向皇宫,叫做“望君出”,即希望皇帝不要整天在宫中行乐,要及时出宫体察民情。古人以此警示皇帝要勤于政务,体察民情。

此外,承天门前、后各有一对石狮,东雄西雌,头部歪向内侧,似乎在守卫着皇帝的“御路”,体现了皇帝的尊贵和威严。

承天门城楼前还有外金水河,内金水河则在宫城内。这条河是从北京的西北方向被引过来的,按照阴阳五行学说,西属金,北属水,金生水,所以这条河命名为“金水河”。而“背山面水”的建筑格局常常被视为风水好。

内城

皇城外即是内城,由元大都建筑改建而成,周长45里,东西长6.65千米,南北宽5.35千米,面积35.57千米,共有9座门,分别是:正阳门、崇文门、朝阳门、东直门、安定门、德胜门、西直门、阜成门、宣武门。其位置大体与今天北京东城、西城两区相当。

天坛


此外,永乐十八年(1420年)还在北京城南郊建了祭祀天地的天地坛,当时是在大祀殿行祭典。

1530年,嘉靖皇帝听从大臣的建议,决定分祭天地,即在大祀殿南建圜丘祭天,在北城安定门外另建方泽坛祭地。1534年,圜丘改名天坛,方泽改名地坛,大祀殿废弃后,改为祈谷坛。1538年,祈谷坛被废,后建大享殿。清朝乾隆时期改名祈年殿。

如今的天坛北墙呈半圆形,象征天;南墙为方形,象征着地,且北高南低,表示天高地低,符合“天圆地方”的宇宙观。

明十三陵

古人认为人死后灵魂犹在,还有饮食起居的需求,因此“事死如事生”,非常重视陵寝的修建。目前,历代帝王陵寝建筑中保存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古墓葬群,当属北京的明十三陵,这里埋葬明朝十六位皇帝中的十三位。另外三位,朱元璋葬在南京的明孝陵,建文帝不知所踪,明景宗被葬于北京西郊玉泉山。

17610 3
明十三陵布局(维基百科公有领域)

按照阴阳五行学说,陵墓属“阴”,北代表“阴”,所以建在城市的西北。古人讲究的“天人合一”也在陵墓的选址上有所体现,陵寝建筑要与大自然山川、水流和植被协调,达到“天造地设”的完美境界。明十三陵青山环抱、水流屈曲,各座陵墓均背山面水,风水极佳。而且,这十三座陵寝建筑比拟皇宫,肃穆庄严,气势恢宏,显示帝王的尊宠地位和君临天下的浩大气势。

明十三陵最早的陵寝是明成祖的长陵,建于1409年,即明成祖迁都北京后所建。其后历代明朝皇帝都在此建陵,时间跨度达二百多年。其无论是从建筑形式、建筑结构,还是建筑艺术上看,都是明代建筑的实物历史。

17610 4
长陵明成祖朱棣铜像(维基百科公有领域)

长陵气势雄伟,其横恩殿亦称献殿、享殿,是长陵的主体建筑,也是举行祭祖的重要场所。长陵中的祾恩殿是中国最大的楠木殿堂,宏大且石雕精湛,其屋檐乃是最高等级重檐庑殿式。

明十三陵各陵除面积大小、建筑繁简有异外,其建筑布局、规制等都依照长陵,基本一样。平面均呈长方形,后面有圆形(或椭圆形)的宝城。建筑自石桥起,依次分列陵门、碑亭、祾恩门、祾恩殿、明楼、宝城等。

目前,各陵陵前的神道,主神道的石牌坊、大红门、神功圣德碑亭、石像生、龙凤门等主要建筑都保持着原来的风貌。

迄今已发掘的定陵是明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的陵寝,陵园规制也仿照长陵。昭陵则是明十三陵中地面建筑最完整,且最具代表性的陵寝建筑。

遗憾

令今人遗憾的是,明成祖为后世打造的瑰丽北京城,现今已是面目全非,内城城门、城墙基本不复存在,天安门周边改变了原貌,明十三陵也遭到破坏,而这一切的祸首正是中共。@*◇


大纪元 / 原文网址:https://www.epochtimes.com/gb/16/6/26/n8038118.htm

威德遐被的永乐大帝

明朝的崇道之风从明成祖朱棣开始,到嘉靖、万历皇帝时达到顶峰。明成祖不仅多次派人寻访大道张三丰,而且还曾写信表达自己的心愿:“久仰真仙,渴思亲承仪范”,虽“才质疏庸,然而至诚愿见之心夙夜不忘”。

除此之外,明成祖为了感谢在靖难之役中护佑自己的真武大帝,还在真武大帝修道升天之地武当山大修宫观以“报答神惠”,表达自己向道的诚意,并“为天下生灵祈福”。

明成祖的向道之心,亦体现在他打造的北京城中。除了在北京修建宫观,在紫禁城内建有玉皇殿,供自己和内宫中人奉祀外,紫禁城的大型建筑物的脊中心处都放有五谷粮,五色线、五色玉、五枚金元宝等镇邪避邪吉祥物,而在紫禁城的重要屏障天安门城楼上亦放置“镇楼之宝”,这些镇楼之宝都与道家有关。

惊现镇楼之宝

天安门是明清皇城的正门,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最初的名字是“承天门”,寓“承天启运、受命于天”之意。清朝顺治八年(1651年)更名为“天安门”,一方面包含皇帝是替天行使权力、理应万世至尊之意;另一方面,又寓有“外安内和、长治久安”的含义。

17609 1
1900年的天安门正面(公有领域)

在最初修建时,承天门只是一座三层五间式的木结构牌楼。1457年,牌楼毁于雷火,1465年重建为面阔九间、进深五间,覆黄琉璃瓦,有五个门洞,通高33.7米的重檐歇山式城楼,亦充分体现皇帝“九五之尊”的威严。

1969年12月底,严重变形的天安门城楼被重修。根据近些年披露的资料,当时负责重修的姚来泉师傅带着两个工人,先是爬到天安门楼顶最高处的脊瓦上,力图找出正中的那块脊瓦。他让两个工人分别从东、西两侧往中间数脊瓦之数,他自己则站在大约中间的位置。当两人各数到43块时,姚来泉的脚下刚好还剩5块(即总长为91块脊瓦)。姚来泉在最中央的脊瓦上作了个记号。

很快,施工人员砸开了中间黄色的那块琉璃瓦,只见里面露出一个30厘米见方的金丝楠木宝匣。尽管宝匣有些陈旧,但上面清晰的雕刻着一对精美的二龙戏珠图案。

宝匣打开后,里边有如下物件:一块货真价实的金元宝,一块拇指大的红宝石,一粒粒朱砂,以及五彩粮:黄豆、红高粱、黑豆、谷子和玉米。据专家称,这就是天安门的“镇楼之宝”。

镇楼之宝有说道

按照专家所言,这些镇楼之宝都是道家辟邪之物。

在道教中,朱砂因为颜色鲜红,有非常强的“阳气”,所以使用范围很广,被认为是净宅、辟邪、驱鬼、风水、镇宅等的必备之物。

古人对玉石有着特殊的喜爱。《本草纲目》记载,玉石具有“除中热、解烦懑、润心肺、助声喉、滋毛发、养五脏、安魂魄、疏血脉、明耳目”等功效。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也说:“玉之美,有如君子之德。”

而道家用玉石大概流传了两千多年。玉石被认为有祥瑞之征兆,能远祸近福,辟邪除祟。汉魏时期用于辟邪驱鬼的玉刚卯、严卯,具有辟邪作用玉辟邪、玉马、玉虎等的盛行,也反映出当时人们对玉辟邪功能的高度重视。天安门镇楼之宝中的红宝石就是刚玉的一种。

至于五彩粮,又称五谷粮。在《黄帝内经》中,五谷包括粳米、小豆、麦、大豆、黄黍,在《孟子滕文公》中称五谷为稻、黍、稷、麦、菽,后来还有黄豆、高粱、黑豆、谷子和玉米的说法,而这正与天安门城楼上的五彩粮相同。

古代中国人就有祭祀稷神(谷神)的习俗。《左传昭公二十九》中说:“稷田正也。有列山氏之子曰柱,为稷。自夏上祀之。周弃为稷,自商以来祀之。《礼记祭法》云:‘历山氏(列山氏)之有天也。’其子曰农,能殖五谷,夏以衰,周弃能继之,古祀为稷。”

简单的说,五谷象征着社稷,即国家的根本。古代天子祭祀谷神,就是为了保证来年全国南北各地五谷丰登。只有粮食充足了,老百姓的生活才有基本的保证。

因此,五谷粮不仅有不同的颜色,还代表不同的方位和五行属性。具体来说,高梁是红色,所以居南方,属火;黄豆、谷子是黄色,居中,属土;黑豆是黑色,代表北方,属水;稻子,白色,居西,属金;麦子或青豆,未成熟时是麦青色,居东,属木。五谷粮历四时经八节,五色具备,五行俱全,五方俱占。

合龙仪式

中国古代民间盖房上梁时有悬挂字条“上梁大吉”、抛元宝、安放镇物等祈求平安的方式。

据说在修建紫禁城时,施工人员都要在重要的建筑屋顶施工结束前,在屋顶正脊中部预先留一个口子,称之为“龙口”。之后再举行一个较为隆重的仪式,由未婚男工人把一个含有“镇物”的盒子放入龙口内,再盖上扣脊瓦。该盒子被称为宝匣,而放置宝匣的过程称为“合龙”。合龙标志着一座建筑的落成。

龙是护佑帝王的神物,而紫禁城是皇帝办公、生活的区域,古人还用龙来形容建筑屋顶正脊,是以“合龙”表示龙口含镇物,可保佑建筑消灾避难,长久稳固。

宝匣不止一处

根据当代故宫研究员的考证,目前已发现紫禁城内如下建筑屋顶设有宝匣。这些建筑包括:太和殿、保和殿、武英殿东配殿、储秀宫、储秀宫东配殿、储秀宫后西配殿、丽景轩、翊坤宫东配殿、玄穹宝殿、奉先殿、奉先殿后殿、西华门、永寿宫前殿、永寿宫后殿、太和门、协和门、慈宁门、慈宁宫、寿康宫、大高玄殿、宝华殿、漱芳斋、养性门、体和殿、承乾宫、承乾宫后殿、毓庆宫、颐和轩、景祺阁、翊坤宫、平康室、坤宁宫西暖殿、坤宁宫东暖殿、贞度门、昭德门等。

自然,宝匣有等级之分,尺寸不一,质地各异。质地大致有铜、锡、木三种。太和殿作为等级最高的皇家建筑,镇物放置在铜鎏金的抽屉式宝匣内,宝匣表面鎏金,镌雕龙纹,异常精美。

宝匣内的镇物包括五金、五谷、五色线、药味等物品。五金多为金、银、铜、铁、锡;五谷多用稻(谷子)、麦(小麦)、粟(小米)、黍(玉米)、豆数粒;五色线为红、黄、蓝、白、黑色丝线各一缕;药味包括雄黄、川莲、人参、鹿茸、川芎、藏红花、半夏、知母、黄柏等。这些颜色与社稷坛的五色土类似。

镇物有的还包括珠宝、彩石、佛经,施工记录等。

无疑,天安门城楼和紫禁城诸多建筑脊梁上藏有带有镇物的宝匣,不仅是古人天人合一、顺从天道、祈求上天护佑思想的折射,也是明成祖时期整个社会“向道”氛围的反映。至今,一些古建筑在修复完成后,还要举行传统的“合龙”仪式。@*◇


大纪元 / 原文网址:https://www.epochtimes.com/gb/16/10/14/n8397724.htm

威德遐被的永乐大帝

现在北京最有名的名胜古迹之一当属故宫,即原来明清皇帝居住的紫禁城,也叫宫城,是皇帝处理政务和与家人居住的地方,它也是目前保存最大、最为完整、完好的古代皇家宫殿建筑。

明成祖下令迁都北京后,经过精心的选址,紫禁城建在北京的中心位置,因为皇帝是上天在人间的代表,必然要居于人间的中心。从我们现在看到的故宫的朱墙黄瓦、雕梁画栋、檐牙高啄,一景一兽无不透露着豪迈、大气;它的金碧辉煌、雄伟壮观、肃穆庄严也无不体现出天子的至尊。

为何叫紫禁城?

为什么叫“紫禁城”呢?古代将天上的恒星分为三垣、二十八宿和其他星座,其中三垣指太微垣、紫微垣和天市垣。

紫微垣在三垣中心最为耀眼。而紫禁城中的“紫”就取自天上的紫微垣中的“紫”,古人认为紫微星固定不动,众星都绕着它转,所以也叫做帝星,它也是天帝住的地方。

“禁”则是禁止的意思。皇帝住的地方当然要门禁森严,不是可以随便出入的地方。因为中国文化讲“天人合一”,皇帝是天帝在人间的代表,所以住在紫禁城,紫禁城建在北京城的中心。

走进紫禁城

紫禁城占地约72万多平方米。内金水河贯穿整个宫城,象征着天宫中的银河。其背山(景山)面水(金水河)被视为绝佳的风水。《周礼》有云:前有照,后有靠,此风水之宝地。

紫禁城的四座大门分别为:正门是午门,东门叫东华门,西门叫西华门,北门名玄武门。按照风水中的四象学中的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玄武主北方,所以帝王宫殿的北宫门多取名“玄武”。清康熙年间因避讳其名字玄烨改称“神武门”,其在形制上比午门低一个等级。它是宫内日常出入的门禁。

皇帝工作的外朝和皇帝生活的内廷构成紫禁城的两大部分。乾清门是外朝和内廷间的分界线。外朝属“阳”,内廷属“阴”,皇帝的嫔妃及宫女们只能生活在内廷,阴阳平衡同样在紫禁城得以体现。

紫禁城的主要建筑都在中轴线上,并严格遵循对称的原则,建筑都坐北朝南,体现皇帝的至尊,核心是外朝的“三大殿”:奉天殿(清代改为太和殿)、华盖殿(清代改为中和殿)、谨身殿(清代改为保和殿)。

三大殿占据紫禁城中最主要的部分,其中最重要的是奉天殿(太和殿),它是紫禁城的主体建筑和中心,坐落在“土”形的三台上。因为“土”在五行中居于中央。

奉天殿是皇帝登基、举行大礼、结婚的所在,其长宽之比是9:5,有72根楠木柱子(72是9的倍数),三大殿共处的台基南北长232米,东西宽130米,比例约是是9:5,与天安门、午门一样,亦体现皇帝身为“九五之尊”的威严。

从三大殿走过乾清门就进入内廷,内廷主要有中轴线上的“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明嘉靖年间建)、坤宁宫,它们两边是嫔妃住的东六宫和西六宫,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三宫六院”。

交泰殿在乾清宫和坤宁宫之间,含“天地交合、安康美满”之意。因为“干、坤”指天、地,所以皇帝、皇后分别住在乾清宫、坤宁宫,他们周围还有日精门、月华门,东西十二宫的设置则与天上的星星对应,以此暗示众人都围着皇帝转。

此外,乾清宫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批阅各种奏章的地方。

龙的图案与颜色

紫禁城中龙的图案非常多,殿堂、桥梁、服饰御用品等都以龙作为纹饰,大概有几万条。

目前世人看到的紫禁城的主要色调是朱色和黄色,黄色属于五行中的“土”,居于中央,代表至高无上的权力,因此紫禁城中的不少屋顶都使用黄瓦。

另根据五行相生相克之理,火能生土,土多火晦,而火为赤色,因此紫禁城的门、窗、墙多用朱色,含有滋生、助长的意思,以示兴旺发达。紫禁城还是目前世上留存的最大的木结构宫殿。

紫禁城设计时,自然也遵循了“左祖右社”的原则,即皇宫的左边是皇帝祭祀祖先的太庙,右边是皇帝祭祀土地神、谷物神的祭祀坛。它们都在皇城中。

另外,在紫禁城里有一座钦安殿,是明成祖朱棣供奉真武神的宫殿。该殿内所供真武神的规模与武当山金殿一样,都是四位从神,两者的造型、体形、神态、衣着等十分相似。内有三千多部经卷。神奇的是,紫禁城曾遭遇大大小小火灾四五十次,而钦安殿则次次幸免于难,这应该是坐镇此处的真武神威力显现。

朱棣让真武神与自己相伴,似乎不只体现在这一处。众所周知,紫禁城北边就是景山公园,也建于永乐时期。1978年,研究人员通过遥感卫星发回的照片发现,景山酷似一位老者的坐像。后来,研究者经过比对,认为景山坐像与武当山紫霄宫大殿的真武大帝坐像有不少共同点,而景山坐像位于皇宫之北,北方是玄武水神之位,玄武即真武。推崇、感激真武大帝的朱棣将景山设计成真武大帝的坐像,是十分合理的推断。

不过,紫禁城落成后三个月,三大殿即遭到雷击而起火。明成祖认为是来自上天的警告,起火当天就到太庙和社稷坛祭祀,祈求祖宗和上天护佑。

此后,紫禁城历经明清两朝皇帝多次修缮。其所蕴含的文化密码让今人在慨叹的同时,更切身感受到中华文化的璀璨,而这正是明成祖这位具有远大眼光的皇帝为后人留下的。@*


大纪元 / 原文网址:https://www.epochtimes.com/gb/16/6/24/n8032195.htm

威德遐被的永乐大帝

1368年朱元璋当上皇帝后,将金陵(今天的南京)定为首都,老家凤阳定为中都,开封称北京,北京改称北平。此后,朱元璋也曾想将都城迁到关中地区,并派皇太子朱标前往陕西一带考察,但迁都一事尚未有眉目,朱标却因病而逝,朱元璋遂放弃迁都的考虑。

明成祖朱棣登基后不久,决定将北平改为北京,并迁都北京。这再次体现朱棣的雄才大略,迁都北京不仅仅是因为北京曾是他做燕王时期的封地,可以远离建文帝的旧势力,更重要的是他认为北京山川形胜便于就近调动军队,方便指挥,可以防范元代蒙古残余势力,控制东北,并制天下。

17607 1
长陵明成祖朱棣铜像(维基百科公有领域)

同时,他还把长陵建在北京,以示立足北方的决心。天子守边的气势以及皇宫和先帝陵寝都在前线的事实,使朝廷上下在面对危机时更有抵抗的决心。此后二百多年间,“用南京控制南方财赋,用北京控制北方边防”一直是明朝的基本国策。

此外,还有一个原因可能是在靖难之役时帮助朱棣的真武大帝,又称玄武大帝为北方神,朱棣迁都北京,可以继续得到助力。而且从风水上看,北京“山环水抱必有气”,是一个理想都城。

17607 2
玄武大帝像。(公有领域)

筹建北京城显吉兆

永乐四年(1406年),明成祖朱棣开始筹划营建北京的皇宫和城阙。

据《明史•成祖本纪》记载,当年,他下诏将于次年五月建北京宫殿,并分别派大臣前往四川、湖广、江西、浙江、山西等地采购木材。

《明太宗文皇帝实录》记载,在大臣到四川金沙江、白水江采办木材时,众人还没有动手,便有若干大木滚入江中,等着运往北京。朱棣闻之大喜,便命名此山为“神木山”(在白水江边),还在江边建祠立碑。清代文献对此事件也多有记载。有人考证神木极有可能是楠木。而这一神迹的出现,应是朱棣建都北京的吉兆。

17607 3
《潞河督运图》(局部)描绘了漕运的繁忙景象(公有领域)

永乐八年明成祖亲征蒙古回师后,下令开会通河,打通南北漕运。永乐十三年完工,从此北京所需物资可以从南方很方便的运输。

永乐十五年(1417年)初,在准备工作就绪后,北京皇宫开始营建。从我们今天可以看到的故宫、天坛、长陵以及其它建筑来看,当年一定花了不少心血,其设计者和建造者也绝非平庸之辈。

《明成祖实录》载,到永乐十八年十二月时,北京新都城工程建设完成了紫禁城等主要建筑的营建,“凡庙社、郊祀、坛场、宫殿、门阙,规制悉如南京,而高敞壮丽过之。复于皇城东南建皇太孙宫,东安门外东南建十王邸,通为屋八千三百五十楹,自永乐十五年六月兴工,至是成。”也就是说,北京城的宫殿、太庙、社稷坛、天坛等,规制和南京的差不多,但是更加高大和壮丽,而事实正是如此。

首先,设计者们为了废除元代的剩余王气,采用将宫殿中轴东移,使元大都宫殿原中轴落西,处于风水上的“白虎”位置,以此来克制元朝剩余王气;同时还凿掉原中轴线上的御道盘龙石,废掉周桥,建设人工景山,将其作为明皇城的一部分。

其次,重建宫城和皇城,嘉靖时期(1553年)又修建了外城,仅筑成南面一侧。北京城的基本轮廓为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

北京城双龙布局

现代研究表明,明朝人对北京城的设计建造是双龙布局形状,即一条水龙和一条陆龙横陈北京的中轴位置。

水龙以南海为龙头部分,湖心岛是龙眼,中南海和北海构成龙身,什刹海是龙尾,摆向西北方向。

陆龙俯卧在北京的中轴线上,天安门宛若龙吻,金水桥为龙的颔虬,东西长安街仿佛龙的两条长须,从天安门到午门一带是龙鼻骨部,太庙和社稷址如同龙眼,紫禁城恰似龙骨龙身,四座角楼好像是龙的四爪,伸向八个方向,景山、地安门大街和钟鼓楼构成龙尾。正阳门好似一宝珠。通览北京中轴线的古建筑,呈现出巨龙锁珠之势,极富匠心。

永乐十九年(1421年),北京城正式建成,明成祖朱棣下诏迁都,南京城成为留都。朱棣成为紫禁城里第一个主宰天下的皇帝,并在此衍宗社万年之福,华夷绥靖,隆古今全盛之基,打造盛世鸿图。@*


大纪元 / 原文网址:https://www.epochtimes.com/gb/16/6/23/n8028273.htm

为甚么要救度众生

save

为什么会有人类

human

退出中共党、团、队人数

3tui
440,335,527

破网与禁书下载

freegate

免费下载自由门
专业版8.00  zip  exe
安卓版5.0  apk

wugate

免费下载无界浏览
电脑版2132  zip  exe
安卓版无界一点通  apk

爱博电视

免费下载爱博电视
PC版(180318)  exe
手机版(2.1.13)  apk

神州明见

免费下载神州明见
手机版 V6.9  apk
电视机顶盒版 V6.9  apk
神州明见網頁版 V2.0  下载  开启
二维码小助手 V3.0  下载

网必通

免费下载网必通
手机版apk   zip
 

神韵全球巡回演出预告

shenyun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