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子、箕子、比干,在殷商末年齐名,皆为殷朝宗室。在商朝的最后时刻作了各自不同的选择,史称殷末三贤。孔子在《论语‧微子》这样评价:“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三个人都是商纣王的至亲。微子是商纣王的长兄;比干是商纣王的叔叔;箕子也是纣王的亲戚。箕子是丞相父师,比干是副丞相少师,微子为卿士。
实战细节
了解一点古时的礼法是有好处的,至少我们知道了,几千年前的牧野之战,是正面遭遇战。上古时期的史料佚失太多,后世学者将古籍中的记载汇集起来,总算窥得一个大概。
纣王应战
另一方商纣王的备战应战,原来几乎不为人知。1977年陕西出土了一批甲骨,补上了一些文献缺失。
出土的是商朝晚期的庙祭甲骨,其中一片编号为H11:1,记述商纣王在父亲帝乙的宗庙中举行祭祀,祈求成汤保佑并且占卜。
牧野大战
商朝天命的结束,历史上称为武王伐纣,也称武王克商。武王,周武王,也就是周文王姬昌的儿子姬发;伐,征伐。西伯周文王去世第三年,他的儿子武王出动大军,讨伐商纣王,这次战争发生在朝歌郊外70里处,也有一个专有名称:牧野之战。商、周两族在牧野之战完成他们的交替。
荒废与淫乐之余,纣王还做过点什么,史书也没有更多的记载。
在纣王离世三千多年后,甲骨文被发现了,又过了几十年,甲骨文被破译出来了,这些年,出土的文物越来越多了,我们才知道,纣王原是个励精图治的君王,中国东南部是他统一的。
纣王接过大任,身边有箕子、比干、微子一群贤臣共同辅佐,政治还算清明,就是四海并不宾服,王朝周边的四夷不时来侵扰一番。
纣王出名的,是他的耽于享乐和昏庸,《史记‧殷本纪》是这样记载的:“他喜欢酒、淫靡的音乐,迷恋女人。尤其宠爱妲己,唯妲己的话是从。于是,他要乐师涓作新的用于享乐的曲子、华丽夸张的舞蹈。他加重赋税,用来充实鹿台的钱财和钜桥储存的粮食。他多方收集狗马和奇玩,将这些充满了宫廷。他扩建沙丘和花园楼台,捕获很多飞禽走兽养在里面。他侮慢先祖和神灵。他整日在沙丘玩乐,在池里灌满酒,把肉挂得像林子,叫男女脱光衣服相互追逐,通宵饮酒取乐。”
末朝的帝王不好当,纣王的父亲帝乙留下一个夷乱未平的王朝,他王椅还未坐稳,异常的天象已经出现了,越到后来越严重。《竹书纪年》记录了这些:
五年,筑南单之台,雨土于亳。──在位第五年,天降土雨,或者叫阴霾。
四十二年,有女子化为丈夫。 ──在位四十二年,有女人变成了男人。
帝乙的王位由小儿子继承,没有让大儿子继位。
大儿子名叫微子,小儿子名叫受德,也叫受,这两个儿子是一母所生。不同的是微子出生的时候,他们的母亲还是偏妃,生下了两个儿子微子和中衍后,母亲被立为正妻,之后生下的是受德。
文丁杀季历
武乙死了,继位的是他的儿子文丁,文丁的名字有几个版本,《史记》叫他太丁,甲骨文里他是文武丁,他的名字叫托,多数古籍称他文丁。
文丁在王事上无所建树,倒是做了几件意义甚为深远的事。